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B端產品建設流程(一)業務調研


B端產品建設流程(一)業務調研

業務調研整體框架


B端產品建設流程(一)業務調研

業務調研整體流程


B端產品建設流程(一)業務調研

調研目標確認

新業務:針對尚未開展的業務,更多偏向的是市場分析、行業分析和競品分析來充分了解產品市場情況

已有業務:一般來講,有兩個重要目的:梳理業務現狀和總結業務問題


B端產品建設流程(一)業務調研

業務分析框架-戰略層

戰略層:包括業務的戰略定位和戰略目標。戰略是公司關於生產經營活動的頂層設計,決定了公司的走向和資源的聚焦點


B端產品建設流程(一)業務調研

業務分析框架-戰術層


B端產品建設流程(一)業務調研

業務分析框架-經營策略

經營策略:通俗來講就是做買賣的思路,包括客群定位、定價策略、營銷策略、渠道管理策略、供應鏈管理策略等

業務調研的目的之一是理解公司的經營策略

,確保對產品的定位、形態做出準確判斷

例如,某流量巨頭App對銷售渠道做了這樣的規劃:針對一線城市,計劃開展大客戶地推直銷、中小客戶電銷直銷;針對二三線城市,計劃開展代理商合作模式。有經驗的產品經理應該敏感地意識到這幾種銷售模式區別非常大:大客戶地推直銷業務重在線下銷售過程管理,中小客戶電銷業務重在電話作業流程管理,代理商合作業務重在業績核算分析。三種業務模式的重點完全不同,需要建設的系統也不同,CRM產品設計上一定要分別建設,不能糅在一個系統中。


B端產品建設流程(一)業務調研

業務分析框架-戰術層

管控模式:管控模式是指集團對下屬企業的集權、分權管理策略,也可以指總公司對分公司的運營管理策略不同管控系統對應的權限管理體系不同。


B端產品建設流程(一)業務調研

業務分析框架-執行層

管理層:在明確了經營策略、管控模式等基本方針後,需要梳理組織架構關係,以便對組織架構做出優化;還需要明確人力資源計劃,從管理角度保障上層策略的落地。這是業務調研的又一個目標


B端產品建設流程(一)業務調研

業務分析框架-執行層

運營層:

明確具體業務流程、績效管理、風險控制等更加細節的規則,以便在實際運營中推進上層策略的落地

梳理具體業務流程是理解並掌握業務的重要途徑,同時也能理清楚人員、崗位、職責的關係。流程合理會讓管理和運營提效、風險可控,這也是B端產品的重要業務價值之一;流程不合理,會導致成本增加、服務質量降低。


B端產品建設流程(一)業務調研

業務調研方法

五大調研方法:深度訪談、輪崗實習、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和行業研究。


B端產品建設流程(一)業務調研

深度訪談Tips

選取調研對象

高管:業務戰略定位、戰略目標等信息

經理/負責人:業務管理思路、經營思路等信息

一線業務人員:作業過程、操作細節等信息


訪談Tips:

準備好訪談大綱,提前準備好訪談思路、大綱、問題,選好訪談對象,想清楚通過訪談想要了解什麼。如果事前沒有做好準備,就好比記者採訪前沒有準備好提綱,必然會導致對話內容發散、混亂,無法收集到足夠多的有效信息

從高級別人員開始訪談,按照從概覽到局部、從全局到細節的順序研究業務,更容易把握整體調研工作的脈絡和節奏。如果一開始就陷入細節的汪洋大海,會導致抓不住關鍵問題

提前研究訪談對象,訪談前要從各種渠道瞭解訪談對象的背景,尤其針對高級別訪談對象,瞭解得越充分、細緻越好。比如,有些訪談對象可能在項目中是利益受損方,如果提前不知道這個情況,可能會得到很多幹擾信息,對決策和判斷產生影響。

和訪談對象保持聯繫,訪談結束後,最好和訪談對象建立長期聯繫,尤其是一線業務人員。人和人面對面聊過後,會產生基本的信任感和好感,要藉助訪談的機會,拉近和業務人員的距離。如果後續項目中遇到問題,想獲取最真實的一線反饋,可以聯繫之前的訪談對象,尋求幫助。


以上內容均出自《決勝B端:產品經理升級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