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智能制造产业园用智慧与匠心打造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

  前言:成立于2016年7月的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以下简称“智能园”)是新区五大产业平台之一。现有规划面积约16平方公里,在园企业千余家。近年来,智能园积极探索江北新区国家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智能制造新区建设的新思路和新路线,努力成为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智能制造发展的先导区。

  智能园在产业发展上,坚持龙头引领,大力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新型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开启创新创业大门的金钥匙

智能制造产业园用智慧与匠心打造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

  相比无人驾驶汽车的吸睛热度,在智能园,已经低调实现了“无人驾驶地铁”的智能制造。

  2018年3月31日,上海轨道交通浦江线列车试运营。“全自动无人驾驶,控制中心集中调控,绿色环保,节能安全,很人性化!”在“阿拉”朋友圈频频点赞的背后,是园区企业中车浦镇公司的一次智能制造“作业”——浦江线列车全程采用最高等级GOA4无人驾驶技术,列车头尾不仅没有驾驶室也没有乘务人员,前后视野无阻挡。“无论是核心机电系统,还是诸如站台等配套设施,都是按照最高等级无人驾驶要求进行设计和集成的”,智能园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这只是新区成立三年来,made in智能园”成绩单的一部分。2017年9月15日,“共享智造·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协同发展峰会”在园区举行,为促进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智能园牵头成立了南京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联盟。上汽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复星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等8位联盟创始企业代表参加了联盟揭牌仪式。

智能制造产业园用智慧与匠心打造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

  “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协同发展峰会举行”、“南京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联盟落户江北”......第二天,省市主要媒体纷纷以此为题进行了报道。而在此次会议上,智能园为南京博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费勉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12家先期入驻智城园区的企业举行了入园仪式,授予了象征开启创新创业大门的金钥匙。

  智能制造的集结号吹响了。在这里,有“跃进牌”卡车到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飞跃,也有实现生产线自动化配料,打造数字化“智能工厂”......“下一步将积极抢抓江北新区发展机遇,紧紧围绕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做大做强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园区主任徐韬如是说。

  撸起袖子加油干已是智能园的常态。在园区7楼,工作人员每天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每逢夜晚,园区不少企业的厂房仍然灯火通明。“2月12日开工,一个月不到,施工道路已经平整完毕,60多根桩基到位,两台塔吊开始作业......”本报记者曾如是报道“智能园速度”。

  成立三周年以来,智能制造产业园深度对接江北新区“4+2”产业发展体系,围绕智能制造重点领域发展,突出智能制造产业导向,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明确了以智能交通、智能装备、数字化管理、人工智能为主导的发展方向。“智能园速度”的成绩单也已揭晓——新区工业产值前15家企业排名中归属智能制造产业园4家。2017年,园区企业纳税总额突破22.7亿元,同比增长55%......

  提及下一步发展规划,徐韬主任表示,未来将通过产业升级、企业培育、招才引智等多种措施,加速培育一批纳税超千万企业,力争在2020年,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日趋壮大的“毕业企业”朋友圈

智能制造产业园用智慧与匠心打造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智能园始终坚持创新驱动,通过科技创业创新引领新发展。虽然是新区五大平台中成立最晚的一个,智能园却凭借执着和努力,交出了充满科技创新范儿的成绩单。

  毕业企业派是出现在成绩单中的一个亮点。毕业企业,通用的解释是指企业经孵化器孵化期满“已经毕业的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经过若干时期的保护性成长,在“孵化器”里度过初创期,通过研发转化,可以投入市场进行产业化生产和经营。毕业企业脱离了孵化器的良好环境后,能独自迎风挡雨,适应更严酷的市场环境。

  在智能园,就有这样的毕业企业派。2017年2月8日,南京派普莱恩管道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园区完成注册,公司自主研发的管道机器人主要为油气等各类管道提供智能化的检测服务,并建立相关大数据库。

智能制造产业园用智慧与匠心打造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

  作为园区另一家毕业企业,东大集成主打专用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系统工程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等。在智能园,东大集成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并投产,未来将以此为基础并依托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重点引入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离子注入机、表面处理设备、光刻机、单晶圆沉积设备、晶圆清洗设备等设备生产企业,积极延展和培育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增长点。

  更多的创新举措也在园区生根开花。紧扣新区“两城一中心”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结合园区智能制造发展定位,在做大做强汽车等主导产业的同时,智能园加大对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两大新兴产业的招引力度,加速与龙头型项目合作,积极培育,力争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园区孵化企业基蛋生物、聚隆科技分别于2017年7月、2018年2月在沪市和创业板实现上市。

  在智能园,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科技创业创新的朋友圈。新能源方面,园区博驰、辉伦、英发睿能等企业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已现雏形,未来园区将重点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招商,瞄准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开展高密度、高频度、高强度的产业化招商,大力引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以高端增量撬动结构优化,引领产业集聚。

  人才,也在成为智能园科技创新的另一个引擎——据园区资产运营部介绍,江苏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成功获评“2017年江苏省创新型企业100强”;南京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新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公示名单;江苏中海达海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施剑等8名企业人才,入选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在前不久江苏省科技企业家人选公示中,基蛋生物公司苏思本、聚隆科技公司刘曙阳、奥汀科技公司凌涛等企业家榜上有名。

  与此同时,智能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入合作,进一步推进“两落地一融合”,打造充满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链,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和新型研发机构落地,努力打造新区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智能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园区重点推进的

  “两落地一融合”项目6个,合作院所涉及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院所,项目总投资超过30亿元,预计全部建成后总产值可达300亿元。

  优化园区环境全面提档升级

智能制造产业园用智慧与匠心打造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

  梧桐萋萋,有凤来栖......智能制造园,如同一块强有力的磁铁,吸引着相关企业集聚于此。根据江北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部署,中山科技园整建制并入智能制造产业园,将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面积拓展到16平方公里,目前高新工业园、小柳工业园、中山科技园三个成熟载体,拥有注册企业1000余家,是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之一。

  记者了解到,目前园区正在推进的市区重点建设项目32个,总投资167.67亿,计划投资51.27亿,重点建设中欧轨道智能交通国际研创基地、南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生产基地、雷尔伟轨道交通科技产业基地、江苏宝湾智汇产业物流综合平台等核心载体,预计建成后园区将新增载体面积80万平方米。同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园区配套服务设施,加快社区组团功能构建,打造“宜资、宜业、宜居”的创新创业新城。

  另一方面,智能园以“腾笼换鸟”和“提档升级”为抓手,组织专门力量,对园区闲置项目、厂房、企业经营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梳理低效用地和低效厂房,寻找优质项目嫁接,先后完成了天成自控、浩明生物、金盾护卫、晚晴玻璃仪器等项目的成功嫁接,落实了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的入驻。

  根据园区“一区三园”的特点,启动高标准规划,打造园区全产业链布局。围绕核心板块布局,通过扶持政策、招商项目和载体建设进行合理引导,进一步促进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对上下游的拓展以及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最终形成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布局。同时加快园区市政道路、管网及绿化、亮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

  以智能装备制造和智能创新服务为主导产业方向,园区重点从三个层面强化招商,加快产业项目引进。一是聚焦符合产业发展定位的重点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符合园区产业方向的重点龙头型企业、旗舰型企业,寻找发展契合点,引导相关企业在园区内进行战略布局。二是全力以赴加快科技创新型企业落地,结合新型研发机构的引进工作,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落地。在相关企业的引进过程中,搭建“绿色通道”,及时处理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落地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学习国内外先进园区的建设发展经验,对标找差。从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对标,奋力创新实干,推动产业园高质量建设。

  经济要发展,环境也要提升。如何实现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和谐发展?记者了解到,园区已经完成浦泗路广场、智汇广场、智城园区等约15万平方米地块的环境提档升级工作,中欧景观绿化一期工程、永锦路环境提档升级工程、龙泰路北延工程、华宝路以西2000亩地块场地平整工程、中山片区中心区环境提档升级、小柳工业园的环境整治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正在积极推进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