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這題材,有點大膽,這內容,有點瘋狂!

我們都知道生存環境中存在的醜陋,但我們都不願意站起來與醜陋對抗,即使,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個集體,可是,在長期反覆不斷的被壓榨中,從心裡早就認同了現存的醜陋現象,於是,我們的習以為常就成為了別人的肆意妄為,當道德與法律崩塌的一瞬間,所有人都成為了這些醜陋勢力的幫兇。

《光榮的憤怒》這部電影的時候,我著實被驚到了,因為,就從它選擇的題材來說,已經跨出了大膽的一步。

這部在2007年上映的電影,磕磕絆絆的將想要呈現的群體形象樹立了起來,雖然,為了能夠不被打入地下,而在內容上做了調整,但是,從整體上,還是能夠隱約感覺到曹保平導演內心燃燒的那把火焰。

這題材,有點大膽,這內容,有點瘋狂!

作為一部小成本的電影,在整體的敘事風格上和《瘋狂的石頭》有點相似,但是,在內容的表達上,卻與《盲山》有點類似,只是,《盲山》是個體對群體的反抗,而《光榮的憤怒》是群體對個體的反抗,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這部電影頗具悲劇色彩的基調。

當群體怒不敢言時,即使能夠聯合起來對抗個體,還是會在關鍵時刻,如一盤散沙一樣,風一吹就飄向各處。

《光榮的憤怒》改編自闕迪偉的《鄉村行動》,比起小說中,對於村民敢怒不敢言狀態的全部呈現,電影所聚焦的重點,在於行動這兩個字。

這題材,有點大膽,這內容,有點瘋狂!

利用葉光榮帶領村民荒誕且誇張的行動軌跡,將被惡霸壓榨的村民各種狀態側面呈現出來,而它也在間接的諷刺與批判著,村民這個群體對於惡霸這些個體醜陋的放縱,以及道德與法律對於村莊自治約束力度的薄弱。

1

從小說到電影,雖然,會削弱大眾對於文字的想象力,卻能夠利用畫面的視覺衝擊,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直白感覺。

所以,從《鄉村行動》改編而來的《光榮的憤怒》,在一定程度上,將生活中所具有的共性不斷放大,然後,利用黑色幽默的方式作為吸引力,當故事內容所呈現的細節,正好契合著現實情況時,不自覺的將原本作為旁觀者的觀眾,引導成為了電影中的參與者。

這題材,有點大膽,這內容,有點瘋狂!

作為村支書的葉光榮,上任後便被熊家四兄弟拉去喝酒,而熊家的目的,便是將葉光榮發展成為自己的人。

這個名叫黑井村的村莊裡,熊家四兄弟已經把持住了整個村子的權力。村長,會計,治保主任和廠長,這些涉及到村裡政治與經濟命脈的職位,都被熊家四兄弟收入囊中,而爭取葉光榮的入夥,一方面是為了繼續在權力頂層獲取個人利益,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夠為自己退路找個替罪羊。

這便是這部電影大致的人物關係圖,而電影的重點,放在了葉光榮私底下聯合村民推翻熊家四兄弟的路線圖上來。在這個村裡,基本上所有的村民,都被熊家四兄弟欺壓過,可是,每個人都在忍氣吞聲,因為懼怕,更因為長期習以為常的麻木。

這題材,有點大膽,這內容,有點瘋狂!

葉光榮的人物形象設計上,有點偏離我們印象中村支書的形象,癲狂是我看這部電影后,能夠找到的,對於葉光榮最為合適的評價詞語。

這個表面看起來木訥且怯懦的人物,骨子裡卻始終燃燒著一股正義的怒火,而當將葉光榮這個帶有理想化色彩的人物,放在了腐朽且麻木的村莊時,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原本正義的行動,在現實的村民眼中,自然就有些不可理喻,甚至如瘋子一般。

這題材,有點大膽,這內容,有點瘋狂!

我想,導演是故意這麼設計葉光榮這個人物的,因為,他想通過葉光榮瘋狂的行為舉止,徹底揭露出這個村子裡被掩蓋住的骯髒。

這裡說的骯髒,既是稱霸一方的熊家四兄弟,也是各掃自家門前雪的村民。權力的過度集中,往往會導致底層權力分配的不均,而這樣的後果,就是削減多數人行使權力的機會,轉而產生被代表現象的出現,自此,村民徹底被熊家四兄弟代表。

與其說是村民行動,不如說是葉光榮拿著鞭子,威逼恐嚇著村民的行動,所以,如果把這部電影當喜劇看,就會覺得很好笑,可是,如果把這部電影當做悲劇看,就會發現,到處都是我們的影子,只是,我們不願意承認罷了。

這題材,有點大膽,這內容,有點瘋狂!

2

看這部電影,我的神經全程都處在緊繃狀態,因為,那些個在行動中唯唯諾諾的村民,讓我心裡很是沒底,甚至覺得,葉光榮的孤軍奮戰有些可憐。

之前,葉光榮是利用村支書的身份聯絡村民,可是,這個身份卻並沒有完全的說服力,因為,從電影開頭利用黑白字幕的方式,穿插著熊家四兄弟在村裡的惡行,以及村裡人對於這種惡行的放任,都在間接的說明著,黑井村這個地方,根深蒂固的愚昧以及對於自我權力維護的搖擺,一步一步將這裡變為了動物世界

我這裡所說的動物世界,是完全忽略道德與法律之後,憑藉著暴力與恐嚇統治管理,而這種現象,正是黑井村長期以來形成的風氣,大山阻隔的不僅僅是文明,更是村民人格的獨立。

這題材,有點大膽,這內容,有點瘋狂!

所以,葉光榮拋開支書的身份,開始編造著上面的指示,而這個虛無的上面指示,居然比眼前名副其實的支書命令都管用。這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諷刺,也戳破著人類自始至終的劣根性,那就是,迷信與封建時刻存在,且在沒有依靠的絕境中,會成為人們繼續墮落的推手。

《光榮的憤怒》在前期的故事敘述中,給我們呈現了一副半原始的眾生相。半原始,是因為道德與法律存在崩塌,而個人權力的濫用,成為了人們行為的標準,這種踐踏社會秩序的行為,有悖於文明的發展,所以,黑井村是半原始的狀態。

這題材,有點大膽,這內容,有點瘋狂!

導演對於熊家四兄弟對村民的種種壓榨,只是簡單的帶過,而故事圍繞的重點,則是葉光榮如何組織這支“除熊隊伍”的小心翼翼與困難重重,這裡就可以看出導演的用心。

村霸的惡行,在現實生活中大同小異,既然如此,那就乾脆掉過頭來,深度的刻畫一下如一盤散沙的村民的除霸行動,在行動中,也就能夠暴露出思想上的愚昧,行為上的怯懦,以及人格上的喪失。

只是,在村民行動失敗後,從天而降的公安人員,總是顯得有些突兀,因為,在故事發展的種種跡象中,都沒有呈現出正義成分的存在,除了一直燃燒的葉光榮,其他人採取的都是一種試探性的態度,這種孤軍奮戰最後發展成正義群體戰勝邪惡群體的美好,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這題材,有點大膽,這內容,有點瘋狂!

3

還好,導演在《光榮的憤怒》結尾處,進行了巧妙的處理。

新組成的村委會在葉光榮的帶領下,照舊是在飯館開會,可是,會議結束後,付錢的一剎那,導演給出了好幾秒的停頓,而之前受欺負的飯館老闆,雖然也曾和葉光榮一起行動過,可是,他表現出的態度,卻還是和之前一樣,畏懼著葉光榮手中的權力。

即使,葉光榮付了飯錢,但這並不代表惡霸除去之後,村裡馬上就會迎來的光明,因為,村民們依舊不知道如何行使手中的權力,而這也可能導致權力會再次形成集中。當道德和法律,無法徹底讓人們從人格上獨立起來,從而實現精神的自由,那麼,文明的社會秩序,則永遠也不會到來。

這題材,有點大膽,這內容,有點瘋狂!

我想,電影不是在表現葉光榮這個個體的努力,而是在展示整個群體的不努力,根深蒂固的封建與愚昧,從來都沒有讓人們在心底真正成為主人,這就是發展中最可怕的現象。

電影雖然是電影,可是,對照現實,還是有跡可循的,諷刺和批判只是一種手段,能給達到反思,並且有所行動,才是電影最終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