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2020年,创业环境展望

老王创业日记

第281篇

几周前对老罗心疼了一下,发出去的瞬间果然咔咔的掉粉,这个罗锤子还真是害人不浅

2019年马上就结束了,我决定给大家讲一个事实,很残酷,但却是真实的,那就是——你们一直喊的资本寒冬其实还在路上——接下来的几个月,会更冷!

有个段子说,2019年是过去十年来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这句话听着就让人起鸡皮疙瘩,满满的负能量

出国度假前,我随手在【污衣派】大群里发了下面这个投票,10分钟后截屏出来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2020年,创业环境展望

我对明年的判断是,真的会比今年更差!

其实,我对未来十年的预期还是乐观的,中国经济在基本面上的问题根本没那么大,现实生活的需求也不会突然就大幅缩减,实际上人们的消费欲望还在增长,中国并没有进入所谓的低欲望社会,大家担心的老龄化我觉得也还不是未来十年的重点。

而真正影响短期经济走势的,是信心!尤其是企业家信心,在我所关注的创投领域,是创业者的信心

看看上面的投票,这信心,现在,确实,不足!

要知道,能加入【投缘帮】的成员,已经是我们从每年接触到的几千上万个创业者中经过筛选后,以大约1%~2%的比例吸纳进来的。那也就是说,【投缘帮】里这些已经是百里挑一

的创业者,对即将到来的2020年信心不足的仍占了多一半,只有略多于1/3的人认为明年会好转。

这个抽样当然过于简单,但放到更大的样本空间中,我相信对2020年乐观的创业者比例只会更低。

去年,2018年,我们团队的实力要比现在还更弱一些,【投缘帮】因为一直是靠口碑传播,没有做过主动的公开推广,所以2018年的品牌影响力一定也是弱于现在的2019年。但是,我们在2018年,累计收集到的创业项目BP,将近1万份,而在马上要结束的2019年,我们也有统计,这个数字大约只有7000多——在我们团队综合能力提升之后,这个与业绩挂钩的数字比去年反而直降30%,这说明了什么?当然是创业者信心不足,出来创业的人越来越少了!

如果只是看市场上的创业者规模,其实每年确实是有潮汐效应的,在有大的风口出现时,创业者会大量涌入,跟风创业,而2019年市场上缺乏新概念的刺激,没有了风口,创业者数量的减少也是正常的。

但我们还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说到创投,这个行业其实是创与投两者一体的,创业者如果普遍活得不好,首当其冲的,就是投资人面临项目无法退出的困境,今年以来坏消息的重灾区其实已经不是创业者那边了,更多的雷,在投资人这边被踩响。

这一轮的一级市场波动周期我们可以从2014年开始看,到2015年夏天,资本市场热度达到顶峰,大多数项目的估值水平都远远高于之前和之后的数年,基本上可以认为那是一个资本热潮的最高点了——然后,从2015年8月开始,整个创投领域快速转冷,到2015年底,大家就已经有了"资本寒冬"的共识。

VC基金的"募-投-管-退"是有周期的,今天我们看到的大多数还活跃或者说仍在存续期内的VC基金,也就是所谓的风险投资机构,普遍是在2014~2017年间募集到钱的,尤其是2015年资本市场最热的时候,创业者融资很容易,VC们募资也很容易。

2016~2017年间,尽管创业者已经感受到了资本寒冬,但对于资金供给侧的VC们来说,日子还并不是那么难过,所谓的VC2.0那一拨新机构,大部分都募集了第二支甚至第三支基金,市场上并不缺钱,缺的是好案子。

到了2018~2019年,那些在2014~2015年募集到的钱,早就投完了,尴尬的事情随之而来——在2015年市场最高点投下去的筹码,都被锁在高位上,当年有的项目在天使轮融资的估值就已经高过了现在的A轮甚至B轮估值水平,所以这些项目在随后的三四年中几乎就没有再融资的可能了,除非

Downround(降估值),但这样又会大大影响上一轮投资人的利益,而且本身Downround融资也是个好说不好听的事情,没经验又好面子的创业者很少选择这样做,他们宁可慢慢等死。

绝大部分在2015年之前完成募资的早期机构,都多少遇到了一些这种情况——所投项目因为估值太高而找不到下一轮的接盘侠!

有少部分运气好或者确实很有经验的投资机构,在2014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做了些布局,所以在2015年的市场高点成功退出了一些项目,于是又可以拿着这些业绩去募资,在2016~2017年,还是有一些人募到了钱,甚至可能还不少,但是到了2018年之后,募资就突然变得非常困难了。

现在的情况是,市场上即使有2016~2017年募集的钱,到现在也有3年了,对于投早期的基金来说,这些钱也基本都投出去了,大部分机构都是从2018年开始就在募资,但至今并未完成募集,或者说,已经募集到的钱只有最初设定目标的一半甚至更少。可是也没办法,不可能无限期去一直募资,于是很多人就硬着头皮上了,能募多少是多少,先拿到钱开工吧。


所以这两年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在初创阶段的项目融资难度一直在持续增加,相应的,早期项目的死亡率也不断攀升。我观察的结果是,如果说2014~2015年间的创业项目,能渡过第一个18个月的比例有将近10%,那么到了2018~2019年,只有不足1%的初创企业可以活过第一个18个月了。

初创公司死亡率过高,反过来进一步提升了早期VC面临的行业风险,在早期投出一个有生命力的好项目的难度越来越大,于是,募集新基金的难度也就越来越高了,市场上新募集的基金越来越少,早期项目拿钱当然也越来越难了。

显然,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今年以来的VC行业募资数据在网上已经有非常多帖子在传播,有兴趣的可以拿"募资"作为关键词搜一下看看。

我这里没有什么直接数据,但是风险投资这个圈子还是挺小的,不用有人告诉我们数据,光是从直观的感受上就可以得出结论,我认为今年以来,有超过90%的人民币天使基金没有完成新基金的募集,因此这些机构接下来会淡出VC行业——自年初以来,我经常收到来自VC圈的简历,甚至有合伙人级别的简历——很多人想回大公司,或者转型去做投行FA,显然后者离交易更近,离钱更近。甚至还有一些不要命的想跑出来创业,这种我多半都会劝他们别来作死了

接下来的形势就很明朗了,2020年,市场上来自2018~2019年间募集的新钱少之又少,而2017年以前募集的钱,用一块就少一块,即使还有,也几乎不会投A轮之前的早期项目——这种钱就是两种情况:要么是美元基金,所以周期才会更长一些,但美元基金本来就很少投几百万人民币级别的早期项目,人家起步就在几百万美金的A轮之上;另一种情况是较大规模的人民币基金,周期也可能稍微长一点,募的钱体量也大些,所以可能要投个三四年才能投完,但这种投早期天使阶段的概率也不大。

反正呢,一级市场早期投资机构中已经基本上不会有比2016年更早募集的钱了,而自2016年以来,募资情况是一年不如一年。

所以,你们觉得2020年会怎样?

上面我还只是从资本市场的周期性来说,其实这一轮资本寒冬还有至少两个叠加因素在起作用,一个是中美贸易战,另一个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中美贸易战,不用我多说了,咱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不了解细节,没做过详尽分析。我只说我的理解,我认为走到现在大家应该都看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中美贸易的摩擦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未来数年甚至十年内的常态了,我觉得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新形式下的冷战而已。所以大家还是抛弃幻想,认真苦练内功就好。


对于创业者来讲,我强烈建议你放弃那些对中美关系依赖性过高的行业或领域,贸易战缓和一点点,你不要太高兴,打得厉害了,你也没什么可沮丧的,因为总还有更惨的情况在后面。

在当前这个阶段,能影响中美贸易的牌,都在美国人手里,我们能做的只有祈祷对手把牌打烂,但目前看来,2020年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除了一个美国大选,好像暂时还看不到什么其他的不确定因素。

至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这个事情对很多技术含量不高的创业项目来说,确实压力比较大,因为你一不小心就会被划到"低端产能"里面去了。

这一轮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是用技术创新来驱动产业效率的提升,进而完成产业链的重构,在这个过程中,落后的产能和过时的商业模式会被快速淘汰掉,而国内此前大多数创业项目都讲究"模式创新",技术含量普遍不高,在初创期作为起步阶段的策略,我是非常认同模式创新的,但是要考虑做大,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还是要有充分的技术含量。

这一轮的结构调整,与5G普及和消费升级与消费下沉的行业周期恰好是重合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2021年之后的几年,我倒是满怀了期待,但是在2020年,市场上暂时看不到什么太好的机会,比如5G,大家的共识就是还需要再等等看。

钱少,机会也不多,这就是即将到来的2020年,很多人熬过了前几年,却感觉越发艰难,我估计大部分人都熬不下去的。

给大家一个建议,如果真的觉得很难熬,也可以暂时停一下,等到2021年甚至2022年再看。

停车,不丢人,毕竟很多投资人也都下车了,把车停下来,总比把车开进海里去要强一些。。。。。。




2020年,创业环境展望


2020年,创业环境展望


圣诞节前的那个周末,我们在北京完成了第一期《老王创业增长营》的开营及首期活动,这个活动虽然是第一次搞,自我感觉还是挺不错的,我们带着6位身处第二个18个月的创始人玩嗨了。

这六个项目的当下估值从3000万到1亿多不等,总估值大约3亿多人民币,我们接下来准备用半年多时间,给每个项目做深度跟踪与陪跑,直到他们半年后增长到150%甚至200%的目标。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第二期《老王创业增长营》现在就可以开始报名了,目前是准备从2020年2月下旬或3月上旬开课,到2020年8月底或9月上旬结束,每位入营者大约每月5000元费用,我们给每个项目配备专人做跟踪服务,每期再邀请我的一些投资人朋友和较为成功的连续创业者来一起玩,我希望把持续增长这个事情做得不那么枯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