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这10个坏习惯 手机里的钱分分钟被转走 现在改掉还不晚

手机支付,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从购买高大上的电器汽车,到市井买菜买肉,基本上见不到现金了,都是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轻松支付。可以说,手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如果使用手机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轻则泄露信息,重则造成财产损失。所以为了手机的安全,更为了自己的隐私和财产安全,一定要改掉这10个坏习惯。

1、手机不设置屏保和密码。

很多人从来不设置屏保和密码,拿起来就用,看起来方便,但是导致谁都能看,隐私泄露,安全性非常低。建议设置一个相对较复杂的数字密码或者手势密码。对于平板手机来说,不设置密码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误碰,一旦误碰,自动拨打电话的概率非常高,你可不希望自己在跟朋友聊私密话题的时候误碰了手机,拨打给了不该听到的人吧。

这10个坏习惯 手机里的钱分分钟被转走 现在改掉还不晚

2、随意蹭网

前几年,流量还是比较贵的,很多人到了饭店、商场、超市,进门就问Wi-fi密码,随意链接各类网络,这是非常不安全的,因为你不知道这个网络是否安全,是否开放,是否存在攻击和木马,是否存在劫持。也许你说,连上就是上个网,不支付,但是,上网也会中木马哦。现在好很多了,随着大流量卡的问世,很多人出门不问wi-fi了。

3、随意扫码

二维码刚兴起那些时候,很多人觉得新鲜,见码就扫,这是非常不良的习惯。因为二维码一般就是个网址转换过来的字符串图形,你怎么知道他究竟是什么变来的,扫了以后会跳转到哪里去?等你发现,就一些都晚了。很多二维码可能是伪装的木马下载地址哦。反正不知道就别扫,不作就不会die。

4、随意点击短信里的链接

经常在短信里,告诉你今天中奖了,明天银行调整了,后天发放积分了,反正天天有这样的短信。随着手机实名制实施以后,这种短信开头都是你的名字,更加逼真了。无论如何,只要与你无关的短信,一定不要点,哪怕来短信的号码是某银行的短号也不行,现在伪基站、改号软件太容易了。伪装短信还有类似“这是我们昨天聚会的照片……”

这10个坏习惯 手机里的钱分分钟被转走 现在改掉还不晚

老张经常收到的各类短信

5、随意安装软件

苹果手机建议从App Store里下载。安卓手机建议使用应用市场下载,比如华为应用市场,软件经过检测,相对较安全,不建议从各个网站上随意下载,尤其是你不知道他是什么网站。

6、密码太简单

支付密码,和手机密码,以及银行卡密码,不建议使用同一套密码。也不建议使用连续密码,比如111111,123456,也不建议使用生日或者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等。设置一个自己常用的奇怪密码,记住就好了。对于支持字母和符号的密码,建议设置数字、字母和符号三个类型,甚至大小写也用上。

7、手机存储敏感信息

老张认识一个阿姨,以前不是智能手机的时候,把常用密码存储在通讯录里。后来有了智能机,就拍照存储,这是非常不安全的,如果手机一旦丢失或者被木马控制,信息很容易就被窃取,从而带来连锁反应。

8、手机随意处置

现在谁家里还没两三个换下来的手机啊,别整天听见门口超市手机换盆就高兴地不得了。现在,收旧手机然后破译里面的信息,已经是一条灰色产业链了。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信息隐私被泄露,那就不要贪那个便宜的盆子。宁可砸碎了扔了,也不要拿出去换所谓的盆子之类的东西。回头我们单独聊聊废旧手机的作用。

9、随意提高权限“越狱”

对于苹果来说,很多人愿意越狱。苹果之所以这么设置,就是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越狱了,安全性就大打折扣了。安卓系统的root提权,也是降低安全性的做法。也就是说,让某些软件能够获取到最高的权限,如果你对手机不了解、对软件不熟悉,或者手不是非做不可,不建议root和提权。

10、软件记住密码

跟电脑一样,让软件记住密码固然方便,但是等于没有了密码,也降低了安全系数。

如果你的手机,恰好没有设置屏保密码,又存储了安全信息,又记住了密码,一旦丢失或者中了木马,基本上就相当于把银行卡里的钱拱手送人了

为了自己的安全和隐私,特别是为了财产不受损失。建议改掉上述10个坏习惯。

关于影响手机安全的坏习惯,您还知道哪些?欢迎在下方留言,一起交流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