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秦始皇、張飛留下的“活文物” 如今已成“翠雲廊”

說到懷古,我們很可能想到的就是各種歷史遺蹟,文物現場,在中國,有一個地方,至今保留著秦始皇開闢馳道以樹間距標明道寬的秦道路現場,也有著三國大將張飛栽植的茂密綠蔭,這些綠蔭綿延千年,至今生機勃勃,成為活著的文物。

我說的這個地方,就是蜀道最美的地方——翠雲廊。

秦始皇、張飛留下的“活文物” 如今已成“翠雲廊”

翠雲廊

蜀道蜿蜒,總讓人聯想起險峻陡峭、怪石嶙峋的面貌,其實它在崢嶸之外,也有著一份雅緻與柔情,走一走翠雲廊,就能深有體會。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在馳道兩旁種植成排的松柏,以彰顯天子威儀。“道寬五十步,三丈而樹”,當地人稱“皇柏大道”。

秦始皇、張飛留下的“活文物” 如今已成“翠雲廊”

張飛

三國時期,劍州是蜀地到中原的必經之路,相傳當時閬中縣太守張飛令士兵及百姓沿驛道種樹,軍民協力,上午栽樹,下午即可在蜀道乘涼,這是翠雲廊第二次大規模種樹,如今翠雲廊上胸徑1.8米以上的古柏即是“張飛柏”。

自秦漢至近代,翠雲廊皆有補植維護。當地林業部門曾做過統計,劍門蜀道共有古柏樹12351株,有規律地分佈在344裡的驛道兩旁,其中劍閣境內7886株,南江3808株,梓潼496株,昭化144株,閬中17株,主體位於劍閣境內,最精華的部分是北距劍門關14裡的大柏樹灣。

秦始皇、張飛留下的“活文物” 如今已成“翠雲廊”

翠雲廊

清康熙三年(1664年),劍州(今劍閣)知州喬缽在一首詩中寫道:“劍門路,崎嶇凹凸石頭路。兩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萬樹。翠雲廊,蒼煙護,苔花蔭雨溼衣裳,回柯垂葉涼風度。無石不可眠,處處堪留句。龍蛇蜿蜒山纏互,傳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稱蜀道難,莫錯劍門路。·”

從此,“翠雲廊”就成了劍門這段古道的雅稱。

秦始皇、張飛留下的“活文物” 如今已成“翠雲廊”

蒼翠欲滴

翠雲廊以劍閣為中心,分為西段、北段、南段,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閬中,三條路蜿蜒三百多里。“翠雲”二字,源自三條道兩旁挺拔的古柏林,也就是喬缽筆下的“三百里程十萬樹”。

秦始皇、張飛留下的“活文物” 如今已成“翠雲廊”

古柏

如今翠雲廊景區是劍門蜀道的核心景區之一,也是一座著名的國家森林公園,三百里翠雲廊最大、最有名氣的幾棵樹都在景區內。

漫步翠雲廊,歷史的氣息、生態的活氧、動植物的豐富都讓人流連忘返,時間彷彿在此停滯,沒有了周秦漢唐…

秦始皇、張飛留下的“活文物” 如今已成“翠雲廊”

根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