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什麼時候魚兒最容易上鉤?

宛新駿


什麼時候魚兒最容易上鉤?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廣泛。底層魚類和中上層魚類的開口時間有區別;大魚和小魚開口時間也有區別。不過大多數淡水魚吃食時間都有相同之處。

從季節上來看

暮春到仲秋時節,是全年中魚兒吃食最活躍的。這段時間氣溫回暖,水裡水草、微生物等食物較多。魚是恆溫動物,趨溫怕寒,尤其是中上層魚類,像草魚、鰱鱅、翹嘴等魚類,到天冷時是不開口的。


從氣溫天氣來看

氣溫穩定、不悶熱、不驟降溫,春季在久晴或雨後,夏季在涼爽的夜晚,秋季在秋雨之前,都是魚兒開口的好時候。

針對不同的魚種,墨海也學習和總結出一些規律,像釣草魚鰱鱅鯿魚,在夏季和早秋天氣炎熱的時候,釣半水效果比較好;像釣翹嘴,在夏季晴天且有微風的傍晚用活餌釣比較好;釣鯉魚,在夏秋季節氣溫平穩期的夜晚釣比較好;像釣大板鯽,在冬天的中午前後用紅蟲釣草洞或者夜晚釣深水比較好。


當然,上述只是參考,比較華北、華中、華南所跨緯度較大,氣候條件不一樣,即使同一個季節,每個地方的魚情不一樣。當地的魚何時開口好,還是要請教當地的老釣友比較靠譜。

以上是我的拙見,我是墨海,一名喜歡野釣的八零後,歡迎大家關注、評論和交流!


墨海遊釣


記得小時候,我們釣魚,都是用的竹竿。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商品餌。就連魚線也是用縫被子的線代替。魚鉤用的是大頭針擰彎成鉤狀。浮漂也是用高粱杆代替,鉛墜,就是用牙膏皮剪成小塊,包裹而成。

還真別說,就這樣的配置,那魚獲也是槓槓的,好得不得了。無論是用米飯,還是麵皮疙瘩。那魚是一條接一條的上鉤。就算隨手是扯點薯葉或是掛上煮熟的薯塊,也能扯上幾條大草魚,還能經常雙飛。

感覺那時候,魚特別的愛咬鉤。一年四季無論春夏與秋冬,都是如此。不像現在。為了釣上幾條魚,那可是頗費心思。魚怎麼不開口啊?是不是餌料不對路,趕緊的換一種試試,一種不行,就多用幾種調和,這總該行了吧?怎麼還是不吃呢?難道味型不對路,用清淡的試試。總之,鑼鼓敲破,戲法做盡。能想到的,該做的,都用上了,就差掛上“老人頭”讓魚自己去買。

年長的釣友們,是不是都經歷過啊,早年間釣魚,那魚是特別的愛咬鉤。我記得,野釣湖庫,就用苕皮打窩,用紅苕塊釣,竿子都未用,直接用尼龍繩,小螺帽當鉛墜,高梁竿當漂。還是正中午呢,這大草魚一條,接一條,釣到下午四五點,一共釣了11條大草魚,滿滿的一大盆,怕有百十來斤。

釣友們,是不是那時候的魚特別傻呢?怎麼就那麼愛咬鉤呢?


魚不開口咋整


一,

我們古人釣魚有句名言就是: 春釣灘,夏釣淵,秋釣陰,冬釣陽是指季節 、 水溫和釣位選擇的關係 , 是人們多年來垂釣的經驗, 魚兒在水溫 15 ~ 30 ℃ 的時候最為活躍 ,也是垂釣的最佳時機。“ 春釣灘 ” ,即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氣溫回升的時候,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淺灘水域的水溫上升比較快 , 能達 15 ℃ 左右 , 所以淺水區的水生動植物也復甦很快 , 於是就成為了魚兒覓食的地方 , 所以春天垂釣時宜選在向陽的淺灘水域。

二,

夏釣淵,夏季因為氣候炎熱 , 氣溫也是高 , 東南風也會帶來大量水蒸氣 , 使大氣中的水分增多,氣壓變低,造成水體溶氧量減少。魚兒在缺氧的情況下,也不愛進食和活動,上鉤率也是很低。

三,

上釣西,下釣東 ” 魚在水中對岸邊走動人畜的動響和倒影是很敏感的,很容易驚魚,之所以 “ 上午釣西,下午釣東 ” ,一是可以防止垂釣時人和漁竿在水中形成倒影,讓魚受驚嚇而逃跑,二是冬天釣魚 , 上午應釣西邊陽光充分,下午東邊光照也很充分,水溫也相對較高,有利於魚兒活動和覓食,因此上魚率也較高,之所要把握好天氣的變化和魚兒的生活習性,早晚釣近 , 中午釣遠 ” 一般自然水域的魚都是比較機警膽小 的, 所以它們為了躲避人畜和其它動物的干擾,白天一般都不會到岸邊活動、覓食,只是在早晚或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會到岸邊來活動、覓食,這就是早晚釣邊的道理。

四,

寧釣日落後 , 不釣雷雨前 , 說的是夏季天氣炎熱 , 尤其是中午氣溫很高 , 水中嚴重缺氧 , 魚憋氣難受 , 大多數魚都浮於中 、 上層水體, 吃鉤率也極低 。 而日落後 , 氣溫漸漸的下降,陣陣微風吹拂水面 , 水波粼粼 , 溶氧量也逐漸增多 , 魚兒此時邊慢慢的活躍 起來, 爭相覓食頻頻上鉤 。 夏天雷雨到來前烏雲密佈,空氣中的溼度很大,氣壓邊很低,水中氧氣匱乏,魚兒也是難以忍受,紛紛浮出水面上,也無心攝食,自然炅不會咬鉤。這就是 “ 寧釣日落後,不釣雷雨前 ” 的道理。所以每每釣魚的時候一定要撐握好氣候,對釣魚也是有很大的幫,





江哥視野


魚兒什麼時候上鉤很難說清楚

因為不知道你說的事什麼季節也不知道釣什麼魚,咱們以鯽魚為例。

鯽魚是我國垂釣中,最多的淡水魚,也是釣友們最喜歡的目標魚。鯽魚一年四季都可以垂釣,尤其是北方冬季野釣的話幾乎就鯽魚一個品種了鯽魚是比較容易釣到。


那麼咱們聊一聊鯽魚一年四季有什麼特點。

春季、春季是釣鯽魚的黃金季節。鯽魚經過一冬的飢寒交迫,到了春暖花開的春季,會迫不及待的覓食來補充冬季的消耗。淺水區,食物較多,升溫較快,所以春季有“春釣灘”的說法。春季釣鯽魚味型以腥味為主,葷餌效果是很好的。

夏季、在夏季由於白天溫度較高,常常天氣悶熱。鯽魚在這種天氣只會躲到涼爽的區域休息,不怎麼活動。這時候鯽魚也是我們釣友覺得最難釣的時候。餌料一般清淡的餌料或者本味為主。


秋季、秋季天天高氣爽,沒有夏天的悶熱也沒有冬天的寒冷,是外出釣魚的絕佳季節。在秋季鯽魚時非常活躍的,鯽魚在秋季會為了過冬儲備能量,所以在秋季鯽魚對食物是比較貪吃的。 在秋季外出釣鯽魚的一天都能釣,只有中午口不太好,但是並不影響收穫。餌料和春季相差不是很大,只有在早春餌料稍微清淡點,仲秋和晚秋也是以腥香為主。

冬季、冬季天氣寒冷,尤其是在北方除了鯽魚幾乎沒有其它魚類可以垂釣了。冬季鯽魚雖然也進食和活動,但和其它季節比在程度上要差很多。餌料主要腥香或者濃腥為主,刺激魚兒開口。


光頭魚司令


什麼時候魚最容易上鉤是沒有完全的確定性。如果一定要明確它的上鉤時間,只能根據不同的魚類習性決定不同的開口時間。

比如說鯽魚,最容易上鉤的季節是春秋兩季,春天是鯽魚產籽的季節,它需要大量的營養補充,所以春季特別好釣。秋季因其要游回深水越冬,也需要補充能量,這個時候也會很好釣。

鰱鱅的活躍季節在夏季,所以夏天最容易釣到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