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讓你回到10年前,你會借錢買房當房奴嗎?

月光隨筆


10年前我所在城市的房價

10年前也就是2008年的時候,我所在城市的房價也就是在4000到5000左右,當時的工資收入在1200到1500左右,當時買房其實首付也就十幾萬,在現在看來確實不少啥大錢,但是個人覺得當時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都是筆鉅款。如果讓我回到當時的話,我會動用身邊所有的關係和人脈去多買幾套房(當時沒限購限貸一說)。

房奴當時是個貶義詞,後來才知道其實購房也是一種投資

似乎如今還有人感覺買房貸款還款30年過上幾十年房奴的生活感覺沒自由,當初年輕的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後來才知道購房也是一種投資,不僅當時是現在也是。

目前無論是哪種投資的增長速度能夠比得上房價上漲,10年前A股也就在2000點左右,如今呢?不過在3000點左右徘徊;金融類投資每年能有10%的收益已經不錯了,可是房價呢?10年前的不到5000元,如今已經到了15000元,10年上漲是翻了兩翻。這就是事實,或許房地產經濟的發展確實綁架了經濟,但是本身房地產就是經濟發展的一部分。我們不能否認過去房地產對於經濟的貢獻,我們需要的只是讓地產迴歸理性(不理性的原因是因為比什麼都掙錢)。

如今房奴已經從貶義詞變為一種身份的象徵

如今如果你跟身邊朋友說起自己是房奴,迎來的不是嘲笑而是一種理解甚至有些許的羨慕。沒有買房的人不知道,當你買過房之後會感覺自己底氣和自信都足了起來。這就是現實情況,所以我相信大多數人的選擇會跟我一樣,如果時間倒退十年肯定會選擇多購置房產的。

聊了這麼多,其實都是後話。如果沒有買房的個人感覺剛需要早買早安生,炒房的就不要湊熱鬧了,國家不歡迎你,人民也不歡迎您。歡迎各位留言或者關注勇勇雜談壹貳叄。


勇談房產壹貳叄


十年前的房奴現在變成了房的財主。屋價的猛I漲,房價的提升,使十年前買不起房的,又不願承擔房貸的人現在只能望樓興嘆,悔不當初。我是農村人,沒有高瞻遠矚的目光借錢去城裡買房。就自家在自留地裡建房的建設費用也是一年年翻著筋斗的上漲。八六年我用九千元錢建了棟三間兩層的通間樓房,外加廚房側所,實用面積二百三十二米。三年後只把樓道口改裝了一下花費了一萬多!十年後把通間改成套房,增加了幾道牆;小瓦換成大瓦;水泥鋼筋窗戶換成鋁合金玻璃窗;木門換成鐵門,加上防盜窗防盜門,就耗了十八萬資金!先不說十年房價的飆升,先看看短期內房價的差別。我身邊有一對年輕夫妻一直租房住。好不容易積攢夠了買房首付的錢。經人介紹,有一大單位建房,單位家屬都有一套房的指標。價格3200多/平米。比市場價格便宜幾百元一平米。部分家屬因都有幾套房了就考慮著把指標賣了!這對小夫妻抓住機會用兩萬元從建房單位的家屬手裡買下了一套房的指標,再交兩萬元給建房部作為定金,並簽了合同,只等建房部初具規模後交首付,變更房產證住戶名。一年多後房子準備首付和變更房產證時,賣主變掛了,電話買主要求補付上漲房價的50%,否則不賣了,不給辦理變更手續了。原因是,房價一年多前3200元/平米多到一年多後漲到了7800元/平米,翻倍還多出了600元/平米。這對年輕夫妻據理力掙也無濟於事,到現在還懸在那裡呢!可見,十年前願做房奴的人都是有遠見有膽識的人,如今都變成財主了。財主門天天喜笑顏開,快樂著呢!





心如蓮花173349538


上個世紀末,當人們天天津津樂道談論股票,一嘴新名詞什麼底啊頂啊的時候,我就在城市鬧市區買了一套130平的房子。當時商品樓剛剛開始,還沒有分攤面積之說,所以那套房子,放到現在是150平的房子。150平是什麼概念?當時我們公司的總經理住的才祝住100平的房子。那時候兜裡的錢只夠買裸房,裝修基本靠借,幾萬塊在當時算是巨資了。過了兩年,房子的市值就開始翻著翻兒的上漲,而我的那些股市朋友大部分賠的底掉。



2008年,工作關係又買了一套150平的房子。這次靠五馬倒六羊,折騰出一套房子的首付。就是期間我買了兩套舊房,一個一室、一個兩居室,這次倒手賺了幾萬塊,填一起做首付,貸款貸了17萬,以為這回要當一陣子房奴了,但是其實靠著公積金的優惠,兩年半後就還了所有的貸款。


現在買房子要注意了,因為很多房子現在出手的話都是有價無市。房地產的疲軟已顯現,入手需謹慎了。


河畔一壺酒


大多數人都不會,而且是絕不會。

因為你討論的是戰略問題,是的,買房是個戰略問題。

大多數人在戰略問題上都是懵懵懂懂,不知不覺的,選對與選錯,都在天命。


  • 什麼是戰略問題

戰略問題首先是投胎,但這個普通人控制不了,所以忽略。

一般人的重大戰略選擇是從高考開始的。

高考、考研、考公務員、選什麼學校讀什麼專業,畢業後從事哪個行業,到哪個城市定居,和什麼樣的人結婚,有了一定積蓄後怎樣理財投資……

以上這些,就是人生戰略問題,能左右你人生軌跡,影響你未來生活方式的重大選擇。


  • 普通人對待戰略問題

普通人每天的行為都是根據個人認知而來的戰術行為,比如努力工作升職加薪。大多數人在戰略問題上都是懵懵懂懂,不知不覺的,會把它看做一個普通的事情。

比如你和某個女生不經意的邂逅,決定了你的婚姻大事。

然而你想過有人為了找一個合適的老公,當做一門學科來研究和實踐嗎?

所以你和他們的人生從此拉開了差距。

不過沒關係,大多人都是這樣的,有戰略意識的人始終是少數,而且他們也可能是錯的。


  • 回到買房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們這樣看,我給你編譯一下。

此刻,你想實現財務自由。應該怎麼做?

你會想努力學習,提升自我,考證看書,好好工作,升值加薪,出任CEO,贏取白富美……

好了,我問你,你現在穿越回十年前,想要實現財務自由,又該怎麼做?

你只要是正常思維的人,都應該知道,可以買房、買騰訊股票,可以投美團投滴滴,還可以趁著移動互聯網的東風做號、做短視頻、做網紅直播。

發現了上述兩個選擇裡的差異是什麼?

當我們站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時,我們總是關注當下的戰術行為,關注與我們認知當中的努力,而我們站在過去時,我們關注的卻是社會風口,是如果做一隻飛起來的豬。


上面說了,大多數人在戰略問題上都是懵懵懂懂,不知不覺的,因為他們受限於自己的認知,人是在自己有限的空間裡認識社會、認識自己,認識周邊的環境,並在實踐積累和塑造自己的認知、自身的素質。

你認知是有限的,基於有限的認知,普通人只會專注於當下的努力,幾乎不可能把握時代的關鍵事件,也很難在關鍵的人生戰略選擇中選對方向,以至於無法在關鍵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你在十年前幾乎不可能認知到未來房價的情況。


而這個問題的前提,就是當你對房價的現狀有了認知之後,回到過去。

那當然人人都能輕而易舉的買房和財務自由,走向成功,那是因為我們面對是確定性的東西,我們知道過去十年的歷史,你的認知裡增加了一個正確的戰略選擇,而且是確定無疑的。


那麼,如果讓你站在現在看未來呢,十年,有沒有下一個樓市起飛?

我說有,你信嗎?

受限於普通人的認知,普通人面臨的依然是不確定性。所以大多數人依然不可能鼓足勇氣,去買房。


這就是戰略和戰術,認知格局的差別。


幫住先生


06年去同學上班的地產公司看過房,96平米36萬,約4000一平米,還沒訂婚所以沒買。08年結婚,婚前兩個人全部身家接近100萬,能拿出的現金差不多70萬,婚禮買車在家裡購置傢俱等花了20 多萬。我們都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家裡極其反對在城裡買房,自己沒有很強的意識,覺得創業才是王道。

接下來的故事就是跟著表叔做點小工程,表叔是個老賴,各種墊款,收款比上街討還難。09年實在忍不住首付30萬買了我們當地一企業的集資房。苦逼的故事開始了,09年爛尾至今。12年孩子要上幼兒園,被逼無奈花首付36萬,貸款24萬買了個60平米的二手房,房齡小我一歲,評估價很低,首付很高。15年由於老家宅基地政策要變,有點錢又趕緊回家自建了點。
現在看看,買房才是王道,哪怕你16年買,在昆明這種地方,買好了也資產翻倍。如果當年就買房,上著點班還月供,現在估計能有1000萬吧。創業的小老百姓,大多數幹不過房價。炒房的都發了,做生意的也有好的,好過炒房的那是獨角獸。

趕酒會糖酒平臺



菜鳥財經78050741264


沒有如果 也不現實 因為社會和政策不一樣啊 !

社會剛剛進步 那時的人都渴望知識 找到人生落腳點才有目標性的去努力學習 有知識才懂各行各業的規律和國家政策!

十年前也是人們歷經事實的經驗 去開創未來 當然 條件成熟者都抓住了機遇 也有人掉進了懸崖也有人絕壁逢生 也有人積蓄沉澱待發 也有人坐觀其變!

十年前的天 還那個天 地還那個地 問題就是 天差地別 三無人員想都不要想 想了就是得了妄想症 幻想家 腦子有問題 !

十年前的那個天 您只有厚積薄發 不斷學習 不斷成長 不斷打磨 不斷繼續 永不停止 停下您就輸了 輸不了當下 就輸了未來!🐦語有點多 哈哈哈……!謝謝!


手機用戶張方容


十年前借錢買房,借錢當房奴都是智者或運氣好者。

中國固定資產快速增值將近二十年了,在這二十年中主動或被動擠上"車”者都是一種榮幸。

現在,任總都不大聲鼓勵人們買房了,語氣都變了。

幾年前,我曾經鼓動一些房屋中介或售樓部的小青年,有條件就充分利用已有的條件買房,供不起大的供小一點,一定要先擠上"車"。站票都行。後來,他(她)們聽了我的話者,都喜笑顏開。

有許多山友也請我喝早茶。

過去的機會就過去了,不會總等你。世上沒有後悔藥。

現在,想買房投資者一定慎重又慎重了,一定要選好地段,能租得出去。否則,小心你被套,或被剪了"羊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