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黃金時代》——王小波寫的性,足夠坦蕩,不齷齪

“我睡在床上,模模糊糊的看到有一個人站在床邊,他想要殺我。於是我拼命的反抗,最後終於把這個人殺了。但是我既不覺得害怕甚至也不後悔,只是有點頭疼。因為廁所裡面還有一個被我剛剛殺死的人,他是這間房的原主人,所以我要處理兩居屍體,包括這個剛剛被我殺死的,繼我後面而來的小偷。我也是一個小偷。”

《黃金時代》——王小波寫的性,足夠坦蕩,不齷齪

這是我一口氣看完王小波的幾本小說,諸如《萬壽寺》,《革命時期的愛情》,《黃金時代》後寫的一段話,差不多就代表了我讀王小波的小說時最大的感受,就比如他寫的小說《萬壽寺》開頭寫那本不知道是誰的《暗店接》,最後書裡面的人物發現這本書其實就是他自己的一樣。網絡上面有些人說他文章的風格就是這樣,顛三倒四的,但是我就覺得這樣的風格很酷,讀他的小說時長有一種,我在看偵探片,最後謎底卻不是想的那樣的感覺,會覺得豁然開朗。當然,我不是中文專業的,對於文學我就一個業餘愛好,自己平時寫一點東西。但是不管真正的專業的學者專家怎麼去看待他,但是我就覺得我很喜歡王小波,喜歡他這種被稱作獨立文學有一種,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的風格。或者說,他的小說裡我看到的那種自由,我很佩服。

《黃金時代》——王小波寫的性,足夠坦蕩,不齷齪

王小波1952年出生於北京,先後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1980年王小波與李銀河結婚,同年發表處女作《地久天長》。1984年赴美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求學,2年後獲得碩士學位。在美留學期間,遊歷了美國各地,並利用1986年暑假遊歷了西歐諸國。1988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9月辭去教職,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且入圍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北京。

《黃金時代》——王小波寫的性,足夠坦蕩,不齷齪

王小波一共活了45年,發了雜文:《沉默的大多數》《我的精神家園》;長篇小說:《萬壽寺》《紅拂夜奔》《尋找無雙》;中篇小說:《黃金時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時期的愛情》《我的陰陽兩界》《白銀時代》《未來世界》《2015》《2010》;短篇小說:《綠毛水怪》《戰福》《變形記》《歌仙》《夜行記》《舅舅情人》《紅線盜盒》《紅拂夜奔》《這是真的》《這輩子》《貓》《我在荒島上迎接黎明》《地久天長》《立新街甲一號與崑崙奴》《南瓜豆腐》《夜裡兩點鐘》《茫茫黑夜漫遊》《櫻桃紅》《似水柔情》劇本:《東宮西宮》;未竟稿《黑鐵時代》。

《黃金時代》——王小波寫的性,足夠坦蕩,不齷齪

上面列舉的作品我大多數都沒看過,現在重點介紹一下其中的一本我看的《黃金時代》,網上大多人都說這是他的代表作。黃金時代是王小波1982年開始寫的,一共寫了十年,直到1982年才完成,有人說是輝煌之作。但是我覺的可能沒那麼久,或者說別人說的是這一本叫《黃金時代》的小說集。總之我覺得一本中篇小說沒有太大的可能寫十年這麼久。但不管怎麼說這本書都能算體現王小波小說風格的人了。他處女作《天長地久》,我讀過之後雖然覺得不錯,但是那篇短片小說,我覺得還算是老老實實的。對於《黃金時代》我會從三個方面去講:性、反抗精神、現實意義。

一.黃金時代裡面的性

《黃金時代》雖然是1992寫好的,但是出版卻遇到了很大的阻礙,最後還是一個小編輯趁總編輯外出的時候,偷偷出版的,那個冒險出版這本書的人事後還大病了場。以至於這本書出版的時候王小波就在自序裡面,他就寫道這本書的唯一可取之處就是,為了這本書的出版做出努力的人。我覺得這本書難以出版的最大原因就是王小波在裡面鋪天蓋地的性愛描寫。由此可以看出那時候跟我們現在比起來還是比較保守的。

我們中國古代開始就是那麼的談性色變,這些性的東西都關上門來才敢做,要不就把男女之間的那些事套作周公之禮。總之沒有大大方方的出來談的,還沒什麼事的。有些的,比如中國古典的四大色情作品1、《金瓶梅》2、《燈草和尚》3、《繡榻野史》4、《玉蒲團》,也都被列為禁書。但是黃金時代跟他們不一樣,以下是原文裡面的一段描寫:“陳清揚騎在我身上,一起一落,她背後的天上是白茫茫的霧氣。這時好像不那麼冷了,四下裡傳來牛鈴聲。這地方的老傣不關牛,天一亮水牛就自己跑出來。那些牛身上拴著木製的鈴襠,走起來發出悶悶的響聲。一個龐然大物驟然出現在我們身邊,耳邊的剛毛上掛著水珠。那是一條白水牛,它側過頭來,用一隻眼睛看我們。”

早先就比如《金瓶梅》把性寫成醜(比如裡面的西門慶喜歡把潘金蓮的裹腳布拆開來聞腳臭),以警世勸善為目的。要不然就是那種真正意義上的黃色小說,是為了取悅讀者,讓那些飢渴的男的拿來打飛機用的。而他筆下的性就如同生命本身,健康、乾淨,既蓬勃又恬淡,就像上面那一段話讓人讀起來很美,又像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裡面的性描寫一樣,嫌的很自然。我覺得王小波是在竭力規勸和引導著大眾對性的健康認知,這對節制原欲時期的人來講是寫實快感的還原,對現代人而言,也是—種酣暢淋漓的快感表達。我們國家從古代,甚至到現在社會目前為止,我都覺得有一種偽君子的氣質在裡面。西方你誇別人了,別人都會說謝謝。然後我們是,哪裡哪裡。在英國性博物館都是在一個國家城市最中心的位置的,但是我國目前為止好像還沒有什麼官方的性博物館。總之,我就覺得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寫的好,因為他寫的性,足夠坦蕩,不齷齪。

二、黃金時代裡面的反抗精神

黃金時代裡面對文革的反抗表現的很明顯。小說一開始說陳清揚因為大家都說她是破鞋,於是他跑去找王二,想讓王二說她不是破鞋。然後大家又都開始說她跟王二搞破鞋,後來陳清揚又下山找王二,因為傳聞她和王二在搞破鞋,她要王二給出他們清白無辜的證明。而王二倒傾向於證明自己的不無辜。後來,王二以“偉大的友誼”之名和陳清揚搞起了“破鞋”。陳情揚之所以答應跟王二搞破鞋原因,就是很簡單,既然你們都說我跟王二搞破鞋,那我就跟王二搞破鞋。這樣的事情在這篇小說裡面很多,也很普遍。王小波創造出一種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證明自己無辜,便傾向於證明自己不無辜.於是他以性愛作為對抗外部世界的最後據點,將性愛表現得既放浪形骸又純淨無邪,不但不覺羞恥,還轟轟烈烈地進行到底,對陳規陋習和政治偏見展開了極其尖銳而又飽含幽默的挑戰.一次次被鬥、捱整,他都處之坦然,樂觀為本,獲得了價值境界上的全線勝利

三、黃金時代的現實意義

他所有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按照他在雲南那一段的插隊,知青經歷寫的。包括之前的《天長地久》也是寫的他的知青經歷。因此,現代人在看《黃金時代》,就會對文化大革命那一時代人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有很深刻的瞭解。比如:民眾將倫理道德、作風品質作為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大規模聲討陳清揚時,不去探究評判的標準,只基於自身毫無證據的立場,主觀臆斷得出罪行,空降到自以為不偏不倚的目標身上,並且對於這種情況大家都以毫不自省的姿態習以為常。王小波的小說作為堅持真相的一方,讓讀者清楚瞭解到,那個時代大部分人的道德底線其實早已跌落至最低點,民眾以給別人判定空無的罪行進而顯示自己的高尚為樂。最後,王小波說過一句話“這個世界自始至終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像我這樣的人,一種是不像我這樣的人。”,面對別人批評他,在沉默的大多數里面說的,他寫的文章應該給人看了有力量,應該有力社會,但是他就想這樣寫文章。總之,我喜歡王小波,我也覺得他的小說很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