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人應該像植物一樣活著

人,應該像植物一樣活著。

植物生活的必要條件,陽關,空氣,水。

水是生命之源,無疑,水多的地方,各種生物都豐富茂盛。森林,海洋,溼地。人作為高端生物,這些地方也更滋潤。

陽光,是能源,是生長的動力。空氣是光合作用交換的載體。

人應該像植物一樣活著

鬱鬱蔥蔥

空氣,對人而言,是邊際感。

人應該像植物一樣活著

天空

人類關係複雜,規則複雜,所以產生文明,但是對於很多人而言,那些植物或許更純粹,植物不能動,它們的種子可以隨外力遷移。

所有生命都講生生不息,有的生命週期很短,不要講過程,過程就是接力賽。人是相對很長了,更長的是什麼呢,古樹,山嶽,奔騰不息的河流。

人的一生,在幼年時,不應該被過度保護,過度保護可以理解為一種控制。在無能的哪一階段中,保護是必要的,但是過度保護,被限制,被控制,身體硬件軀體化了,思想不舒適,但是沒有表達權利,沒有話語權,這一點,在北大留學生所講的,他的動手能力差,應該是父母替的作的太多,比如不會剝雞蛋,是他沒有自己親自動手剝雞蛋的機會,父母替他決定穿衣服,下雨天給他送雨傘,從不間漏,他的成長環境簡單,單純,別人或許會羨慕,但他說,父親“生物學的父親”、“是他們自作自受”。他在精神受到打擊或者傷害時,父母沒有保護了,袖手旁觀,甚至落井下石也不為過。這是幼年時的軀體化。

所以,在有能力離開時,反彈的力度是:他有12年不回父母家,6年失聯父母。他是獨生子,親生的。

人應該像植物一樣活著

軀體化

在老年時,失去了能力的老人,無論怎樣,他也是軀體化的。臥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或者重症住院,躺在病床上,生命靠著醫療器械幫助運轉,失去了對身體的控制,意志有什麼意義呢,根本不重要了,他身邊的人怎樣對他,他就是怎樣的,但是,即便是很健康的關係,人做不到心意相通的,站著的人,理解不到躺著的人。就像留學生的父母,永遠都理解不了他們的孩子一樣。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軀體化階段的人,存在的意義不如一顆小草。偏偏是文明級別最高的人類,擺脫不了被擺佈的命運。從出生,到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