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你知道嗎?原來“老鼠”也需要我們保護

今天是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狗日,作為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造出了豬。中國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你知道嗎?原來“老鼠”也需要我們保護

農曆鼠年的到來,也讓我們對這種人人喊打的小動物多了一些包容的心態,一提起鼠,我們總是會聯想起它的種種“惡習”。其實這指的只是狹義上的鼠,在生物分類上,廣義的鼠其實包括了哺乳動物綱齧齒目所含的所有現生的與已滅絕的種類。因此,鼠家族在動物王國中是個龐大的家族,且並非所有的鼠都“為惡”;實際上,鼠同樣是維持生物系統平衡不可或缺的一員。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你知道嗎?原來“老鼠”也需要我們保護

在老鼠大家族中,既有臭名昭著的破壞分子,也有數量眾多的珍稀瀕危種類,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易危種(VU)、瀕危種(EN),甚至極危種(CR)。例如,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松鼠科的墨西哥草原犬鼠(Cynomysmexicanus)就被列入附錄I。

草原犬鼠是一個以善於建設“城市”而著稱的類群,而且與大多數人類現代化城市“攤大餅”的發展模式不同,為了避免“鼠口”增加而產生的“大城市病”,它們懂得在合適的時候疏散“鼠口”,建設新的“城市”。只是,如此智商發達的物種也成了瀕危動物,真是難以想象。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你知道嗎?原來“老鼠”也需要我們保護

墨西哥草原犬鼠

呆萌可愛的河狸、體形壯碩的巨松鼠、練就滑翔絕技的鼯鼠和飛鼠、嗜睡貪吃的睡鼠、跳躍高手林跳鼠和稀少的蹶鼠這些齧齒類的動物都非常的珍稀,而老鼠的嫡系部隊成員——鼠科動物中,也有不少珍稀的種類。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你知道嗎?原來“老鼠”也需要我們保護

睡鼠


筆尾樹鼠(Chiropodomys gliroides),是適應樹棲生活的種類,僅分佈於廣西瑤山、海南五指山以及雲南的個別地區,是熱帶、亞熱帶地區的一種罕見鼠。尾毛稀疏,末端的毛較長,形成一個毛筆狀的尖,故而得名。四肢比較短,前後足的第一趾短並具有扁甲,能與其餘4趾相對,後足比較寬展,因此有特殊的攀爬能力,更有“手狀足老鼠”的稱謂。另外,它的後足足底裸露,有一個長而窄的肉墊,除拇趾外的4趾,下面還各有一個發達的肉墊,這樣的腳趾結構把攀緣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你知道嗎?原來“老鼠”也需要我們保護

筆尾樹鼠

小狨鼠(Hapalomys delacouri),能熟練地在樹上和竹子上攀爬。雖然它的名字上有“小”字,卻只是針對同屬其他種而言,實際上它比樹鼠和攀鼠的體形都大。它與樹鼠和攀鼠的區別還在於前足沒有扁爪、尾端僅略有毛簇等。小狨鼠也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僅分佈於廣西、海南和雲南的少數丘陵地帶的竹灌叢中,在竹子上或地面有溝坎處築巢。它尤其嗜食竹子,能消化粗糙的竹纖維。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你知道嗎?原來“老鼠”也需要我們保護

小狨鼠

瀕危的倉鼠。倉鼠科是與鼠科關係最密切的一個類群,從前被列為鼠科的一個亞科,現在是齧齒目中僅次於鼠科的第二大科。這個家族成員眾多,形態各異,還有少數種體形特化,但大多數倉鼠科成員都與“標準鼠形”近似。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你知道嗎?原來“老鼠”也需要我們保護

倉鼠中的瀕危種自然也有不少,例如僅分佈於四川I西部和甘肅南部海拔2500米左右針闊混交林緣草地中的溝牙田鼠(Proedromysbedfordi),該種也是我國特有種。溝牙田鼠的體形較普通田鼠略大,耳較小且隱於毛被中,上門齒外側具一行淺細的縱溝,以植物的綠色部分和種子為食。尤為特殊的是,成年雄鼠的陰莖骨靠近身體的一端呈燒瓶狀,另一端膨大,與其他田鼠差別很大。依據這一點以及其他形態和分子生物學方面的因素,溝牙田鼠也與田鼠屬“拜拜”了,並且“自立門戶”,成了單獨的一個屬。

為什麼要保護老鼠?

其實,老鼠作為多種食肉獸類和猛禽的主要食物,在保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人類的角度來看,齧齒動物中的大多數種類也是有益的,有些地棲齧齒動物的挖掘活動能使土壤疏鬆;有些齧齒動物嗜食蝗蟲;有些老鼠還是非常理想的實驗動物,在醫學和生物學研究方面有重要作用。

在歷史上,已有不少鼠因人類活動而滅絕,如分佈於牙買加一帶、於1880年滅絕的牙買加稻鼠(Oryzomys antillarum,也叫牙買加倉鼠),分佈於澳大利亞、於1901年滅絕的米氏彈鼠(Natomys mitchellii),20世紀初滅絕的自足澳洲林鼠(Conilurus albipes)等等。

老鼠和其他野生動物都是世界自然歷史的遺產,也是全人類的寶貴資源和共同財富。在已經滅絕和行將滅絕的物種中,有許多尚未被人類認識或研究,人類對它們的情況幾乎一無所知,它們攜帶的基因潛在價值是十分巨大的。同時,野生動物滅絕的危機也在警醒人們要保護自然環境,因為唇亡齒寒的道理再簡單不過了,一個不能適合野生動物生存的環境也許很快也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