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我是醫生,也是1型糖尿病患者,說說我這50年的胰島素人生

我是醫生,也是1型糖尿病患者,說說我這50年的胰島素人生

楊寬弘醫生

記憶中,我是九、十歲的時候發的病,那時候我活潑、好動、精力旺盛,常常口乾舌燥,又愛吃甜食,成績普普通通,非常喜歡運動。

有同學告訴我,每天喝砂糖熬夜唸書,可以讓精神體力更好,我一心想考上個好中學,所以就如法炮製,結果我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一直瘦,而且動不動就抽筋,四肢麻痺好像針刺,兩隻腳老像是有螞蟻在爬,奇癢無比。那時醫學不發達,找不出原因,最後在臺北市給一位老醫師看過,才告訴媽媽說我得了1型糖尿病。


我是醫生,也是1型糖尿病患者,說說我這50年的胰島素人生

媽媽帶我去大醫院檢查,從此開始了在大醫院進進出出和注射胰島素的歲月。哥哥每天都得在凌晨四點起床幫我煮沸針筒,那時候胰島素純度不夠,我會經常過敏。

初三的時候要高中聯考,我記得當時正在住院,父母希望我能休學,但我堅持一定要去考試,或許是老天眷顧,我成功考上了建中。

在學校,我有時候會在廁所、保健室打針。幾位死黨知道我的病情,都會經常鼓勵我。那時候醫療不發達,保健室的護士阿姨根本無法協助我,也不明白我為啥要注射胰島素。


我是醫生,也是1型糖尿病患者,說說我這50年的胰島素人生

當時我的父親以為偏方可以治療糖尿病,而打胰島素就是等死的一種方法。他花了幾千塊臺幣買了一株樹苗,整天小心呵護,等它長出了葉子,就摘下樹葉熬湯,讓我喝下那碗又苦又難喝的湯。結果我全身水腫,而且無法排尿,差點把命給丟了。

那時爸爸告誡我,不要讓醫生們知道我在吃草藥。看診時醫生用心疼又生氣的口吻問我:到底吃了什麼藥,搞成這個樣子?!”我說不出口。醫生急的大叫:“問你吃什麼藥有那麼困難嗎?算了!現在救人要緊!”

母親對我的飲食非常的注意,因為她識字不多,常常紙上記載的密密麻麻的,大多都是用圖畫來表示,常常叮嚀提醒我要注意飲食。年輕時覺得母親嘮叨,現在為人父母,才知天下父母心。


我是醫生,也是1型糖尿病患者,說說我這50年的胰島素人生

後來我學了醫,還當了一家醫院的副院長,有一次下班開車回家,雨下得很大,我忽然一陣暈眩,頭昏眼花!“慘了!低血糖了!”我本能地把車停在路邊,看到一位女士提著飯盒和飲料,意識不清的我就一直指著飲料,說不出話來,臉色蒼白,冒著冷汗。那位女士一愣,忽然意識到了什麼,馬上插上吸管給我喝飲料。我連一絲力氣都沒有,模糊中,只見她又跑到隔壁買了杯飲料給我喝下!


等我緩過來想要感謝她的時候,她說:“您是有糖尿病吧?您的症狀跟我先生一模一樣!以前,只要我先生開車出門我都會提醒他帶個飲料在身邊,可是有一次,我先生開車路上發生低血糖,沒有來得及處理,車禍過世了。”那天,雨下得很大,這麼多年,我依然還記得她那悲傷而堅毅的面容。


我是醫生,也是1型糖尿病患者,說說我這50年的胰島素人生


現在,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角度來看,糖友們要學會自我規劃生活,不要一直期待別人給你安排人生之路,童年時由於糖尿病,父母不讓我往外跑,讓我感到很孤獨。而現在我要享受、珍惜生活,過自己想過的人生,讓自己每天都過得很快樂!

(本文作者楊寬弘醫生是臺灣著名的神經內科醫師,曾任高雄市凱旋醫院副院長,目前是楊寬弘診所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