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F22生產線遲遲不能重啟?殲20研發速度太快,讓美國空軍錯估形勢

自中國殲20首飛開始,美軍承受了不小的壓力,引發一個有關F22戰機是否應重啟生產線的問題,可惜此議一再討論,卻至今沒有結果。F22生產線遲遲不能重啟?其實,原因很簡單,美國錯估了形勢,對於殲20項目進展估計不足,既便在首飛後,也依然認為在2020年以前,中國無法將其量產,沒想到殲20研發速度太快,2016年就交付軍方了,讓美國後悔錯估形勢。

F22生產線遲遲不能重啟?殲20研發速度太快,讓美國空軍錯估形勢

殲-20

原來美國國會方面已經同意F22重啟計劃,但是被軍方拒絕,那麼美空軍為何會主動放棄重啟F22生產線?這可不符合美軍的傳統做法,一直要求增加軍費,卻沒有把軍費往外推的理由,但是經歷研究之後,我們又不難發現美軍也屬於無奈吧!

重啟F22生產線遠比想象的複雜,美軍早已多次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發現由於停產多年,對重啟資金需求太高了,其費用連年上漲,僅僅恢復生產線就需要100億美元以上,既便不算生產線重啟的費用,新生產的F22戰機單價也不便宜,目前的估價超過2億美元,可能達到2.5億美元,幾乎是F35單價的3倍多,實在難以承受。

F22生產線遲遲不能重啟?殲20研發速度太快,讓美國空軍錯估形勢

F-22

F22重啟工作還涉及到技術問題,新機必然是全新設計,原採用的許多技術及設備已經陳舊了,多為上世紀90年代的東西,必須要進行更新,這也是新機相當昂貴的主要原因。這些工作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不僅設計製造花時間,還要進行測試等工作,不說成本問題,時間進度都讓人頭痛,也許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改進工作。

F22生產線遲遲不能重啟?殲20研發速度太快,讓美國空軍錯估形勢

F-22生產線

如果拖到2022年以後,才能交付服役,那麼意義就不大了。更重要的問題是,新生產的F22也壓不住殲20戰機,造再多也沒用處。美軍所追求不是簡單的優勢,而是代差優勢,F22再先進與殲20也是同代戰機,由於殲20擁有後發優勢,可以應用許多更先進的技術,這讓F22能否取得對殲20的相對優勢都成問題。

F22生產線遲遲不能重啟?殲20研發速度太快,讓美國空軍錯估形勢

F-22

如此情況下,美國軍方自然對於重啟F22生產線的計劃興趣不大,更傾向於,把錢省下來用於下一代戰機的研發工作,可惜想法不錯,現實殘酷,目前第六代戰機尚為一個概念,不要說研發成本多高,難度多大,僅時間進度就難以接受,研發週期可以達到20年,也許可以形容為:遠水不解渴,更大的問題是,等美軍的第六代戰機服役了,我軍的第六代戰機也差不多了,論研發進度,我們一直比美軍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