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近日,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發佈,吉利汽車的李書福家族以1050億元財富位居第91位,保持中國汽車業首富之位。大量的報道衝著富豪李書福而去,編輯發現, 作為發明“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金句的李書福,工程師身份卻少有人關注。

· 李書福的工程師身份 ·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李書福1998年畢業於哈爾濱理工大學管理工程專業,2003年獲燕山大學工程碩士學位,1992-1995年,在燕山大學深造,獲得機械工程碩士研究生學位,經濟師職稱;此後,獲得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

通過六稜鏡的工程師查詢發現,李書福作為企業工程師參與專利申請的公司有六家,其中包括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吉利吉銘實業有限公司、吉利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浙江義利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通過選擇涉及專利最多的吉利控股集團公司,在工程師李書福的頁面顯示,相關已申請專利的行業屬性包括汽車用發動機製造、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烘爐、風機、包裝等設備製造等。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在編輯看到李書福的專利申請量K線壓縮版時,頭腦中冒出個直觀印象——富豪是不是十年前就放棄工程師身份不搞發明了!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通過六稜鏡“查看全部專利信息”進入頁面發現,並不是印象中的答案。因為壓縮版K線時間跨度近20年,申請量最大的年份特別凸顯,而後續因為申請量少,相對出現從2011年突然停止專利申請印象。而從詳細專利線圖可以看到,其後續每年專利申請或多或少並未斷過。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工程師們有話要說了:小編真無知,李書福這麼位千億級的富豪,能趴在工程機械旁邊搞發明?如果他能把發明專利的摘要給讀順溜了,我們就信!

當然,編輯也知道其中部分專利有潛規則嫌疑,公司的工程師申請專利不帶上領導?不過從另一方面說,實際趴在工程機械旁邊搞發明的工程師不沿著“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思路走,能搞出公司需要的技術發明?顯然不能!另外,在轉型生產研究製造汽車之初,李書福直言“(我)領導組建了項目籌備組,在公司內部選了兩個工程師,加上自己,共三個人開始研究汽車技術。”基於此,領導對發明專利的智力輸出必須署名。

· 吉利汽車的創新技術積累 ·

李書福在2020新年致辭中提及未來十年吉利的發展方向: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信息、生物技術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積聚力量,催生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顛覆性的技術將給全球發展和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將席捲汽車行業以及更大範圍的交通出行產業。對此,吉利將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牢牢把握“不變”的本質,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創新型科技企業集團。

同時,李書福稱:研發或許才是吉利目前所面臨的重中之重,吉利“十年千億”的研發投入已見成效。

基於“研發初見成效”的結論,是否言之過早?編輯試圖找到其中的破綻。通過吉利核心的技術工程師所屬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吉利控股)、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吉利研究院)、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華普汽車)三家公司,六稜鏡平臺查詢結果如下:

(一)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吉利控股的科創標籤為:新能源汽車整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智能硬件、智能製造。其中技術標籤涉及汽車電子專利超過400餘件。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吉利控股累計的專利量達到17290項,其中有效專利8700項,所有專利中發明專利佔22%,實用新型佔64%。專利的自行研發佔比78.44%。

(二)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吉利研究院的科創標籤為: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智能硬件、智能製造。其中技術標籤中相關汽車電子專利達到296件。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吉利研究院累計的專利量達到9898項,其中有效專利5992項,所有專利中發明專利佔23%,實用新型佔63%,專利的自行研發佔比85.54%。

(三)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上海華普的雖然感覺離吉利很遠,不過背後是李書福控股,從發明團隊規模看也相對較強。從其科創標籤看: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智能硬件、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整車與吉利控股一致。其中技術標籤更為豐富,涉及車輛系統控制與電極等標籤,其中相關汽車電子專利達到296件。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從上海華普的專利信息看,其累計專利量達到414項,有效專利185項,不過其中發明專利自行研發佔30%,相比70%的專利受讓所得研發投入相比前兩個核心公司較少。

當然,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領克汽車、幾何汽車、極星汽車、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倫敦電動汽車、遠程新能源商用車等各個品牌相對獨立,相關公司的技術研發整體水平只有吉利自己能梳理清楚。而通過上述三家公司的技術累積與自行研發比例看,吉利的“十年千億”研發投入所言非虛。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李書福是不是十年前就不搞發明了?

不過,六稜鏡顯示的吉利控股集團的技術路線圖,相關技術2004年開始一直圍繞著汽車主業,包括汽車、發動機、齒輪、汽車材料、衝壓件、備胎等等方向研發,到2015年有自動解鎖相關技術,2017年的發電機結構對其新能源汽車和部分智能化有體現,但要說“吉利汽車在新能源、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技術方面不斷突破”,吉利控股集團的技術路線並不明確,可能需要去看看吉利併購的其他公司的技術路線。

在新一輪經濟週期下,隨著吉利併購與全球化的擴張,或將助推李書福站上全球汽車業首富之位。而在此前李書福接受媒體採訪中,他直言,汽車一定會電動化、智能化,一定會成為智能空間移動終端,一定會幫助主人解決更多的困難和問題;一定會垂直起降,自由飛行在江河山川、城市鄉村;一定會成為主人的秘書、保鏢,為主人賺錢,幫主人消費,逗主人高興,與主人聊天,保主人平安,幫助主人增長知識等等。

編輯樂見吉利未來的科技投入實現中國汽車業首富以上美好圖景,希望持續關注吉利技術時,看到涉及以上圖景的創新技術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