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谈及国内外设计在创作思维上的差异,独立设计师于展弘坦言:“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决定了二者的 差别。西方设计一定是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突出自我感受和独特性。所以我在国外塑造了自己注重 原创性的这样一个特点,同时也希望将中西方二者的优势更加和谐 地联系起来。


“我们不一样”

2009年,于展弘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在深圳的工作,远赴意大利学习。可以说,在外留学所学习到的,让于展弘对珠宝设计创作有了新的启示,以及对西方教育体系新的认识。

东西方珠宝设计是各具优势的,举个简单例子,比如中国原始时期的首饰会带有浓厚的宗教性和象征性,并且会表现出强烈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而西方的文明因为最早来源于海洋文明,所以西方的首饰多用天然的色彩与材质,透露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通过更详细的对比,东西方的珠宝观有着更多不同的地方。在珠宝材质的选择上,东方人是更偏爱翡翠、玉石、玛瑙等一系列具有东方传统文化底蕴的宝石。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而西方人则注重物品的外在形象,他们喜欢闪闪发亮、耀眼的东西,所以钻石、蓝宝石、红宝石等各种彩色宝石是西方人的最爱。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还有在题材的选择上,也是不同的。东方珠宝首饰的题材大多以龙凤为主,这因为龙凤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吉祥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而西方珠宝首饰的题材则大量运用狮子、大象和人物像等题材,这因为在西方人眼中,狮子是高贵的化身,代表着胜利;大象是一种神圣的动物,象征着长寿和永恒。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不光这些,东西方珠宝在设计理念上也大有不同,东方主要注重人文这个设计理念,珠宝设计重视传神,同时追求淡雅、内敛的设计风格,强调留白这个特点。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相比西方,是设想理想王国的先行者,在设计中讲究结构处理和材质的运用,几何手法与理性的设计特点,会被充分彰显在西方的首饰风格中。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翡翠与钻,各有所爱

综上除此之外,中西方的冲突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文化这个领域,就如前面所分析到的,中国人爱翡翠,但在西方,众多珠宝首饰中他们最爱的是钻石,也因此翡翠似乎就显得有些“虎落平阳”了。

作为翡翠玻璃种之父的于展弘

在这一点绝对更有话语权,在他看来,西方人对翡翠的冷淡,一定是因为其硬度的不够。在中国古代,毋庸置疑翡翠是被视为吉祥之物,具有驱邪避凶的魔力。那么翡翠自然会被东方民族所喜爱,并且翡翠的绿色与红色象征着幸福与兴旺,人们通过佩戴翡翠类饰物,可以防身避祸,逢凶化吉,祛病延年。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而钻石一开始之所以吸引世人的目光,则主要是因为钻石的硬度十分大,并且由于钻石的原石在经过打磨后,所显现出来的无与伦比,也让全世界爱美之人感到不可思议。

在现代,钻石的火热,也有因为人类随着对这种材料的深入研究,钻石的恒久性被发现,所以诸多钻石品牌就开始打上了,钻石是一种可以流传百世宝物的宣传理念。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论珠宝创作思维的不同

最后,谈及国内外设计在创作思维上的差异。

独立设计师于展弘坦言:“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决定了二者的差别。西方设计一定是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突出自我感受和独特性。所以我在国外塑造了自己注重原创性的这样一个特点,同时也希望将中西方二者的优势更加和谐地联系起来。我个人认为,设计师无论国内外,只是在思维上有所不同,那么在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上是完全一样的。这便有了个性化,而原创也就水到渠成了。”


下期预告: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建议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反思

于展弘在一次访谈中就曾说到:“独具匠心的创作,吃苦耐劳的珠宝设计精神,让既有中西方民族文化传统的结合,又能凸显中国现代时尚风格的珠宝,如群星璀璨般,把珠宝的创新式设计提高到艺术的境界,这是我们从业者们不懈的追求和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