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秀山,历史上,云南的“四大名山”之一,山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宋、元、明、清四朝的古建筑群,风格独特,被称为“古建筑博物馆”。上次,小编带大家游览了三元宫和普光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玉皇阁清凉台看看吧!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观光指南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玉皇阁

玉皇阁是秀山的第三组建筑群,也是滇南一带最大的道观,始建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玄真天上石坊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玉皇阁的山门是一座石牌坊,又称“一天门”,兴建于清嘉庆年间。上面有“玄真天上”四个楷书大字,意思是玄妙真理在渺茫的高天之上。

红云殿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红云殿是玉皇阁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着玉皇大帝和关圣、吕洞宾、太白星君、文昌帝君等四位重臣。被徐霞客誉为“冠于南土”的“宝珠”、“宫粉”两株古茶花也原植此处。

还鹤楼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在清代初年,通海阚氏出了两位名士——阚祯兆和阚福兆。他们是胞兄胞弟关系,战乱时,阚福兆避乱还乡,隐居在秀山。可惜他英年早逝,哥哥阚祯兆为了寄托哀思,在秀山上重修了他的住所,并命名为“还鹤楼”,希望其弟的魂魄“如鹤回还”。

还鹤楼是一楼一底正三间建筑,一楼檐下悬“即岳阳”匾,表达了这里风景优美、人杰地灵,不是岳阳楼却胜似岳阳楼之意。一楼中间的庭壁上有“动静清和”一匾,是清康熙时任云南按察使的许弘勋所题。

退思轩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在“退思轩”的廊柱上,悬挂着一副楹联:“地以文章争气势,天于樵木混英雄”。这是清代云南按察使许弘勋题赠通海书法家阚祯兆的一副名联。

寄亭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寄亭,是秀山上最小的亭子,如若拳头一般大小。此亭由通海县知事朱阳在清乾隆年间建成。亭上有一副对联:天海双明镜,乾坤一小亭。这方小小的亭子,装有很多的文笔碑联,让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流连。

逋翁亭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逋翁亭是清康熙年间通海县令魏荩臣为纪念明朝钟士昌而修建的一座方形亭子。

逋翁亭是秀山上匾联、诗文最多的一个地方,全都精妙非凡。诸如“到此飘然欲飞去”,是清乾隆年间的通海县令江宏道所题,通海县人钟岳代书,短短七字,行笔飞舞跌宕,飘若游龙。

紫薇廊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在紫薇廊中,有阚祯兆的一块名匾——“高开洞庭野”。这五个草书大字,不仅写得雄健洒脱,行云流水,而且将杞麓湖和通海坝子比喻为洞庭湖极其周围平原,生动贴切,是阚书匾额中的上品之作,已被收入《中华名匾》之中。

观光指南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清凉台

清凉台是秀山的第四组建筑群,原名清凉寺,为元代高僧铁牛所建。

清凉台由山门、宫门、鲁贤祠、桂香殿、药王殿、海云楼、蓬莱阁、千峰万壑之楼、武侯祠组成,四院联通,格局奇妙,给人一种恍入仙境、风清气正的感觉。

鲁贤祠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鲁贤祠位于清凉台西侧,建于清代咸丰九年(1859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土木工匠的祖师鲁班而建造的,是少有的祭祀我们工匠祖师爷的祠堂。

海云楼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清凉台西边的海云楼,朱德曾在此小住早在1913年至1915年之间,朱德受命到蒙自、建水一带驻防和剿匪,通海成了他征粮、练兵、休整的大后方。在这期间,秀山海云楼成了朱德思考、休息的住所。

药王殿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药王殿位于清凉台的南正殿,是为了纪念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建的。殿前悬挂有“医之六经”一匾,是周於礼所题书。

武侯祠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清凉台东侧的武侯祠,是祭祀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一座庭院。

蓬莱阁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蓬莱阁位于清凉台中心位置,背山面湖,雕栏玉砌,空间轩朗,是一个休憩品茗的好地方。这里匾联荟萃,人文灿烂,身处其中,可全身心的感受和领悟中国传统匾联、书法的魅力。

桂香殿

“古建筑博物馆”——秀山公园(二)

祭祀城隍爷。院内有一棵古老的紫薇树,门窗上有多幅木雕,窗棂是精细的木格子组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