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秦始皇、张飞留下的“活文物” 如今已成“翠云廊”

说到怀古,我们很可能想到的就是各种历史遗迹,文物现场,在中国,有一个地方,至今保留着秦始皇开辟驰道以树间距标明道宽的秦道路现场,也有着三国大将张飞栽植的茂密绿荫,这些绿荫绵延千年,至今生机勃勃,成为活着的文物。

我说的这个地方,就是蜀道最美的地方——翠云廊。

秦始皇、张飞留下的“活文物” 如今已成“翠云廊”

翠云廊

蜀道蜿蜒,总让人联想起险峻陡峭、怪石嶙峋的面貌,其实它在峥嵘之外,也有着一份雅致与柔情,走一走翠云廊,就能深有体会。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在驰道两旁种植成排的松柏,以彰显天子威仪。“道宽五十步,三丈而树”,当地人称“皇柏大道”。

秦始皇、张飞留下的“活文物” 如今已成“翠云廊”

张飞

三国时期,剑州是蜀地到中原的必经之路,相传当时阆中县太守张飞令士兵及百姓沿驿道种树,军民协力,上午栽树,下午即可在蜀道乘凉,这是翠云廊第二次大规模种树,如今翠云廊上胸径1.8米以上的古柏即是“张飞柏”。

自秦汉至近代,翠云廊皆有补植维护。当地林业部门曾做过统计,剑门蜀道共有古柏树12351株,有规律地分布在344里的驿道两旁,其中剑阁境内7886株,南江3808株,梓潼496株,昭化144株,阆中17株,主体位于剑阁境内,最精华的部分是北距剑门关14里的大柏树湾。

秦始皇、张飞留下的“活文物” 如今已成“翠云廊”

翠云廊

清康熙三年(1664年),剑州(今剑阁)知州乔钵在一首诗中写道:“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传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

从此,“翠云廊”就成了剑门这段古道的雅称。

秦始皇、张飞留下的“活文物” 如今已成“翠云廊”

苍翠欲滴

翠云廊以剑阁为中心,分为西段、北段、南段,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阆中,三条路蜿蜒三百多里。“翠云”二字,源自三条道两旁挺拔的古柏林,也就是乔钵笔下的“三百里程十万树”。

秦始皇、张飞留下的“活文物” 如今已成“翠云廊”

古柏

如今翠云廊景区是剑门蜀道的核心景区之一,也是一座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三百里翠云廊最大、最有名气的几棵树都在景区内。

漫步翠云廊,历史的气息、生态的活氧、动植物的丰富都让人流连忘返,时间仿佛在此停滞,没有了周秦汉唐…

秦始皇、张飞留下的“活文物” 如今已成“翠云廊”

根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