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新生兒感冒支氣管炎反覆怎麼辦?

_StMaur_


新生兒是一個較為特殊的人群,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與其他年齡人群有一定差異,所以其感染流感病毒後,臨床表現、併發症、診療方法及轉歸等可能與其他人群不盡相同。對於新生兒,如有與“感冒”樣症狀家人接觸史是早期發現及臨床考慮流感的重要指證,在接診詢問病史時應高度注意瞭解此內容,以便做出更為準確及時的判斷。目前流感臨床診斷的重要手段是實驗室檢查。

流感病毒可通過飛沫、氣溶膠、直接或間接接觸進行傳播,典型的臨床表現為突起畏寒、高熱、頭痛、全身痠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狀,而呼吸道症狀較輕。新生兒由於免疫力差,屬於易感人群,嚴重者可致死。及早發現、快速準確診斷並進行對症治療是降低新生兒流感死亡率的主要手段。新生兒流感缺乏特異的臨床表現,除表現為發熱、鼻塞、流涕外,還可表現為氣促、嘔吐、吐奶、紺、腹脹、煩躁、精神差、食慾減少等。

肺炎是流感常見的併發症,胸部X片檢查可以反映病變的嚴重程度及疾病發展進程。新生兒年齡小,屬於流感合併肺炎的高危因素,更因其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故新生兒感染流感病毒易合併細菌感染導致肺炎流感合併肺炎者,只要有細菌感染的可能或證據,都應早期經驗性使用抗生素治療,注意覆蓋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常見感染病原。使用抗生素治療,包括頭孢曲松、阿莫西林舒巴坦、頭孢他啶、頭孢呋辛、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國外研究則認為,由於未能早期使用奧司他韋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導致合併細菌感染可能性增加,從而導致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如果能在做到早期診斷的基礎上,及早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或許會減少合併細菌感染的發生,從而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奧司他韋使用比例較低的原因為奧司他韋藥物說明書中無<1歲年齡段的劑量,近期刊出的國內兒童流感診治專家共識中,已有<1 歲兒童奧司他韋推薦劑量。國內曾有報道6 例新生兒甲型流感均未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治療且好轉出院,預後良好。

對於新生兒患者,如果有流感樣症狀家人的接觸史,應該高度考慮到患新生兒流感的可能性;其常見的臨床症狀多表現為鼻塞、發熱、咳嗽、流涕。對於新生兒流感的病例,為了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應及早行流感病毒的病原學的相關檢查;使用膠體金法進行流感抗原的快速檢查,其敏感性可能高於使用免疫熒光法。對於新生兒流感,要高度注意其合併肺炎的可能性,對於合併細菌感染者,應及時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治療。


伴著健康遨遊


支氣管炎是新生兒常見疾病,屬於呼吸道傳染疾病,常見於春秋天氣變化較頻繁的季節。

為什麼孩子會反覆出現支氣管炎這類呼吸道感染疾病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遺傳:父母體弱多病,母親懷孕期間患疾病,早產,都會導致嬰幼兒腎氣虧損、抗病力低下;

2.過早停止母乳餵養:人工餵養不當,造成嬰幼兒脾胃虛弱、營養不良或失衡;

3.未及時治病:孩子生病後未及時醫治或誤治,導致感冒反覆不愈,進而造成孩子氣虛、免疫力下降;

4.飲食不當:如有的寶寶喜零食、甜食飲料或者挑食偏食等。

5.自身弱:嬰幼兒身體發育尚未成熟,免疫防禦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加之鼻腔相對狹小,鼻腔黏膜較柔弱,黏液的分泌功能差,在孩子鼻腔黏膜乾燥時,病菌極易侵入,使孩子發病。發病次數多,身體的抵抗力更加低下,週而復始,就形成惡性循環;

6.環境原因,包括季節變化,晝夜溫差大,此外在感冒的高發季節,交叉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都會導致出現感冒,進而伴隨著支氣管炎。


那該如何解決呢?

1.保持室內環境的潔淨,經常換氣通風,避免交叉感染;

2.寶寶平時要少量多次飲水,促進體內廢物和毒素的排洩。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溼潤,以便於鼻腔和氣管內分泌物的排出。

3.反覆感染,歸根結底是孩子抵抗力差,提高孩子的抵抗力才是關鍵。可以給孩子適當的補充一些富含免疫球蛋白的產品,可以短時間內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尤其是在感冒多發的季節,針對性強,起效快。此外還有乳鐵蛋白也是非常常見,但是能有效提升孩子提抗力的營養品,乳鐵蛋白可以激發巨噬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吞噬作用,可以調節巨噬細胞活性、刺激淋巴細胞合成能力,而嗜中性粒細胞是含乳鐵最多的細胞,機體被感染會釋放乳鐵,奪取致病菌的鐵離子使其死亡,乳鐵蛋白可以強化提升孩子的天生抵抗力。

4.最後還是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健康和均衡,營養充足,才能身體強健。


範老師說育兒


三個月的寶寶出現反覆咳嗽一個多月,可以診斷為慢性咳嗽。導致嬰幼兒、學齡前期孩子(0~6歲)出現慢性咳嗽的致病原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後孩子的咳嗽可以表現為斷斷續續的咳嗽,持續時間較長。對於有明確呼吸道感染病史的孩子,家長們需要重點關注孩子是否有喘憋症狀,以及孩子出現咳嗽的時間是否在夜間或是運動後、遇冷空氣時。當孩子出現上述症狀,而父母又對某些物質過敏,需要高度懷疑咳嗽變異性哮喘的可能。咳嗽變異性哮喘排在0~6歲兒童慢性咳嗽病因的第二位。對於呼吸道感染誘發的慢性咳嗽,通常可以自愈。也就是說孩子不用藥物就能夠自己好,只是時間稍久而已。造成呼吸道感染後孩子出現持續性咳嗽的原因可能與孩子感染後氣道反應性增高有關。我們可以理解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一種機體過度的自我保護現象。眾所周知,咳嗽是人體的一種防衛反射,通過咳嗽,人體可以清除呼吸道的痰液、異物以及致病菌,保持氣道的清潔、通暢,從而有效的防止感染在呼吸道的擴散。而機體感染了一次之後,對各種刺激的敏感性增加,這種現象被稱為“氣道高反應性”。換句話就是機體感染後再次接觸一些自然環境中的正常物質便出現反應過度,過激的現象。等待機體慢慢發現,原來是一場虛驚,便又會回到正常狀態,停止咳嗽。

出現這樣情況的孩子該怎麼辦呢?明確病因而咳嗽症狀又不重的孩子通常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對於咳嗽症狀嚴重,影響學習、休息的孩子可以考慮口服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等)降低氣道高反應性,或者吸入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等)進行治療。近年來,百日咳的患病率有所增高,在常規排出細菌、病毒感染之外還需要重點排除百日咳感染可能。而且對於感染恢復期的孩子,極易出現多重感染,家中有罹患呼吸道疾病的人員儘量避免親密接觸,防範交叉感染的出現。祝寶寶健康。


兒科恩銘


孩子的呼吸道有以下特點 :

1、孩子氣管粘膜上的絨毛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說他清掃這個細菌,病毒,灰塵的能力還是比較弱,排痰能力弱

2.不會主動咳嗽。

3喉嚨到肺的這一部分器官比較短,所以有細菌,病毒感染的時候,很容易引起支氣管炎或經過氣管到達肺部引起感染

4.零到六歲是孩子完成身體第一個階段的內臟器官功能完善。所以孩子在六歲之前咳嗽、發燒這種情況會比較常見更容易復發。

處理方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修復呼吸道粘膜

維生素A/C,蘋果胡蘿蔔汁,好的油比如沙棘果油、葡萄籽油、橄欖油對孩子有幫助。

維生素A:

人體通過氣管內絨毛的擺動和粘液不斷的包裹排出病毒和細菌。每一種感染性疾病與缺乏維生素a有關。維生素a是粘膜細胞的原材料,如果維生素a不足。黏膜細胞會變的乾硬枯竭,無法產生粘液,無法使氣管內的絨毛生長。

維生素C:

維生素C是可以預防感染,是病毒和細菌無法侵入體內,有助於抗體的形成,增強白細胞的噬菌作用。

蘋果胡蘿蔔汁:

蘋果胡蘿蔔汁,又叫ac果汁,它既含有維生素c也含有維生素a。可以稀釋痰液,使痰液容易咳出。(添加輔食後可以用)

好的油:

優質的油是黏膜組織的主要組成成分,能夠修復粘膜細胞。

孩子抵抗力比較弱,建議父母或者是其他家長接觸孩子時洗手、洗臉,洗口鼻。

母乳餵養寶寶,媽媽做好這些營養的補充,過奶給寶寶。

新生兒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特別容易受感染,還是建議去醫院確診。


營養師阿小


小兒反覆發病的原因有

1,小孩發育不全,免疫力弱。

2,極其容易感受風寒溼邪等外邪。

3,喉嚨到肺的這一部分器官比較短,所以有細菌,病毒感染的時候,很容易引起支氣管炎或經過氣管到達肺部引起感染。

處理方法:

1、避免受涼,提高免疫力。

2、艾灸印堂、迎香、肺俞穴、足三里。每穴艾灸3-5分鐘,七天為一個療程。

3、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


中醫全科孟大夫



呼吸系統疾病更是最為多見,大家應該知道新生兒剛出生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尚沒有成熟,這個時候整體的抵抗力,免疫力都是特別脆弱的,跟我們成人相比更是低下。我們長期暴露於一些呼吸道細菌或者病毒中,由於強大的免疫系統,抵抗力強勁的我們輕而易舉的就可以消滅他們,但是新生兒肯定是沒能那麼簡單。

另外,我們知道支氣管肺炎作為一個呼吸系統疾病那當然是通過我們的呼吸道傳播的,我們的家屬如果患了疾病,那麼很容易通過接吻或者餵食等傳給孩子導致患病。


為了避免我們的新生兒反覆患病,我們需要的是補充新生兒的足夠營養,提高他們的免疫力,對於家屬患病的情況我們需要採取一定的隔離這樣避免交叉傳染,家裡通氣充分,也是很有必要的。

最後提醒大家一下,新生兒的肺部功能是不太成熟的,一旦肺炎發生務必及時就診,避免疾病進一步加重。


企鵝郭醫生


寶寶才3個月就反覆咳嗽了1個月,鑑於所提供的病史,考慮是反覆接觸咳嗽的家人所致的可能性較大。呼吸道感染,最容易通過空氣,咳嗽飛沫等傳染。家裡奶奶、爸爸等先後出現感冒咳嗽,繼而寶寶出現咳嗽。由於寶寶抵抗力低下,感冒咳嗽沒那麼容易好,容易出現咳嗽反覆遷延不癒。

目前寶寶的咳嗽情況如何?有沒有伴發其他症狀?

如果寶寶醫生看過了,診斷支氣管炎,並且吃藥效果不好,甚至咳嗽加重或伴有氣促發熱等,建議做個胸片檢查,確定是否有肺炎。諮詢醫生是否需要住院治療。

如果咳嗽伴有喘息,較煩躁,考慮有毛細支氣管炎可能。大多要配合霧化治療。

這麼小的寶寶,生病了特別是在診斷不確切的情況下,建議要到醫院醫生面診複查,才好做出指導。


黃鍠


支氣管炎是由於病毒和細菌感染形成支氣管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新生兒各個器官發育不完全,抵抗力較弱。很容易受環境影響,家人的輪流感冒可能是造成寶寶反覆咳嗽的重要原因。

1.當家裡有人生病的時候儘量與寶寶保持距離。生病者在家裡應當儘量戴口罩,抱寶寶之前應該洗手消毒,咳嗽時應當儘量遠離寶寶,避免與寶寶面對面交流。

2.保持室內通風,不要關閉門窗,儘量保持空氣流通。

3.經常幫助寶寶調換臥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物排出。經常幫助寶寶翻身。

4.注意保暖,根據氣溫及時給寶寶增減衣服,睡眠時要給寶寶蓋好被子,過冷會使咳嗽更厲害。

5.如果寶寶伴有發燒,應給寶寶多喂水。增加體內水份。


小圓球Y


新生兒反覆發支氣管炎首先一定要去找新生兒科醫生正規診治。

網絡諮詢只能提供餵養照顧的參考意見。

新生兒的特點是具有母體承接的較完整的免疫能力,隨著日齡月齡增加呈遞減的趨勢,至6月齡期來源於母體的免疫力降到最低,自身的免疫力發育尚不完善,此時,加強餵養照顧特別重要:母乳餵養為基礎,保暖,及時解決好大小便,杜絕接觸感冒源等。

另外,新生兒缺乏主動排痰等能力,幫助排痰是重中之重,可以採用體位引流結合紗布擦除等方法解決問題。


如一g李


首先明確是哪種原因引起的支氣管炎?是哪一種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為小兒時期常見的呼吸道病。嬰幼兒期多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及麻疹、百日咳等急性傳染病,毛細支氣管可同時受累。

支氣管炎多由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主要為鼻病毒、合胞病毒等。較常見的細菌為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等。此外氣溫突變,空氣汙濁、小兒呼吸道解剖及生理特點、過敏因素以及免疫功能低下,均為本病誘因。

臨床上有些支氣管炎患兒,有明顯反覆發作史,每月發作1次以上,每年發作多達4次以上。

臨床表現如急性支氣管炎症狀,經過抗感染、祛痰、止咳等治療後好轉,但易復發,有的孩子至5-6歲後漸見緩解。

另外這種特殊的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多見於小嬰兒,以 2 ~ 6 個月的寶寶最為多見,大部分患兒有溼疹史,或親屬中多有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病史。

絕大多數不發高熱,以咳嗽、喘息、有痰為主,精神狀態一般較好。小兒毛支多數是病毒感染,很少合併細菌感染。通常採取抗病毒配合超聲霧化,除非合併有細菌感染才應用抗生素。

但如果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發作 3 次以上,家長應高度警惕哮喘的存在。此時要追問患兒的家族史,患兒以前有無溼疹史,經抗生素治療無效時用支氣管擴張劑是否有效等來綜合判斷。

我們先確定好寶寶是什麼樣的支氣管炎才好治療,治療後的護理跟預防實際上是差不多的,就是不要帶寶寶去人多的地方洗洗手,如果家裡有人生病就是要注意隔離。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留言點贊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