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為政|在太平洋島國,我一個人開使館

為政|在太平洋島國,我一個人開使館

為政|在太平洋島國,我一個人開使館
為政|在太平洋島國,我一個人開使館為政|在太平洋島國,我一個人開使館

1989年5月,我被任命為臨時代辦,赴太平洋中部的島國基里巴斯建立大使館。

這個國家共有33個小島,首都塔拉瓦所在的環礁長不過25千米,僅有一條公路。路兩旁是零星的小草房和椰子樹,樹和草房之外是一眼望不盡的太平洋。

受自然條件限制,基里巴斯無法種植任何蔬菜。當地人習慣了生吃魚蝦。我只能入鄉隨俗,吃生魚。但餐餐吃、天天吃,沒過多久,我就吃膩了。好在塔拉瓦相對繁華,每隔兩個月會有一艘來自澳大利亞的商船運來食品和生活用品。只有這時,我才有機會儲存些蔬菜和水果。

但我的冰箱太小了,塞不了多少東西。吃完這些珍貴的蔬菜和水果,我就得等一個多月才能打牙祭了。人總要想辦法嘛,我就教當地婦女做紅燒魚,等她們做好後分我一些。一次,她們說有幾棵樹的葉子可以吃,如果我想要,可以拿幾株樹苗。我趕緊挖了兩株栽在屋前。後來,我要是想吃蔬菜了就做魚湯,摘幾片嫩葉扔進湯裡解饞。還有一次,我聽說有個地方長了青苔,連忙帶著小鏟子和布袋去,把青苔剷下收好。這些青苔被洗淨晾乾後,也能成佳餚。

为政|在太平洋岛国,我一个人开使馆

時間到了1990年2月24日,那天是星期六。為儘快開展工作,我決定於2月28日舉行開館招待會。我要裝電話、掛使館館牌、準備臨時旗杆,還要打印發放請帖。收拾舉辦招待會的館舍等。但只有3個工作日了,時間非常緊迫。星期日不能對外工作,我就先辦3件事:釘館牌,打印請帖、信封,購買生活必需品。趁週末我還特意去了一趟鄰國斐濟,背來幾聽烤麩罐頭。畢竟開館嘛,讓賓客只吃生魚生蝦也過意不去。

28日下午6時,我站在大廳門口迎賓。遇到總統、副總統、議長、郡長等重要客人,我便陪到廳內,再回到門口迎賓。客人們都對我一個人開館、舉辦招待會感到新奇,特別是英國外交官,廳內外走來走去,還去廚房轉了一圈。

不過館內大廳不足40平方米,早擠滿了客人,還有不少人站到院內。我只好裡裡外外打招呼, 生怕怠慢他們。當我送走最後一位客人時,已是晚上11時多了。這時我才發現,衣服早被汗水浸透了。這天從早上6時一直忙到深夜12時,我雙腿僵直,坐都坐不下來。但還不能睡覺,必須把開館招待會的消息第一時間發出去。

幾天後,警察局來人說,在使館附近發現了一枚未爆炸的炸彈。這可把我驚出一身冷汗,我決定馬上找新館址,但7個月後才在另一座島上找到一間草房。雖然我住草房、喝雨水,卻不用擔心使館的安全了。

为政|在太平洋岛国,我一个人开使馆
为政|在太平洋岛国,我一个人开使馆

我在基里巴斯待了3年,一個人唱國歌、一個人升旗、一個人思鄉。當要結束這裡的工作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中國人特有的情感——苦戀。再苦再累,我也捨不得離開為祖國親手創建的最小外交陣地——中國駐基里巴斯大使館。

我一個人在國外開使館,的確是孤獨的。但孤獨的背後,有祖國、有人民、有黨的期望支撐,我沒有退縮。

(摘自《公務員文萃》2018年第六期)

精彩回顧

为政|在太平洋岛国,我一个人开使馆为政|在太平洋岛国,我一个人开使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