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岳飛當年是怎樣擊敗鐵浮屠的?

城府學


岳飛愛國的故事,相信只要讀過書的人,在心裡就相當於耳濡目染的存在,但是作為民族英雄的他,背後又有哪些我們所不熟悉和深知的故事呢?

就說鐵浮屠,可能還沒有達到家喻戶曉的那種地步,平時我們也會看有關的歷史電視劇,當中也不缺乏對鐵浮屠,的真實場景描述。

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鐵浮屠到底是什麼?

鐵浮屠其實就是一種特種部隊,之所以要叫鐵浮屠,其實也與當時他們所穿戴的鎧甲有關,只要是他們的戰士穿上了鐵浮屠,幾乎可以達到刀槍不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目的。

進可攻,退可守,進攻時,攻擊力破壞力極強,同時也具有極強的防禦力,所以自從被金國人發明之後,就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僅僅憑藉著幾萬人,面對北宋的百萬大軍,也是絲毫不會感到畏懼!

要說鐵浮屠有多厲害,咱們再來說一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因為作為馬背上的民族,馬上作戰能力自然是不在話下,但是就拿同樣的契丹來說,他們也善於在馬上作戰,但是最後也以同樣的敗局告終。

最鮮明的例子活生生的證明了,鐵浮屠的厲害之處,就在當時那樣的條件下,敢和鐵浮屠應戰的,不是傻子,也就是已經那種生無可戀了人了。

但是難道就忍心讓他們這樣肆無忌憚下去嗎?當然不,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作為那個時代的民族英雄—岳飛自然是不肯讓這樣的局面持續下去。

當時的岳飛還是挺有謀略的,可不僅僅是一個有勇無謀的,盲打莽撞的莽夫,和鐵浮屠正面交戰,自然是吃了不少虧。但是打一次敗仗,不算失敗,打兩次敗仗,也其實沒必要氣餒,所以岳飛他們就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挑戰當中不斷成長,

柺子馬激戰鐵浮屠

恰似我們平時生活中遇到的有些問題,其實只要抓住問題的本質,很容易就可以解決,但是我們往往會忽略問題的本質,兜了一個大圈。到最後也只不過是碌碌無為,岳飛他們通過仔細觀察,其實還是找到了鐵浮屠的一些缺點的,就打算利用柺子馬作為突破口!

因為鐵浮屠每次要發動攻擊的時候,都是三個人帶領著三匹馬,以組成一個小團體的形式來作戰,作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防禦屬性也有了不錯的改觀。

但是他們為了能讓三匹馬做到步調一致,他們往往會用繩子將三匹馬,進行固定和拉攏,縱觀他們全身上下的裝備和結構,也就只有馬蹄子是最容易下手的地方了,正面剛不過,那只有想辦法智取了。

果不其然,這樣一來就簡單多了,只要一匹馬倒地,其他的兩匹馬以及上面的武士,必定會受到牽連,他們倒地之後,身上笨重的鎧甲,也會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沒有作戰能力。

一個壓著一個,光爬起來就要好半天了。所以,宋軍在岳飛等人的帶領下,自然也是通過這一方法巧妙的化解了鐵浮屠危機。

作為女真族克敵制勝的法寶,就因為這一個小小的改變,讓他們一下損失慘重。這一方面,不僅給了女真族士兵極大的心理打擊,同時也極大的增強了宋軍的作戰能力。

雙方交戰,有時候千萬不可小覷信心的影響力,不然也不會有什麼“擒賊先擒王”,之類的說法了!

當然這一切勝利,也離不開岳家軍當時嚴明的軍紀,也正是因為如此,岳家軍當時的執行力也是超強。嚴明的紀律,統一的指揮,明確的行動,也確實給了鐵浮屠,最後的致命一擊,當然這一切勝利也都離不開岳飛的英明決策!


大國布衣


鐵浮屠,其實是金國仿效西夏鐵鷂子而建立起的一支擁有五千人規模的重裝騎兵。

西夏鐵鷂子共三千人,本是党項皇族的宿衛部隊,後被李元昊作為衝鋒陷陣的先頭部隊使用,曾在好水川,三川口,定川寨等戰役中衝鋒陷陣擊敗宋軍,成為北宋軍隊的噩夢。

不論是西夏鐵鷂子也好,還是金國的鐵浮屠,重裝騎兵都是傳統步兵的噩夢,身披重甲的戰馬,猶如現代戰爭中的坦克,一時間竟讓宋軍束手無策。

看過《隋唐英雄傳》的朋友應該有印象,忘了唐軍的對手是誰了,反正也是重裝騎兵,其實唐軍的應對策略,與岳飛當年的策略相差無二,那就是攻擊戰馬防護最弱的四隻腳。


郾城之戰之戰中,面對金軍鐵浮屠的進攻,岳飛遣背嵬親軍和遊奕軍馬軍迎戰,並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敵兵,下砍馬足,殺傷大量金兵,使其重騎兵不能發揮所長。
最終完顏兀朮自以為榮的鐵浮圖也損失慘重,損失數量據記載十有八九都死於岳家軍砍刀之下!

而西夏戰功赫赫的鐵鷂子,在後來蒙古人滅亡西夏的戰爭中,由於整體實力的差距,導致鐵鷂子在和成吉思汗最精銳的宿衛部隊——怯薛軍對戰的時候。

也敗下陣來。


喜歡的朋友請多多點贊評論,期待您的關注與支持,十分感謝!


Mr種茶家


宋朝,一個一直被視為中國歷史是最為積弱的朝代,曾遭西夏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輪番吊打,而且對手是一個比一個狠,但卻能歷經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那麼宋朝憑的是什麼?

鐵浮屠又稱為鐵浮圖,是女真人重裝騎兵的別稱,金兀朮手中的王牌。

鐵浮屠是一種經過冷鍛技術打造的重型盔甲,因為鐵浮屠能夠刀槍不入(類似於三國時期南王孟獲的藤甲軍),與柺子馬一起隨同金兀朮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據《金虜圖經》中的記載,金軍"專尚騎",騎兵是早期金國唯一的正規軍,而有資格穿戴鐵浮屠重鎧的女真騎兵,都是金軍中最精銳的軍隊,因此,"鐵浮屠"與"柺子馬",就成了金兀朮手中的王牌。

與"柺子馬"兩翼包抄的戰術不同,"鐵浮屠"的戰術就是正面攻擊,除了作為重裝騎兵作戰之外,它還可以在不利於重裝騎兵作戰的區域,下馬作為重裝步兵投入戰場作戰。

"鐵浮屠"重裝騎兵下馬攻城的戰例,最早見於《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十四所載的仙人關之戰,此戰金軍"人被兩鎧,鐵鉤相連,魚貫而上",而《三朝北盟會編》記載的順昌之戰中,金軍"三人為伍,以皮索相連",這些都說明了"鐵浮屠"經常在攻城時舍馬步戰。

鐵浮屠參加了金兀朮所有指揮的重大戰役:

1127年,金兀朮率領五千柺子馬和一千鐵浮屠向中原進軍。

1128年,金兀朮的帶領鐵浮屠和柺子馬,攻陷了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

1129年,金兀朮帶領鐵浮屠和柺子馬第三次南下,直逼長江天險。

1130年,金兀朮帶領鐵浮屠在黃天蕩,被韓世忠擊敗。

1131年,金兀朮再次南下,結果被岳飛擊敗。

1132年,金兀朮帶領鐵浮屠與岳飛大戰於南霸橋,遭受重創。

1133年,金兀朮帶領鐵浮屠聯合偽齊大舉南下中原,被岳家軍打的而損傷過半。

1134年,金兀朮帶領鐵浮屠企圖攻下川陝,但在仙人關之戰中被吳階兄弟擊敗。

1135年,岳家軍首次北伐,途中遭遇金兀朮指揮的鐵浮屠,金軍大敗。

1136年,岳飛再次北伐,途中再次遭遇鐵浮屠,鐵浮屠損傷過半。

1137年,金兀朮再次企圖攻入川陝,但又吳階擊敗。

1138年,金兀朮帶領鐵浮屠大敗宋朝在山西的軍隊並佔領了山西。

1139年,金兀朮帶領鐵浮屠再次南下中原,依然被岳家軍擊敗。

1140年,金兀朮勢如破竹地殺到了順昌城下,此戰鐵浮屠與柺子馬損失過半,退兵途中又遭遇岳家軍的攔截,鐵浮屠全軍覆沒。

從以上戰例中不難看出,曾經推翻大遼和滅掉北宋的鐵浮屠,在面對南宋軍隊時並無多大的優勢,因為南宋軍隊祭出了鐵浮屠的剋星——神臂弓和長刀、大斧等打擊性鈍器。

南宋紹興四年的仙人關之戰,被譽為是南宋十三處戰功之一。

紹興三年(1133年)冬,金兀朮率領鐵浮屠、柺子馬攻佔了川陝重鎮和尚原,南宋川陝宣撫司都統制吳玠率主力退守仙人關,控扼了入蜀隘口。紹興四年(1134年)二月,金兀朮與陝西經略使撒離喝集結步騎10餘萬金軍,準備破關入蜀,從背後迂迴包圍南宋,因為正面岳家軍這關確實是過不去。

金軍自仙人關以北鐵山鑿崖開道進至仙人關下,紮營40餘座與宋軍對壘。

金軍立炮數十座攻擊仙人關及殺金坪,吳玠命將士以巨弓、炮石迎戰,金兵死傷無數。金兀朮見久攻不下仙人關及殺金坪,便將全軍分為兩陣,鐵浮屠人披兩鎧,鐵鉤相連,魚貫而上的攻擊仙人關、殺金坪。宋軍則依託險隘堅壘,以神臂弓輪番發射,然後持長刀、大斧等打擊性鈍器,將金軍殺得屍橫遍野,此後,金軍隔渭水與宋軍對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未敢攻蜀。

“神臂弓”又被稱為神臂弩,是南宋軍隊弓弩手的制式兵器。

從《宋史兵志》中的記載中可以得知:神臂弓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其射程遠達二百四十多米,號稱其他器械都及不上。神臂弓擁有如此巨大的衝擊力,無疑成為了鐵浮屠的剋星,而南宋軍隊的長刀、大斧等打擊性鈍器,同樣給鐵浮屠巨大的殺傷,例如岳飛之子岳雲憑著手中的一對錘槍,在金軍陣中如入無人之境,最終獲得了“贏官人”的稱號。

而作為金軍主帥的金兀朮,除了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外,還在其《遺行府四帥書》中曰:"吾昔南征,目見宋用軍器,大妙者不過神臂弓,次者重斧,外無所畏。"


王銘葦


鐵浮屠與柺子馬是金兵縱橫天下的利器,鐵浮屠是重裝騎兵,柺子馬是一種騎兵編隊,具體戰術是這樣的:以三騎為一組,三匹馬貫以長索,人馬都全副武裝,有重型盔甲防護,在戰鬥時,三馬同時並進,衝擊力更大,協同作戰,由於三騎捆綁,避免戰鬥時有逃兵出現。

在郾城之戰中,岳飛以步兵大敗金國重裝騎兵,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第一,在岳飛之前,劉琦曾大敗金兵鐵浮屠,積累寶貴的經驗

在郾城之戰前的順昌之戰中,南宋名將劉琦就曾大敗金兵鐵浮屠。劉琦的戰法是這樣的:在戰鬥中,以長槍挑去金騎之鐵盔,以大斧斷其臂。不過,在順昌之戰中,金兵之所以失利,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劉琦事先在穎水的岸邊水草地以及河上流撒毒藥。當時正是夏季,天氣炎熱,金兵人馬俱渴,爭先飲水,結果大量士兵與戰馬中毒,實力已是大打折扣了。不管怎麼說,劉琦大破金國的重裝騎兵,為南宋將士打敗金兵精銳樹立了榜樣,也提供了經驗。

第二,岳飛的戰法與劉琦不同,更多倚賴軍隊的紀律與勇氣

在郾城之戰中,岳飛採取的戰法與劉錡有所不同,他用步兵對付鐵浮屠與柺子馬。以步兵對付重裝騎兵,本來是相當吃虧的,若沒有嚴格紀律約束,在騎兵的衝擊下很容易潰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在岳飛嚴格治軍下,這乃是一支鐵軍。

岳飛命令步兵執麻札刀入陣,不許仰視,只顧砍柺子馬中最薄弱之處:馬足。為什麼用這種戰術呢?因為只要只要砍倒其中一匹馬,另外兩匹馬便無法前進了。這種戰術看似簡單,卻需要士兵以莫大的勇氣與犧牲精神去完成。換作其他的軍隊,要用這種戰術擊破敵人的重裝騎兵,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對於岳家軍來說,能夠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因為鐵的紀律打造出一支鐵的軍隊。最後,岳家軍創造戰場的奇蹟,在廣大愛國將士在犧牲精神面前,金軍大敗。

第三,兀朮的看家武器幾乎被廢了

郾城一戰,兀朮的看家武器幾乎被廢了,戰無不勝的鐵浮屠柺子馬遭到重創。兀朮不禁大慟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在丟掉看家武器後,金軍無法抵擋岳家軍的攻勢,岳飛直追十五里,兀朮狼狽而逃。

此役之勝利,震動中原,金兵中的漢將紛紛反正,光復中原的夢想,只差一步了。“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岳飛壯懷激烈對諸將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公痛飲耳。”

郾城大捷後,岳飛進軍至朱仙鎮,距離東京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大宋舊都已在望。此時金兵已經很難阻止岳飛收復開封,只是誰也沒有想到,最後居然是南宋皇帝幫了兀朮大忙,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此後,收復中原就成為無法實現的夢想了。


君山話史


岳家軍鼎盛時期約有十萬人,分為十二軍,背嵬軍便是其中最為精銳的一部。有騎兵八千和步兵數千。這也顯示出中原騎兵部隊的特徵,儘管說騎兵,同樣注重步騎結合、協同作戰的戰術。

▲宋代騎兵想象圖

▲宋代馬鎧

由於背嵬軍是岳飛的親軍,故統領是岳飛的兒子岳雲。《雲麓漫鈔》記載:“韓、嶽兵尤精,常時于軍中角其勇健者,別置親隨軍,謂之背嵬,一入背嵬,諸軍統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

何謂“背嵬”呢?據說是韓世忠首創,後來被岳飛借鑑。“燕北人呼酒瓶為峞,大將之酒瓶,必令親信人負之。韓兵用以名軍。峞即罍,北人語訛故云,韓軍誤用字耳。”看來,背嵬,的確是在背上揹負什麼,也許其形象和後世日本武士“母衣眾”騎兵有幾分相似。

背嵬騎兵主要裝備有長、短刀,約十支短弩 ,二十支硬弓弓箭。頭戴扎著重圍頓項的鐵盔,身穿鐵葉與皮革製作的重甲,也是非常近似“鐵浮屠”。

▲南宋武士的裝備

背嵬軍戰術多變,基層戰鬥力強,可以分成多個獨立的戰鬥小組,緊密配合。與敵人作戰,戰鬥中背嵬軍距離敵人一百餘步時由七八人開弓放箭,另外七八人用短弩射馬,殺傷敵人一部分人馬挫傷其銳氣。然後長刀對劈,迅速衝鋒,集結整隊再衝鋒,如此幾番下來,不僅大量殺傷敵兵,還可以相機一舉擊潰敵軍(如果是弱敵,是經不起這樣的戰術的) 。

▲宋代騎兵長矛

憑藉著這支強悍的部隊,岳飛百戰百勝。 這一萬來人的背嵬軍把“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神話一次又一次的打破。郾城一戰,背嵬軍先以步兵大破金軍精銳“柺子馬”,再以精銳騎兵猛衝敵陣,終於大敗兀朮的精騎一萬五千人。

岳飛的奏摺稱:“殺死賊兵滿野”。 兀朮集結三萬騎兵再攻穎昌,岳雲以背嵬軍騎兵八百挺前決戰,直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大部隊隨後跟進,“殺兀朮婿夏金吾、副統軍粘罕索孛堇,兀朮遁去”。

在朱仙鎮,500背嵬精兵大破十餘萬金軍。怪乎袁甫在《蒙齋集》贊背嵬軍道:“背嵬軍馬戰無儔,壓盡當年幾列候,先輩有聞多散佚,後生誰識發潛幽”。

十年對金作戰中,岳飛的軍隊以犧牲一萬五千人,傷殘兩萬人的代價,殺死戰鬥力強悍的金兵約十五萬人,殺傷至少五萬人。使嬌縱已久的金人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慨。


中華冷兵器


岳飛擊敗鐵浮圖發生在岳飛第四次北伐時期。也是岳飛生命中的最後一次北伐。具體是在第一次郾城之戰。

北伐形勢

當時,岳飛駐紮在郾城,前軍統制張憲收復了潁昌, 左軍統制牛皋、部將徐慶隨後和張憲會師,繼而收復了陳州。中軍統制王貴收復了鄭州和西京河南府(洛陽)。韓世忠部將王勝收復了海州(江蘇東海縣東),張俊部將王德收復亳州。岳飛部將李寶、孫彥、梁興、董榮等在太行山區和河北、河東等組織忠義民兵起義抗金,北方州縣義軍紛紛揭竿響應,民間義軍在黃河北岸迅速壯大,四處出擊,北伐形勢一片大好!

張俊撤退

可就在這時候,岳飛側後方的陣地突然空了,駐紮在側後方的張俊、王德連個招呼都沒打,就莫名其妙的撤了。岳飛對此毫不知情,他的部隊在張憲、王貴等將領的率領下,繼續大踏步向北縱深挺進,一步步的離他的駐地越來越遠,而他身邊的士兵也越來越少,最後連最精銳的親兵背嵬軍也派給了張憲部。

按理來說,他的正北方有張憲、王貴兩隻部隊遮擋,側後方有張俊王德部隊駐守,東邊還有韓世忠,所以他並沒有考慮自己的安全,而是把大部分部隊撒出去收復失地。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金國四太子金兀朮,竟然比岳飛更早的知道了張俊退兵的消息,更可怕的是,在錯綜複雜的戰場上,他不僅準確的掌握了岳飛駐紮的地方,還掌握了岳飛身邊兵力薄弱的事實,於是,他以最快的速度集齊了一萬五千鐵騎,從小路越過了張憲等的先頭部隊,晝夜趕路,直撲郾城。

鐵浮屠

七月初八日,到達郾城的金軍,跟岳飛的部隊在郾城北對陣。人數上佔據絕對劣勢的岳家軍,面對的不僅僅是過萬的金兵,還要面對金軍的兩大殺手武器“鐵浮圖”、“柺子馬”, “柺子馬”是輕騎兵,臨陣時兩翼出擊,左右穿插,出沒於敵方側翼和縱深,主要特點速度快,變化多,重在出奇制勝;“鐵浮圖”是重裝騎兵,從戰馬到士兵,全都裹著重裝鐵甲,每三匹用粗鐵鏈串在一起,進退一致。這坦克般鋼鐵洪流的衝擊力,在戰場上幾乎可以碾壓一切。當這兩種騎兵配合使用,優劣互補的時候,便形成了既有速度又有力量,既能衝鋒又可碾壓的可怕力量,運用這個非常完美的攻擊體系的金人,在臨陣的時候,幾乎從來沒有敗過。

郾城之戰

《龍虎等軍捷奏》(岳飛奏):今(七)月初八日,探得有番賊酋首四太子(完顏兀朮)、龍虎(完顏突合速)、蓋天大王(完顏賽裡)、韓將軍(韓常)親領馬軍一萬五千餘騎,例各鮮明衣甲,取徑路,離郾城縣北二十餘裡。尋遣發背嵬、遊奕馬軍,自申時後,與賊戰鬥。將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與賊手拽廝劈。鏖戰數十合,殺死賊兵滿野,不計其數。至天色昏黑,方始賊兵退,那奪到馬二百餘匹,委獲大捷。

但是,這次他們遇到了剋星,因為宋軍將會用他們的血肉之軀,擋住這鋼鐵洪流。此時的岳飛派出了少量的背嵬軍和遊奕軍騎兵迎戰,這部分主要是對付柺子馬,步兵們舉著麻扎刀、大斧,迎著鋼鐵洪流般的鐵浮屠衝了上去。

金軍瞬間就興奮了,在他們眼裡,這些衝上來的步兵,瞬間就會成為馬蹄下的一堆亂泥,他們預料的沒錯,這些衝上來的宋軍確實慘死在金軍的馬蹄下了,但是,他們引以為傲的鐵浮屠,也成片的倒了下去。

原因非常簡單,當兩軍相接的時候,宋軍的步兵突然間伏低了身體,衝向了“鐵浮屠”身下大片的陰影地帶,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砍斷沒有包裹鐵甲的馬腿的機會,馬蹄斷後,正在衝鋒的“鐵浮屠”勢必倒下,串聯在一起的另兩匹也勢必一同倒下,後面的正在衝鋒的鐵浮屠之能接連不斷的倒下,無懈可擊的重裝騎兵“鐵浮屠”就這樣被擊破了。而這個結果,是宋軍士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的。

楊再興單騎陷陣

“鐵浮屠”倒下,但是戰鬥還在繼續,金兀朮這次出兵的唯一目的就是擒殺岳飛,只要達到這一點,犧牲掉這支金軍也無所謂,因此,他命令金兵沒完沒了的進行衝擊,但是他們連續衝擊了十幾個來回後卻發現,他們自己的隊伍造就亂成了一團。

《宋史·楊再興傳》:飛敗金人於郾城,兀朮怒,合龍虎大王、蓋天大王及韓常兵逼之。飛遣子云當敵,鏖戰數十合,敵不支。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

《金佗稡編》卷八《鄂王行實編年》:兀朮怒其敗,初八日,果合龍虎大王、蓋天大王及偽昭武大將軍韓常之兵,逼郾城。先臣遣臣(嶽)雲領背嵬、遊奕馬軍,直貫虜陣,謂之曰:“必勝而後返,如不用命,吾先斬汝矣!”鏖戰數十合,賊屍布野,得馬數百匹。楊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

紹興十年岳飛第四次北伐戰爭中最英勇的一幕出現了,一個宋朝將領衝進了金兵的陣中了,“鐵浮屠”也好,“柺子馬”也罷,沒什麼能夠擋住他,他縱橫金陣,反覆衝殺,哪裡人多扎哪裡。這個人就是楊再興,他單騎陷陣,在萬軍從中搜尋金軍最高統帥四太子金兀朮,可惜此時的四太子不知道躲在哪個犄角旮旯裡面,楊再興殺透金軍戰陣,都沒找到他,此戰,楊再興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全身中數十處創傷,手刃數百金兵,一萬五千名金軍精銳全部被擊潰追殺。

楊再興戰死小商河

《宋史·楊再興傳》:兀朮憤甚,併力復來,頓兵十二萬於臨潁。再興以三百騎遇敵於小商橋,驟與之戰,殺二千餘人,及萬戶撒八孛堇、千戶百人。再興戰死,後獲其屍,焚之,得箭鏃二升。

當然,這並不是結束,3天后,金兀朮先派了5000人繼續攻打郾城,以便纏住岳飛,被岳飛殺敗。又3天后,金兀朮重新集結了12萬大軍,冒雨殺向郾城,在小商橋遇到率軍巡查的楊再興部,楊再興為拖延時間,保護身後的岳飛,義無反顧的率軍殺向12萬金軍,最終陣斬金軍萬夫長1名,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200餘名,滅金兵2000餘名,所率300騎,全部戰死。

張憲復仇

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七》:兀朮頓兵十二萬於臨潁縣,楊再興與戰,死之。憲繼至,破其潰兵八千,兀朮夜遁。憲將徐慶、李山復捷於臨潁東北,破其眾六千,獲馬百匹,追奔十五里,中原大震。

而他生命爭取的時間留給了張憲,張憲在暴雨中瘋狂趕路,當天夜裡就趕到了戰場,次日凌晨便向金軍發起了進攻。

這是一次血腥的報復,岳家軍的精銳部隊岳飛的親兵背嵬軍,大部分都在張憲的手裡,他們每個人的心情都和楊再興是一樣的,都和那三百人壯烈殉國的勇士一樣,十二萬金軍在泥濘的小商河區域被徹底的擊潰,張憲銜尾追擊,追過小商河,追過潁昌縣,再追擊三十餘里才收兵回來,回來收拾戰場,尋得楊再興屍體,火化後,得鐵箭頭兩升。

至此,郾城之戰告一段落,後面就是潁昌之戰、接著就是朱仙鎮大捷,然後就是十二道金牌班師回朝,第二年便是風波亭慘案,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小雷閒話歷史


提及岳飛與岳家軍的郾城大捷,愛好歷史的朋友可能知道,此戰岳飛大破金兀朮引以為傲的精銳重騎兵——鐵浮屠。我努力結合古今中外的相關史料,還原這一驚心動魄的大戰。

岳飛百餘字的奏摺中,是還原郾城大捷的有效信息,

1.戰鬥持續時間:“今月初八日”:戰鬥發生在七月初八,按現在公曆計算是八月右;“自申時後”:申時是下午3--5點,按照一般的語法,當我們說“自12點後開始”時,意思是從12點開始而不是從13點開始,所以這句話說的應該是從下午3點開始;“至天色昏黑”:打到天黑戰鬥才結束,根據常識,在夏天華北華中地區天黑的時間在7--8點左右。結論:郾城之戰從持續時間應該在4個小時左右。

2. 金軍兵力數與兵種:郾城之戰其實是金兀朮實施的一場斬首行動。那麼這種行動,自然是要靠精銳騎兵來執行了。當時金兀朮的十萬大軍中有大量籤軍,也就是步兵,很可能沒能到達戰場。所以金軍參戰兵力是一萬五千精銳騎兵。

3.岳家軍兵力數與兵種:王曾瑜先生考證岳家軍兵力編制時,認為背嵬軍既有精銳騎兵,也有步兵。所以岳家軍參戰的戰鬥兵很可能不到萬人,是岳飛親自率領的精銳步騎兵。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加收藏,記得關注我哦!


大王喵歷史


金兀朮親自率領15000名騎兵、幾十萬步兵進攻,“不敗神話”遭岳飛大敗。他之所以能夠擊敗鐵浮屠,無外乎能把對手的弱點放大,並加以利用。瞭解對手,利用對手的弱點,可謂是克敵制勝的不二法門。

一提及鐵浮屠,大家都能想到這支隊伍擁有超強的戰鬥力和防禦力。他們基本全鎧甲武裝,並且有這麼一個特點——可做重裝步兵使用。這樣一來,他們既有極強的機動性,又能身披重甲下馬與普通步兵直接交戰。他們一同推進時,宛如重裝坦克發起集群進攻。所以鐵浮屠可謂是金軍精銳的翹楚,戰場上的常勝利器。

但總歸是一物降一物,凡事都不能完美地存在。鐵浮屠也不例外,這個兵種在下馬之後機動性有限;而在馬上時,也因“皮索相連”導致轉向不便。這些破綻和針對性的戰法,也被宋軍的一些將領所掌握,而岳飛便是其中之一。眾所周知岳飛精忠報國,岳家軍驍勇善戰,紀律嚴明。而且,岳飛還數敗金軍的“不敗神話”鐵浮屠。

▲神臂工射擊隊形

岳飛當年之所以能戰勝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訓練的背嵬軍和他們的裝備。這支隊伍由岳飛的親軍組成,個個驍勇善戰、訓練有素。背嵬軍的騎兵有8000名,步兵差不多近萬名。

這些將士們的盔甲裝扮跟鐵浮屠相近,並且武器上配備長、短刀、短弩以及弓箭。

與一般的弓兵不同,這些弓兵配備的長弓為南宋名震一時的“神臂弓”。金兀朮在數次南征之後,都感慨“大妙者不過神臂弓”。基於這樣的武器配置,岳家軍得以在戰場上分組進攻:一組人開弓射箭,掩護前進的另一組,另一組則手持短弩射擊馬匹。弓兵打擊完畢後,再交由騎兵揮動長刀迅速衝鋒。這樣的衝鋒不僅能產生大量殺傷,也在一定程度上挫傷敵人的銳氣。

也正是依仗這支裝備齊整、訓練有素的隊伍,岳飛才能數次打破鐵浮屠的不敗神話。當然,這是其一。據說鐵浮屠的鍛造技術能使鎧甲刀槍不入,這麼一來岳家軍的槍,在這種鎧甲之下也難以抗衡。儘管如此,岳飛還能多次擊敗金軍,其優勢除了訓練有素的背嵬軍,還有用上誰都料想不到的大斧,以及岳雲的“錘”。

例如史料記載並不是很完善的郾城之戰,當時的金軍遭遇劉錡沉重打擊,岳飛看情勢有利,則乘勝截擊,岳飛從後方痛擊金軍,收復了不少的州縣。看到岳家軍兵力分散的金兀朮則親自率領15000名騎兵還有數十萬步兵進攻郾城。

當時岳飛先讓其子岳雲出戰,岳雲使用的是類似錘子的兵器,又帶有鋒利的尖角的短兵器——擂鼓甕金錘。金軍完全沒辦法阻擋岳雲攻入,岳雲快速來回地衝殺,普通的騎兵完全沒有辦法對付他。金兀朮馬上讓鐵浮屠投入戰鬥。鐵浮屠用三匹馬連在一起,又身著全盔甲,又以柺子馬戰術前進迂迴側擊。這麼一來,就像是一堵攻堅能力較強的牆體在進擊。但是佈防嚴密、威懾性高之下,也掩蓋著靈活性不足的弊端。

岳雲使用擂鼓甕金錘對戰鐵浮屠,便意在用重器造成內傷,並且使其中一人失去平衡。如此以來,相連的其他人便會被一同拉倒在地。除此之外,岳飛還讓背嵬軍和遊奕軍馬中身強力壯之士手持大刀。他們被要求用大斧先砍馬腿。因為馬腿沒有任何防護,這麼一來相連的其他馬匹也會相繼倒地。之後,其他人再用槍刺傷敵人。這樣一來,金軍的鐵浮屠大敗而歸。

這場激戰下來,像堅實壁壘的鐵浮屠被岳家軍專斷馬足。此役,柺子馬和鐵浮屠相繼被岳飛破解,金軍兵敗如山倒,只好撤退。直至岳飛駐軍朱仙鎮,金軍提出議和,宋高宗才不願岳飛繼續進軍。而孤立無援的他,則被十二道金牌召回。


WarOH協虎


鐵浮屠是金國最精銳的重裝騎兵,是金兀朮賴以取勝的最得力助手。岳飛其實是用穿戴步人甲的重裝步兵打敗鐵浮屠的。

在一般人眼裡,重裝騎兵打步兵像切西瓜一樣。

其實未必,重裝步兵如果有鐵一樣的紀律和勇氣,兩翼受到安全保護,與重裝騎兵近距離搏鬥,一樣有機會打敗重裝騎兵。

劉錡的順昌大捷和岳飛的郾城大捷都是用重裝步兵打敗金兀朮的重裝騎兵的。

本人根據史料合理還原出,岳飛在郾城大捷中怎麼擊敗金兀朮的鐵浮圖的。

紹興十年(1140年)的閏六月,岳家軍收復河南大部地區,兵力分散。但岳飛也部署了一個戰略鐵三角:

王貴的中軍、董先的踏白軍、姚政遊奕軍主力,約2.5萬人,在穎昌(今許昌)。

張憲的前軍在陳州(今淮陽),約1-2萬人。

岳飛的親軍背嵬軍、遊奕軍一部,約2萬人,在郾城。

穎昌到郾城約100華里,陳州距離郾城約150華里。

金兀朮的反擊戰略

金兀朮決定趁岳家軍的兵力分散,從開封出軍,集中兵力一舉打掉岳家軍在郾城的指揮中樞。

以先鋒到郾城打探岳飛虛實,再以騎兵主力對決,最後以步兵攻城。

金兀朮的先鋒是韓常的漢人騎兵6000人。騎兵主力是女真人的鐵浮圖和輕裝騎兵柺子馬。鐵浮圖因為在2個月前在順昌受到損失,無法迅速補充兵力,大約有3000人。柺子馬大約有6000人。

金軍步兵是漢人剃頭籤軍,大都是被抓夫來的,沒有戰鬥力,人數在10萬左右,被金兀朮用來做虛張聲勢和攻城炮火的。如果這10萬金軍步兵沒有金兀朮的騎兵撐腰,估計岳雲500騎背嵬軍就可以把這十萬烏合之眾擊潰。

開封到郾城約300華里,步兵行軍要10天才能到。這些步兵最終沒趕到郾城,後被金兀朮調到穎昌。

郾城大捷具體的戰役開展

七月五號,韓常的6000騎兵先鋒到達郾城,岳飛令背嵬軍騎兵出戰。韓常打了個接觸戰,就逃走了。韓常報告金兀朮:岳飛主力背嵬軍在郾城,情報可靠。

七月丙午,就是七月五號。

宋代李植《皇宋十朝綱要》卷23載:“(紹興十年七月)飛駐兵郾城縣,丙午,金人來攻,飛出,與戰,破之。己酉,兀朮、龍虎大王復舉兵來攻,戰於縣北二十餘里,又敗之。”

七月八號,金兀朮和龍虎大王、蓋天大王、韓常共1萬5千騎兵來到郾城北20裡處佈陣。

岳飛當時有背嵬軍1.5萬人,遊奕軍一部5千人。岳飛以遊奕軍3千人守城,率遊奕軍1千輕騎兵、1千神臂弓手,並背嵬軍3千重騎兵、5千輕騎兵、5千重步兵、2千神臂弓手出城至20裡外。

到了下午3點後(申時),雙方軍隊接觸。

金兀朮先以韓常6千騎兵為右翼,6千柺子馬為左翼,衝擊岳家軍。

岳飛先令3千神臂弓手痛擊,再以楊再興的5千背嵬軍輕騎兵為左翼,對抗韓常,以岳雲的3千背嵬軍重騎兵和1千遊奕軍輕騎兵為右翼,對抗柺子馬。

雙方對抗多時,金兀朮的騎兵並不佔據優勢。金兀朮下令中路的3千鐵浮屠出馬。

岳飛令中路的5千背嵬軍重裝步人甲上陣,手持麻扎刀、提刀、大斧,左右翼騎兵保護。步人甲與鐵浮屠的大決戰。近距離的混戰,步人甲兩人一組配合,一人負責負責上三路,一人負責下三路砍馬腿。一旦砍中馬腿,金國重裝騎兵倒地就爬不起來,另一個步人甲上前一斧子結果之。

雙方大戰了一個時辰以上。戰事處於僵持狀態!

雙方均已兵困馬乏。

岳飛此時親率40親軍騎兵投入戰鬥,只見岳飛左右開弓,金兀朮的鐵浮圖紛紛落馬。岳家軍士氣大振,殺聲震天。

天色昏黑,已經到了晚上,金兀朮見敗局已定,忙下令收兵。

此戰金兀朮的鐵浮屠至少損失1千人以上,岳家軍的3千背嵬軍重騎兵損失也在1千左右。

所以後來,岳飛只能派岳雲帶背嵬軍重騎兵8百騎馳援穎昌。

下面是岳飛的郾城奏捷

武勝、定國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河南、北諸路招討使臣岳飛狀奏: 「今月初八日,探得有番賊酋首四太子、龍虎、蓋天大王、韓將軍親領馬軍一萬五千餘騎,例各鮮明衣甲,取徑路,離郾城縣北二十餘里。尋遣發背嵬、遊奕馬軍,自申時後,與賊戰鬥。將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與賊手拽廝劈。鏖戰數十合,殺死賊兵滿野,不計其數。至天色昏黑,方始賊兵退,那奪到馬二百餘匹,委獲大捷。謹錄奏聞,伏候敕旨。」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岳飛大敗鐵浮圖,靠的是嚴明的軍紀、嚴酷的訓練、特殊的武器、旺盛的士氣。

嚴明的軍紀。

沒有鐵的紀律,就沒有鐵的軍隊。歷史上那些著名的精銳之師,戚家軍、岳家軍,乃至戰無不勝的人民解放軍,無一不是具有鐵血紀律。紀律嚴明,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才能做到侵掠如火、不動如山。正如南宋大臣胡松年所說:“惟其有紀律,所以能破賊。”

嚴酷的訓練

岳飛非常注重軍隊的訓練,通過嚴格的訓練大幅提升軍隊戰鬥力。

岳家軍的訓練都是按照實戰要求去訓練,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一切從實戰出發,從難從嚴,實戰化訓練。

如騎兵訓練,『課將士注坡跳壕,皆重鎧習之。子云(岳雲)嘗習注坡,馬躓,怒而鞭之。』『王御軍重搜選,謹訓練,背嵬所向,一皆當百。如注坡、跳壕等藝,皆被重鎧,精熟安習,人望之以為神』(《金佗續編》卷23《閣學劉光祖襄陽石刻嶽鄂王事蹟之二》)。

騎著戰馬,身披重鎧,反覆練習爬坡越壕、衝鋒劈殺,以一當百、所向無敵。這樣的重裝騎兵部隊,比鐵浮圖有過之而無不及。

岳飛一生謙虛,唯獨對岳家軍士兵的戰鬥力頗為自豪:〝某之士卒真可用矣!〞

特殊的武器

鐵浮圖雖然身披鐵甲,看似堅不可摧。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鐵浮圖也有它的致命缺陷,那就是行動遲緩,不夠靈活。

為了打敗鐵浮圖,岳家軍裝備大量的秘密武器,那就是麻札刀、巨斧。郾城大戰中,正式靠著這些犀利的長刀巨斧,上砍敵頭、下砍馬腿,機動靈活,血戰肉搏,擊敗了不可一世的鐵浮圖。

武經總要中的宋代長刀

旺盛的士氣。

主將是一支軍隊的主心骨。主將英勇善戰,往往這支軍隊就英勇善戰。

郾城大戰中,面對金兵。岳飛首先派出了自己的兒子岳雲,岳飛身先士卒,率背嵬鐵軍直衝敵陣。關鍵時刻,岳飛親自出戰。極大的鼓舞了岳家軍的士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