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楊再興是楊家將的後人嗎?有什麼關係嗎?

戰爭史錄


楊再興是南宋名將

楊再興是一代名將,作戰英勇異常,特別英武。楊再興簡介中提道他的一個事跡,他曾經一個人隻身衝鋒陷陣去擒拿金兀朮,又成功身返。

楊再興本來是曹成的部下,岳飛派部下張憲攻打莫邪關,張憲手下的將領郭進成功攻破敵陣。岳飛的部下韓順夫看到曹成軍的部隊被擊散,於是便放鬆下來飲酒助興。

楊再興利用韓順夫放鬆警惕飲酒作樂的機會,於是重整軍隊衝入韓順夫的大營,砍掉韓順夫的一隻手臂,韓順夫因為傷勢過重而亡。

岳飛這次失敗後,於是派王經前去攻打楊再興,楊再興在和王經的戰鬥中又殺死了嶽翻。嶽翻是岳飛的弟弟,岳飛知道自己的弟弟死後非常的心痛,但是又覺得這個楊再興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在楊再興被擒拿到岳飛處的時候,岳飛看到他一臉大將風範,並沒有殺他,而是降服他歸順國家。

楊再興死於紹興十年,當時,金軍大肆攻打宋朝疆土。岳飛選派楊再興在曹州於金軍對戰,在打敗金軍後,金軍又派二十萬大軍進攻郾城。楊再興在小商橋於金軍大戰,終因寡不敵眾而亡。


楊家將是北宋著名軍事家族

“楊家將”故事發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葉就已迅速流傳於天下,講述了北宋年間楊家名將楊業、楊延昭等人保家衛國的感人故事。
戲說中,楊家名將可謂一口金刀八杆槍,令遼兵聞風喪膽,對宋朝可謂居功至偉。 怎奈奸臣當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楊家名將遭到嚴重迫害。遼國皇帝約請太宗,赴金沙灘 “雙龍會”,暗藏殺機,兵困行宮。聲聲怒吼,陣陣擊鳴,戰車交錯,刀光血影。大郎、二郎和三郎戰死、四郎和五郎失蹤,七郎被潘仁美萬箭射死。


楊再興和楊家將的關係

楊再興和楊家將的關係歷史上並沒有確切的證據可以查詢。而楊再興和楊家將之所以被聯繫起來,是因為楊再興在南宋抗金戰爭中表現得十分勇猛,讓人不由得和一門忠烈驍勇善戰的楊家將聯繫起來。

清人錢彩的古典英雄傳奇小說《說岳全傳》裡,楊再興是楊家將楊景(楊六郎)的玄孫,在九龍山落草,使一杆金槍,武藝超群。

楊再興的父親是楊畋,曾祖父是楊邦玉。楊邦玉的父親是楊文廣,楊文廣還有其他的兄弟,到這裡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就出來了。因為按照楊家將的幾代人算來,楊業和佘賽花是第一代,楊延昭就是第二代,楊宗保和穆桂英是第三代的代表人物,而第四代就是楊文廣。如此一來,楊再興和楊家將也是沾親帶故了。但是這些說法大都是常見於評書中,並沒有確切的歷史證據來支撐。


花奈


《說岳全傳》裡說山後楊再興,楊令公也是山後,楊再興小校場比武時說自己是楊家將後人,不過這是演義小說。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七-張憲楊再興牛皋傳裡沒說楊再興出身,所以是不是楊家將後代不清楚。


太宗歷史


所以從宋代開始至今,宣稱是楊家將後人的大有人在,誰都想沾一沾楊家將這個招牌的名氣,似乎只要貼上這個商標,立馬身價倍增,臉上有光了,找工作好找了,找媳婦好找了,提拔有希望了!

從沒聽說過,有哪位姓秦的,宣稱是秦檜的後人的。即便知道自己是秦檜後人,也不敢說出來,因為怕姓岳的過來找麻煩。

有哪些人宣稱是楊家將後代,又有哪些是冒牌貨呢?不妨羅列一下吧!

楊鐵心首先站出來說話了,楊鐵心是《射鵰英雄傳》裡面的人物,他拿出的最有效證明,就是他是楊再興的兒子,而楊再興是岳飛旗下的一員猛將,後來與金國作戰時不幸中箭身亡。

只是,楊志運氣不好,押送花石綱翻到了黃河裡,押送生辰綱又被梁山草寇劫了去,最後只得落草為寇,楊繼業要是泉下有知,估計得詐屍,這不肖子孫,太有損名節了,當場就會將他除名。

當今社會,有一個叫楊開華的老人,自稱是楊家將後人,他不僅有族譜為證,而且還會使楊家槍法,一條紅纓槍耍的虎虎生風,令人望而卻步。可惜的是楊開華日漸衰老,子孫們又不願意學習楊家槍法,恐怕楊開華百年之後,這一武林絕學就要失傳了!

而且,山西省代堡村和鹿蹄澗村全村村民都宣稱是楊家將後人,都有族譜為證,而且還經過楊氏專家考證。

到底誰是楊家將後人,都無史實可考了,如果能找到楊家將遺骸,再通過DNA技術提取DNA一一比對,或許能證明真偽。只是,這樣做又有什麼意義呢!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古往今來幾多愁


傳說中的楊家將,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不過故事大半是虛構,而人物也文學化了許多。一干女眷,基本都是移植;男丁之中,楊繼業是楊業的化名,楊延昭實有其人,也確是楊業之子,但沒有證據表明他是第六個兒子。

楊延昭的兒子也是北宋時邊關將領,名字叫楊文廣。沒錯,楊文廣是楊延昭的兒子。而楊宗保呢,歷史上可沒有這個人。

我懷疑“楊宗保”是古代小說中一個非常普通的名字,就像今天的“小明”之類。因為在《金瓶梅》中也有一個楊宗保——把《金瓶梅》當黃書看的朋友,大概不會記得這個人。他是孟玉樓的前小叔子,是孟玉樓第一任丈夫楊宗錫的弟弟。

書歸正傳。楊家將三代從軍,都在山西北部,鎮守邊關,主要是從事對遼的防禦工作。而這段故事,發生在北宋建立初期。

北宋建立於公元960年。到了1127年,北宋滅亡,漢族士民為了抗擊金人(是的,金朝,或者叫金國。北宋的老對手遼國,已經被金所滅。而北宋原來的盟友金國,這時成為北宋的主要對手。不過別急,再過一百多年,蒙古崛起,又會滅亡金國,比南宋的滅亡還早一點),在時代的巨瀾中湧現了許多英雄人物

岳飛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位。而題目中所說的楊再興,是岳飛的部將。他死於與金人的作戰之中,中箭無數。相傳死後金軍得到他的屍體,焚燒之後,共得到箭鏃竟有兩升之多。

到了《射鵰英雄傳》這個虛構的文學故事裡,作者安排楊嘯天(楊康之父)是楊再興的後代,時間上是大致對得上的。至於說是父子,只能是題主記錯了。因為作品中這樣說:“楊兄,你祖上楊再興是嶽爺爺麾下的名將。”並沒有提到父子。

至於楊再興和楊家將,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沒有證據表明他們有任何血緣關係。


輝哥史話


楊家將字輩是:梓玉仁思賢,繼延宗文武,天道永吉昌,國恩家興旺,祖世定乾坤,萬代顯榮華。楊家將後代自靖康之變後,翻越大巴山,去往重慶方向,貴州遵義播州房就是楊端一支。你說的再字輩,是否是四川再思房楊儉13世孫楊再思一支。


用戶5140564272280


個人覺得楊再興不是楊家將後代

我們都知道,在《說岳全傳》裡有記載說楊再興是楊家將的後代,但是在正史裡並未提及楊再興是楊家將的後代。

首先,楊再興為南宋抗金名將。原是曹成部將,後降於岳飛,成為岳飛部將,跟隨岳飛抗擊金軍,曾試圖單槍匹馬衝陣擒獲金兀朮,失敗後仍能單騎而還。紹興十年,楊再興與金人在小商橋相遇,楊再興寡不敵眾,中箭無數,奮戰而亡。

其次,楊再興鎮守莫邪關,在這裡楊再興與岳家軍打仗,殺死了岳飛的親弟弟嶽翻。後來楊再興被岳家軍張憲捉拿,岳飛因為惜才又見他忠勇可嘉,才沒有殺他,楊再興從此就追隨岳飛,成了岳家軍的一員猛將。

三是,兩人祖籍不一樣。楊再興祖籍應該是今天的河南,楊家將的祖籍是山西太原的。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應該看出楊再興不是楊家將後代。


姚文嚼字


楊再興,根本不是楊家將的後人,楊再興的父親在正史中有記載的,叫楊邦乂;是一位非常有氣節的人他是吉水縣楊家莊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任除通判建康軍提領沿江措置使司職務。楊再興雖然在演義中是楊家將的後人,其實正史中根本和楊家將是沒有關係的,但是楊再興確實是一位猛將,小商河一戰楊再興部隊殺金軍兩千多人。楊再興一人便斬殺了金軍數百人縱觀軍史,能夠有這樣戰績的人為數不多被稱之為戰神也不為過,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楊再興雖然和楊家將沒有任何關係,但是他和楊家將一樣是保衛國家的大英雄。


書硯觀世


楊再興的父親是楊邦乂。楊再興原是曹成部將,後降於岳飛,成為岳飛部將,跟隨岳飛抗擊金軍。

紹興元年,曹成擁眾十餘萬,佔據道州、賀州,楊再興為曹成部將,跟隨曹成南下,劫掠嶺南。

紹興二年,曹成派兵守衛莫邪關,岳飛派遣張憲前往攻打,張憲帳下郭進先登破關。莫邪關失守後,岳飛第五將韓順夫見曹成軍已散。

於是解除鞍馬脫掉盔甲,用所擄掠的婦女在旁助興喝酒。楊再興率領部眾趁機偷襲韓順夫營,砍掉韓順夫一條手臂,韓順夫重傷而死。

岳飛軍敗後,又派遣糧軍統制王經,前軍統制張憲去攻打楊再興,楊再興與王經等接戰,又將岳飛的弟弟嶽翻斬殺。

但楊再興最終還是被張憲擊敗,逃往廣西。 張憲引軍緊追不捨,楊再興走投無路,跳入深澗,張憲準備殺死他。楊再興讓張憲綁他去見岳飛,岳飛見到楊再興,驚奇他的相貌,卻不殺楊再興,讓他報效國家。


九耀星寬


楊再興歷史上是北宋名將一門忠烈楊家將的後裔子孫在正史上查無實據。南宋抗金名將楊再興雖不是北宋楊家將後代,但卻是一位精忠報國、作戰驍勇、抗擊金兵抵禦外敵,最終戰死沙場以身殉宋的悲壯名將,也不輸於北宋忠烈名將楊家將。


小龍女5505


我還沒有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