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中氣不足,可調脾胃、疏肝氣:具體方法有幾個,不妨瞭解

對中醫熟悉的朋友相信都聽過中氣不足這個詞,當出現體質虛弱、說話小聲這些症狀時,通常都被人們普遍認為是“中氣不足”的現象。

那麼,我們經常聽到的“中氣不足”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中醫概念呢?

所謂中氣,也即是中焦脾胃之氣,中醫所說的的中氣不足主要是指脾胃之氣過於虛弱、運化功能失職。我們體內的中氣主要依靠飲食營養轉化來的,如果脾胃功能失調,就難以將食物營養轉化成能量,就很容易引起中氣不足。

很多人在聽到中氣不足時都會聯想到另外一個常見的中醫名詞--氣血兩虧,如果對中氣不足和氣血兩虧不加以辨別的話,很容易就認為中氣不足就是氣血兩虧。事實上,這兩者並不完全是同一回事。

中氣不足,可調脾胃、疏肝氣:具體方法有幾個,不妨瞭解

氣血兩虧,從字面上也非常容易理解,就是氣和血都不足的意思。具體的表現就是兩方面:氣不足和血不足。氣血兩虧中所說的氣不僅包括了中氣,還包括元氣、營衛之氣等臟腑的氣虛;而中氣不足中的氣強調的是脾胃之氣的不足,偏向於臟腑辯證,氣血兩虧主要偏向於氣血辯證。因此,中氣不足和氣血兩虧並不是同一回事,在治療時中醫是講究辨證論治的。

當人體出現中氣不足時,身體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症狀,最常見的有下面幾種:

第一,精神不振、語言無力

中氣不足的患者說話的聲音提不起來,有氣無力的樣子,精神狀態差,容易感到疲乏無力,少言懶動。

第二,胃口不好,飲食減少

由於中氣的人脾胃功能失調,就容易引起胃口不好,飲食減少的症狀,有時候吃完飯後還會感到腹脹的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慢性腹瀉。

中氣不足,可調脾胃、疏肝氣:具體方法有幾個,不妨瞭解

第三,抵抗力差,經常感冒

中氣不足時抵抗力會降低,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冒,感冒幾乎是家常便飯,出現打噴嚏、鼻塞、頭暈氣短、胸悶心慌等症狀,還會伴隨出汗異常,汗液過多。

第四,臉色發黑,腰痠背痛

中氣不足的人看起來臉色都不太好,面色黑灰沒有光澤,而且容易長斑。還會經常感到腰痠背痛,小便次數增多,大便溏稀。女性還會出現下腹陰冷、月經不調等症狀。

第五,皮膚乾燥,容易脫髮

皮膚比較乾燥,皮膚毛孔大,容易脫髮,甚至是大把掉頭髮,部分中氣不足的患者還會出現兩眼乾澀的症狀。

中氣不足給健康帶來的影響是全身性的、多方面的,一旦發現有中氣不足的症狀時,就要及時調理,那麼,中氣不足可以如何進行調理呢?可以主要從調理脾胃和疏通肝氣兩方面入手

首先是調理脾胃。引起中氣不足最大的原因就是就是脾胃功能不足,因此,要想補中氣,最重要的就是要調理好脾胃,才能夠將食物中的營養轉化成氣血。中醫認為按摩或者艾灸中脘穴可以幫助調理脾胃。中脘穴位於肚臍上面四寸的位置,在人體前正中線的任脈上,是胃經的募穴,也是胃經經氣結聚的地方,按摩或者艾灸中脘穴可以促進氣的運行,具有調胃補氣、化溼和中的功能。

操作方法:用手指按揉中脘穴,每次2至3分鐘,感覺局部有發熱感時即可;或艾灸中脘穴10至15分鐘,注意離皮膚要有距離,以免燙傷皮膚。

中氣不足,可調脾胃、疏肝氣:具體方法有幾個,不妨瞭解

其次是疏通肝氣。肝氣能夠推動身體氣血的運行,將肝氣疏通了氣才會通暢,才能夠獲得更多的營養來滋養身體,保持身體健康。在平時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悅,不要生氣,不要熬夜和抽菸酗酒。

總之,中氣不足的人會經常感到疲乏無力,說話也有氣無力,給人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一定要及時進行調理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