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諸葛亮為什麼要讓劉備稱帝,他怎麼想的?

公元220年,漢朝滅亡了。

在今天的人們看來,漢朝不過是歷史課本上需要記住的朝代之一。但對那時候的人們來說,遠非這樣抽象。

撇開三皇五帝的部落聯盟,夏商周的方國林立,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大帝國。然而秦朝殘虐百姓,弄得民怨沸騰,終於二世而亡。相反,劉邦開創的漢朝,在推翻暴秦的基礎上建立,對內休養生息,恢復民力,對外擊退匈奴,傲立世界東方。

諸葛亮為什麼要讓劉備稱帝,他怎麼想的?

(漢高祖劉邦)

對文人和百姓來說,漢朝象徵著強盛、統一、太平和安康。漢朝延續四百年的歷史,儘管不乏內鬥變亂,但整體而言,堪稱是一個輝煌偉大的時代。即使在末世變亂時,漢朝的實力依然足以震懾周邊國家。對士民而言,漢朝中央的旗號不倒,那麼天下就還有希望。

這份對正統的執著,或許難於為今天的所有人體會,然而卻足以支撐當時的很多人,在“功名利祿”“榮華富貴”之外,真正為“漢室復興”“四海歸一”的夢想,投身到激鬥之中,甚至不惜以命相搏——包括曹操手下的第一號謀士荀彧,在目睹自己輔佐多年的主公,即將掘墓埋葬漢朝時,也是憂慮而死,以身相殉。

因此,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儘管長期來看,是一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結果,但對於當時廣大忠於漢室,或者至少對漢室有些感情的人而言,依然是巨大的震撼。這種悲憤和驚恐的情緒,使得消息傳到益州時略微有些變味:據說,曹丕不但篡奪了帝位,還殺害了皇帝劉協。

於是漢中王劉備首先給這位東漢末代皇帝辦喪事,諡為“孝愍皇帝”。葬禮上,劉大王聲淚俱下控訴了國賊曹丕的兇殘,發誓要高舉漢朝旗號,與逆賊鬥爭到底。在整個北方中國徹頭徹尾淪為“逆賊盤踞地區”之後,天府之國的四川,當仁不讓地成為“光復大漢”的政治中心和唯一根據地。

然而皇帝都沒了,大漢的旗幟誰來堅持呢?對諸葛亮而言,這簡直不應該是個問題。

諸葛亮為什麼要讓劉備稱帝,他怎麼想的?

在他跟隨劉備的十多年裡,他能確認,劉備是一個敢作敢為,有擔當,有氣魄的英雄。劉備有著遠大的志向,又有著禮賢下士的王者之風,而且在軍事、政治、用人等諸方面才能出眾。更難得的是,劉備確實對民眾懷有悲憫之心。劉備與諸葛亮,雖然不時有意見分歧,但整體來說,當得起推心置腹,肝膽相照四字。

這樣一位君主,難道不是皇帝的最佳人選麼?對天下的老百姓來說,這也是較好的選擇吧?

諸葛亮為什麼要讓劉備稱帝,他怎麼想的?

而且,劉備還正好姓劉,是漢朝宗室。這是個加分項。這個“宗室”名號儘管在劉備艱苦創業時不值半文錢,但在他稱帝的問題上,確實能增加不少合法性。

既然如此,就讓劉備來做漢朝的下一任皇帝吧。

諸葛亮是這麼想的。劉備手下的大多數文武,也是這麼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