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法律顧問韓臘梅:做群眾身邊的貼心人


法律顧問韓臘梅:做群眾身邊的貼心人

為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便利的法律服務,近年來,泗水縣司法局在規範運行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基礎上,著力實施“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全覆蓋網絡,打通“群眾服務最近一公里”。目前,全縣25名律師、41個法律工作者作為法律顧問全部配備到全縣596個村(社區),已構建起法律顧問、村(社區)、鎮(街)、縣局四級工作服務體系,泗水縣品譽律師事務所韓臘梅律師就是泗水縣法律服務戰線上的其中一員。

有些人認為村居法律顧問提供法律服務是形式,也有些人認為這只是一項硬性任務,但是泗水縣品譽律師事務所的韓臘梅律師不這樣認為。韓臘梅律師雖然是兩個學齡前兒童的媽媽,平時家庭事情比較多,但還是擔任起了金莊鎮15個村的法律顧問。她認為擔任法律顧問不僅是完成一項上級安排的任務,更是身為律師的一份社會責任。“百姓無小事,責任大如天,平時工作的負責才能取得老百姓的認可,也必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韓臘梅律師這樣說到。

法律顧問韓臘梅:做群眾身邊的貼心人

“幹就幹出個樣來”,這是韓臘梅律師的口頭禪,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法律顧問制度是項新事務,如何開展好法律服務工作,沒有經驗可以借鑑。韓臘梅律師秉承著“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這一信念,通過調查問卷和走訪的方式,去了解老百姓最需要哪些法律知識,最關心哪些法律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法律服務。工作開展以來,她積極主動作為,總結出了一系列的先進經驗和優秀做法,成為眾多優秀法律顧問中的典型代表,獲得了老百姓的廣泛認可。

法律顧問韓臘梅:做群眾身邊的貼心人

按照工作制度要求,法律顧問對自己包的每個村都要建立普法微信群。當韓律師跟村委商量怎麼建群比較合適的時候,村裡書記說道,韓律師,你不用管了,你就是我們自己人,我們村有自己村民的微信群,我這就把你加進去。金莊鎮黨委副書記董鵬飛書記多次表示,村裡以前法律意識淡薄,造成很多後續的矛盾糾紛甚至信訪問題,有了韓律師這樣的法律顧問,真是讓我們太放心了,韓律師有什麼需要鎮上支持的,咱們一定全力支持!

法律顧問韓臘梅:做群眾身邊的貼心人

在走訪活動中,韓律師發現金莊鎮部分村在三資清理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如以往承包合同條款不規範,有不收承包費、承包費過低、合同未履行及地塊增大等問題。韓律師將各村的問題記錄下來,對於簡易案件當場解答,複雜案件回辦公室後將問題一一梳理,通過微信等方式第一時間給村裡解答。涉及到百姓集體利益的敏感案件,積極向律師事務所主任彙報,在律所會議上集體討論,保證百姓利益不受侵害。

法律顧問韓臘梅:做群眾身邊的貼心人

在涉及某村一荒山承包的合同中,合同於1995年簽訂,承包期為三十年,每畝承包費為60元。雖然當時簽訂合同時符合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也符合當時價格標準,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但是根據“三資清理”的精神,該合同承包費數額較低損害了村集體的利益。韓律師積極與村委和承包方協商,終於達成協議,並從法律角度為該村制定了《補充協議》,該補充協議在延續原《承包合同》的基礎上將承包費提升至200元每畝,並增加如果遇到集體開發將該地塊交回等條款。該《補充協議》充分尊重了村委與該村民的真實意思,較好的維護了雙方及百姓的權益,並通過補充條款避免了以後其他問題隱患的出現。

“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明確要求:律師、法律工作者當好村民法律顧問,是履行社會責任,進行公益性法律服務的具體表現,要真正發揮自身專業技能,切實履行好“六大員”工作職責,即當好法治宣傳員、村支兩委的參謀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社情民意的信息員、法律援助的特派員、法治思維的輸送員。法律顧問制度不僅僅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同時也是一項將信訪工作、普法教育、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務等多項工作職能聯合起來實現多贏的創新工作方式。雖然法律顧問制度推廣之初遇到了很多問題和困難,但是隨著工作的開展和問題的解決,此項舉措必定成為造福百姓的福利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