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對小米5s和5s plus怎樣評價呢?

說一點感受,有很多人說小米抄襲,可是,大家是不是太刻薄了?70年代,日本汽車崛起,日系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模仿歐美汽車的設計,與逆向歐美汽車的技術。當初日本人面對的,其實就是現在這樣的局面。

【哈弗,吉利博瑞,博越,gl,gs今年也會繼續是爆款,個人感覺而言,手機也一個道理】

smartphone os壟斷,除了apple ios以外就是android,而硬件,與pc無外乎也一樣,關鍵部件依舊都是黑壓壓的壟斷商,如何做出差異化,可能中國的廠商得想破腦袋。對了,不如看看facebook,前幾天,messenger幹了什麼,測試支付的api,再看看ios10幹了什麼,比如,新的騷擾攔截功能。【不論你是否承認,國外的科技巨頭已經開始承認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很多成熟的理念了】記得當初國外知名科技媒體有一篇文章,說到對於硅谷的互聯網創業者,十分羨慕中國的移動互聯網企業,為什麼?因為,我們有廣闊的市場,新的思路,有廣闊的實踐環境。把話再說回來,面對強大的市場壟斷,國產企業,有很多,做出差異化的地方,比如,oppo的渦輪快充,現在還把芯片植入充電設備中,比如華為,海思麒麟cpu,比如,努比亞的無邊框專利(oppo的專利曝光更早),比如,小米的miui(這裡不得不說,小米被抄的最多的小米黃頁,現在都是各家廠商的標準ui功能設計),比如,小米的全家桶模式,通過移動互聯,來串聯智能家居產品,nfc一卡通功能,等等等,而大家回頭再看看,國際廠商賣到中國的android產品,真的更好嗎?處理器,國產的幾大廠商溢價能力早以超越很多國際廠商,而工藝設計,富士康,基本為主流國內廠商做代工,也為iphone做代工,供應鏈方面,更是沒有本質差別。moto的模塊化也好,lg的模塊化也好,真的好嗎?Sony,z系當初的過度發熱,三星的boom7,htc的高價低配,敢問國產真的不行嗎?

對小米5s和5s plus怎樣評價呢?

對於小米5s本身,感覺還不錯,符合預期,理論上來說,4g+在網絡方面,至少可以撐到5g換代,也就是3年左右的時間,另外,nfc的附加價值凸顯。

【別扯什麼applepay如何,除了支付,還有什麼?小米在為本土用戶生活質量提高而設計nfc拓展,而apple是針對全球,中國人,是不可忽視的市場罷了,從使用體驗而言,大陸市場的版本不過是眾多國際版本之一,iphone並沒有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關照】。

相比其他品牌對於nfc的應用,小米這一點,必須點贊。

【北上廣,武漢,杭州增加一卡通公交支付,真的很吸引人】。

發佈會特意在講超聲波指電容紋解決方案,64g起的話,還是看,4+128版本,總之,感覺,務實派的最好選擇,比如我這樣的。

【大家可以說超聲波指紋方案是拿來主義,但是硬件實現是另外一回事,就如攝像頭的調校適配,遠比單純的拿來硬件重要的多,畢竟大家都可以花錢買,但是能做好的確很少。就像,你願意,也可以去花錢買arm的授權,但是能做出cpu的不就那麼幾家?而且,不要忘記了,半導體代工都是壟斷的幾家廠商在做。】

發佈會一個細節是,作為國產手機,乃至全球手機廠商性價比開拓者的雷軍,站臺,講完超聲波指紋觸控研發歷程的時候,調侃道,“我們有認真的做產品,希望不在被黑”,個人覺得真的很心酸。

【此處讓我聯想到一件事,老羅公開像雷軍道歉,為什麼?錘子在做第二代的時候,基本和小米做第二代面對的困難是相似的,一方面,是自己的供應鏈溢價能力弱,另一方面,產量是很難跟上的,因為你的銷量基數小,所以,為什麼會發生搶購?可能,我覺得,本質上是供應鏈的問題,初創企業,即便資金十分充足,如果不加限制的生產,萬一銷售出了問題,那手機廠商自然會死的很慘,當年的iphone3g也一個道理。】

反觀現在的手機行業,都用android,都用Snapdragon,都用imx XXX,都用夏普ips/三星superoled,能做彎道超車的廠商不多,在探索差異化產品競爭的路子上,國產比外資做的更好,為什麼不能給予更多的肯定?

配圖:15年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與價位佔比圖

對小米5s和5s plus怎樣評價呢?

看文字看累了,就看一張很有趣的圖吧,高端用戶,自然不用說,apple和三星基本佔了4k¥以上的80%以上市場份額,而中低端,目前基本已經被國產霸佔,而大家應該能看到小米在1000¥以下到2500¥的表現十分搶眼,而這部分的消費群體,相當一部分為中國的高中生,大學生,以及剛就業的上班族群體,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無法負擔高價手機的群體,之前在一個答案就有講過,小米在android中,通過miui,以及小米全家桶,做到了相對其他手機廠商更好的提高了年輕人的生活品質,以及生活的便利性。而相比高端產品,尤其是apple和三星對於中國本土化服務的推進狀況,本土企業顯然要更努力,更懂國人的生活。

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僅僅是一種硬件實現方式,而是一種移動互聯網服務集成,所以,在這個方面,個人感覺,國產廠商更有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