10.12 圖說海軍|瑞典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核心力量,具有全面的隱身技術

2001 年,一艘造型迥異的艦艇在波羅的海試航,這是瑞典皇家海軍的輕型隱身護衛艦“維斯比”級艦的首艦,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具備高隱身性能的艦艇。它採用了適應多任務戰爭的革新性手段。因此,很多評論認為這是未來多功能水面艦艇的理想設計。

圖說海軍|瑞典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核心力量,具有全面的隱身技術

▲ 2005年9月“赫爾辛堡”號和“維斯比”號在波羅的海的海試中聯合作業。

由於 20 世紀 70 年代的國防開支削減,瑞典逐漸放棄了巡洋艦與驅逐艦,轉而發展以導彈攻擊快艇為主的水面艦艇部隊。

這是擔負瑞典周圍群島及其海域的監控與封鎖任務的最經濟的方法。冷戰的結束導致瑞典領土威脅減弱,戰略重心改變。現代化多功能艦艇的需求顯現以履行國家以及國際環境中的各種職能。

“維斯比”級艦的航海性能優於現有的“斯德哥爾摩”和“哥德堡”級輕型護衛艦。

海試證實,這些艦艇適合在波羅的海和北海執行任務。“維斯比”級的操作性也是一個優點 :“維斯比”級艦可操作性明顯增強,並能保持約 21 天的續航力。

“維斯比”級的設計體現了“完全隱身概念”。卡庫姆公司將這種技術定義為“真正意義上的整體隱身”。“維斯比”級艦艇側重隱身技術,同時使用了減弱反射信號技術。

圖說海軍|瑞典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核心力量,具有全面的隱身技術

▲ 2006年8月24日,“卡爾斯塔德”號下水,這是該級最後一艘下水的艦艇。圖中展示了該級艦良好的隱身結構。


該艦突破了傳統的“殺毀鏈”,即偵察 - 識別 - 定位 - 瞄準 - 打擊。該級艦的特殊之處在於將各種不利“信號”儘可能降低。所有維度反射的和發射的信號都處於最佳值,在全艦周圍形成了信號壁壘。其中包括雷達橫截反射面積、紅外、光學、水中制導、磁、激光、興波以及極低頻電磁等元素。還考慮了其他發射源,如雷達和通信,包括其指向裝置。“維斯比”級的許多技術都是首次運用。

“維斯比”艦的一個關鍵技術就是將其武器系統分為不同和通信系統,與整個作戰系統統一的自動化操作相結合。這樣的設計縮短了系統反應時間,並可以減小人員工作負擔。此作戰管理系統可與瑞典陸軍的通用指揮系統、瑞典空軍 FSR890監控雷達和薩伯 JAS-39“鷹獅”多功能戰機對接。

圖說海軍|瑞典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核心力量,具有全面的隱身技術

▲ 這張剖面圖展示了“維斯比”級的內部構造。兵艙佈置在靠前的部分,指控設備在中部,而推進系統和封裝的設備在船尾。


BAE 系統公司的博福斯 57 毫米口徑70 Mk 3 艦炮促成了該級艦的防空與反艦戰鬥力。還包括全數字接口和新安裝的用於性能監測、預測和彈道計算的計算機。有 6 個不同的可編程模塊,射擊單獨編程,電子引信連接火控計算機、炮上的距離傳感器。這六個函數模型為 :門限接近函數(主要導彈防空模型、攻擊機、直升機);有優先影響的門限接近函數(大型飛機、直升機);連續的接近函數(無空中目標模型);時間函數(軟地面目標的分段模型、內藏直升機、小型海軍艦艇);衝擊函數(對於卡車、人員運輸船、小型海軍艦艇);以及矛與盾的衝擊函數(輕型裝甲車),射速每分鐘達 220 轉。

圖說海軍|瑞典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核心力量,具有全面的隱身技術

▲ 這張圖詳細展示了“赫爾辛堡”號的上層結構,可看到57毫米口徑艦炮、隱藏的CEROS 200火控指示儀和錐形罩下的長頸鹿3D監視雷達。艦炮是反艦和防空的基本力量。


該炮能夠發射新型 57 毫米口徑的 3P(預碎甲、彈道可編、近炸引信)的智能全目標彈藥。每發毫米 3P 彈重 2.4 千克。總的來說,460 克為高性能炸藥(奧克托爾或 PBX)和 560 克的鎢芯。

圖說海軍|瑞典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核心力量,具有全面的隱身技術

▲ BAE系統全自動57毫米/70 Mk3博福斯式高射炮運用3P(預分散、可編程、接近融合)機制,全目標彈藥,能為艦艇提供基本的防空能力。炮管隱藏於圓形罩內,射擊時才會顯現。


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維斯比”級可能會裝備南非產“民族之矛”——IR 艦空導彈垂髮系統。該系統一般安裝有 8 具垂直髮射管,可同時打擊 8 個目標。“民族之矛”是一款高速導彈,可跟蹤和打擊 12 千米遠和 8 千米高的飛行目標。每條3.32 米長的導彈具有 135 千克的發射裝藥和 23 千克的戰鬥部,時速可達到 2 馬赫,18 秒便可達到 8 千米高度。初始制導由雷達完成,由紅外製導完成最終攔截打擊,並實時通過自身彈道與目標的相對關係更新數據。


該型艦已計劃安裝兩套薩伯 RBS-15 Mk 2 艦艦導彈(SSM)發射裝置,以其智能快速特性可保證導彈迅速發射,對全艦的雷達橫截面積影響也最小。據報道,這種遠程雷達制導亞音速反艦導彈據有 100 千米的射程。

圖說海軍|瑞典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核心力量,具有全面的隱身技術

▲ 剖面圖中可見兩座四聯RBS-15 Mk II導彈發射器及其具體位置。


最後,該型艦還裝備有兩座 12.7 毫米口徑和 7.62 毫米口徑的機槍,其目的是為了應對非對稱威脅和執行國際任務。


“維斯比”級艦裝配 4 具 400 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用於發射薩伯水下系統公司的 45 型線導輕型反潛魚雷,該級艦還裝有薩伯水下系統公司的“雙鷹”Mk 3 無人水下航行器(ROV)執行獵雷任務,和亞特拉斯電子海狐 ROV 協同掃雷。可使用水下聲吶設備和 ROV 對全水域進行水雷搜索,艦載聲吶則用於探測和判定水雷威脅。該型艦還具備佈雷功能,並可攜帶深水炸彈。


該型艦搭建了輕型直升機停放平臺,或為搭載瑞典現役的奧古斯都韋斯特蘭 AW-109 LUH (HKP-15)直升機。最初計劃建造直升機機庫,最終調整為防空導彈垂髮裝置。該級艦搭載直升機的具體型號尚不明確,但應該在 2012 年的“第 5 版”戰鬥力升級計劃中得以確認。

圖說海軍|瑞典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核心力量,具有全面的隱身技術

▲ 在即將進行的整修中,所有的艦艇都要升級,為停放類似瑞典軍方現有的奧斯特蘭AW-190的輕型直升機集裝起降平臺。


“維斯比”級戰艦的誕生是瑞典海軍為實現發展和應對未來的任務與挑戰而邁出的關鍵一步。該艦不僅具有超前的設計理念,而且艦船結構緊湊、任務覆蓋面廣,能作為網絡信息中心。儘管艦體體型不大,但可執行靈活多樣的國際性任務。

圖說海軍|瑞典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核心力量,具有全面的隱身技術

▲ 高速行進的“赫爾辛堡”號航拍圖。柴-燃氣聯合推進器包括4座維力克爾能量系統公司TF-50A燃氣輪機和2座TognumMTU 16V 2000 N90型柴油機,可使艦船航速超過35節。

圖說海軍|瑞典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核心力量,具有全面的隱身技術

圖說海軍|瑞典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核心力量,具有全面的隱身技術

《世界艦船視覺百科全書》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從希臘三列槳戰艦、羅馬戰船、維京長船到中世紀的十字軍的柯克船、蓋倫船和戰艦,再到現代的潛艇、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人類從萌芽時代造出的舢板一直到縱橫四海的艨艟,歷史中所出現的艦艇和船隻們都吸引著歷史研究者和愛好者們的眼球。本書用1200副精美的全綵插圖,生動地描繪自遠古時期至今,在不同時期叱吒海上的重要及著名船隻,並通過對艦船數據和航行生涯的全面剖析,全方位地展示了眾多著名船隻的全貌。此外還對所涉及艦船的詳細尺寸、噸位、性能參數、開工及下水時間、武備(限軍用船隻)進行了詳盡描述,並對船隻的服役生平和最終命運給予了簡單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