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肺癌介入治療的方法?

鄺小希


很多肺癌病人身體比較虛弱,不能耐受大手術,就可以考慮一些微創手術,比如介入治療。


1.射頻消融或者冷凍消融

癌細胞怕熱也怕冷,可以被燙死或者凍死。

這位老人年紀比較大,身體比較虛弱,左上肺癌選擇消融治療,將探針瞄準腫瘤內部,瞬間高溫,把癌細胞燙成了燒烤串兒:

這種治療方法不但創傷少,還可以暴露腫瘤抗原,喚起機體的免疫機能,殺滅殘存癌細胞。手術後的圖像像一隻肉包子,所以有些醫生也把它稱為“肉包徵”。

2.局部放療

通過經皮肺穿刺,把放射性粒子打到腫瘤內部,利用輻射殺滅癌細胞,抑制癌細胞的生長繁殖。

這位老爺子是個老菸民,右下肺鱗癌生長比較快,而且有比較嚴重的肺氣腫,手術難度很大,通過放射性粒子植入(肺鱗癌很多對放療敏感),顯示腫瘤明顯縮小,胸疼減輕,延長了壽命。有些幸運的病人,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延長三年以上壽命。

3.局部化療

少部分病人全身化療副作用大,可以通過血管介入精準選擇腫瘤血管,注射化療藥物。

4.姑息性介入手術

癌症晚期一切原則是減少病人痛苦,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延長壽命。


影像科豪大夫


肺癌的治療手段可以說是最多的,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其實肺癌還有另外一種局部治療手段,那就是介入治療。可能大家聽的比較多的是肝癌的介入治療,其實肺癌同樣可以通過介入的方式進行治療。

介入治療是在X線、CT、核磁、B超等影像設備監視和引導下,應用“非外科手術”方法進行診斷和治療疾病。簡單的說介入治療就是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所進行的一種微創性治療。如今絕大多數醫院都有專門的介入科。介入治療可以適用於很多疾病,比如心肌梗塞病人放心臟支架就是屬於介入治療。冠脈造影、腦血管造影等都屬於介入科範疇,通過微創介入的方法進行疾病的診斷。像支氣管擴張、結核或腫瘤引起的咯血,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盆腔出血,肝脾腎破裂出血等都可以通過介入的方法來栓塞局部血管止血。介入治療在惡性腫瘤治療中應用廣泛,可以針對肝癌、肺癌、胰腺癌、食道癌、腎癌、結腸癌、胃癌、婦科腫瘤、頸胸腰椎體轉移癌和骨髓瘤等進行治療。

介入治療其實是囊括了介入方式下的各種治療方法,肺癌的介入治療包含數種,包括以下幾種方式。

1.動脈導管技術 包括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及支氣管動脈化療栓塞術,通過動脈插管將有效的藥物或者栓塞劑輸送到腫瘤動脈內,使腫瘤缺血、壞死,或者通過導管向腫瘤局部輸送高濃度抗腫瘤藥物,殺死腫瘤。對中晚期無法手術的中央型肺癌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對於肺癌伴咯血的患者,支氣管動脈化療栓塞是十分有益的,一方面可以控制咯血,另一方面還可以控制原發灶進展。

2.經皮穿刺消融技術 根據消融技術的媒介不同,包括射頻消融、微波消融、氬氦刀冷凍消融。消融技術是在影像引導下直接穿刺至腫瘤,通過穿刺電極或者穿刺針釋放高熱或者低溫,即通過熱消融或者冰凍方法,使腫瘤蛋白凝固、細胞壞死或者使細胞冷凍壞死。一般來說,對於周圍型肺癌,3cm以內的病灶,如果病人不能耐受手術及立體定向放療,則可以選擇消融的方式治療。對於晚期肺癌肝轉移病灶也可以進行消融治療。

3.放射性粒子植入 通過CT的引導,醫生將放射性粒子通過粒子植入針均勻的放入腫瘤內部。每個碘125粒子就像一個小太陽,其中心附近的射線最強,可最大限度降低對正常組織的損傷。對於身體狀況差不能耐受手術或拒絕手術的各期肺癌患者,均可行放射性粒子植入進行局部治療。對於晚期肺癌失去外科手術機會的患者,也可進行放射性粒子植入姑息減瘤。


胡洋


什麼是介入治療?通俗點說,介入治療是不需要開刀暴露臟器,可以通過血管、非血管途徑進行手術治療的方法。

肺癌的介入治療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經氣管途徑。比如說:一個肺功能很差,不可耐受手術切除的早期肺癌患者,可以通過電子磁導航下引導下氣管鏡,將消融針置於病灶,並對癌病灶進行消融治療。同樣,一個兩肺多原發病灶、不可通過手術切除全部病灶的早期肺癌,可以經氣管鏡射頻消融、冷凍消融。中晚期肺癌患者,主支氣管堵塞的患者,可以通過支氣管鏡放置支架介入治療,液氮冷凍,放置支氣管支架等介入治療。



此外,肺癌的介入治療還包括經胸壁穿刺途徑。例如,靠近外周的早期肺癌病灶、寡轉移肺癌灶,可以通過CT引導下肺穿刺消融治療。通過細針穿入腫瘤病灶裡,通過消融把腫瘤損毀,使得腫瘤滅活。部分文獻報道該種治療方案甚至可以達到和手術相媲美。


肺癌血管內介入治療,是通過導管插入到肺癌病灶供血血管,把抗癌藥、栓塞劑、化療藥物注入,達到腫瘤壞死、吸收目的。但是該方案治療作用很有限,臨床應用很少,不如肝癌的灌注介入治療。


醫療科普徐醫生


癌症的介入治療其實是一個統稱,廣義的“介入治療”是指除了手術以外的所有微創治療方法,都可以稱為介入治療。

一、針對癌症本身的介入

1、對於中心型肺癌,可以選擇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的方法,在局麻下股動脈插管,X線引導下導管超選擇至腫瘤供血動脈,行血管造影,確認為腫瘤的供血動脈,然後注入藥物,這樣可以使藥物直達病灶,使腫瘤接受的藥物濃度更高,治療效果更好、副反應小。

2、對於周圍型肺癌,在患者不能耐受大手術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介入射頻消融治療,包括冷射頻和熱射頻,是在CT定位下,把探針刺入到腫瘤中心,通過局部加熱和製冷,達到消滅腫瘤的目的。

3、其它還有微創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也是在CT定位下,把放射性粒子(碘125)植入到腫瘤病灶,達到殺傷腫瘤的目的。

大咯血是肺癌重要的致死原因,對於咯血的治療,微創介入的目的是為了止血,挽救致命性出血。其原理也是股動脈插管,在X線監視下、血管造影,通過灌注栓塞劑或藥物阻塞出血血管,達到止血的目的。

總之,肺癌的介入治療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由醫生評估後選擇應用的,並非每個患者都適用。


深藍醫生


肺癌的介入治療包括血管內介入治療和非血管介入治療。

血管內介入治療主要包括經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術 (BAI) 、經肺動脈灌注化療術、經支氣管動脈肺動脈雙重動脈灌注化療術、經支氣管動脈化療栓塞術及經肺動脈化療栓塞術等5種。

  • 其中經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術是應用最早也是目前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 是基於原發性肺癌主要的支氣管動脈供血。

  • 由於經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術將化療藥物直接注入腫瘤供血動脈內, 不會對周圍組織造成不良反應, 因此其以操作簡單、局部療效好、不良反應小、可重複性好等特點逐漸廣泛應用於臨床。

  • 然而, 由於不同患者腫瘤的血供類型、組織學類型、分期及其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不同, 經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術的治療存在一定的不足, 如果患者血管分支細小、不易被發現, 在治療過程中就容易誤入其內而引起肝腎損害、神經毒性以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


非血管介入治療包括經皮穿刺介入治療和經氣管介入治療。

  • 其中經皮穿刺介入治療可分為經皮穿刺瘤內局部注藥治療 (經皮穿刺瘤體內注射無水乙醇、經皮穿刺瘤體內植入放射性核素微粒) 和經皮穿刺腫瘤內局部消融治療。

  • 經皮穿刺瘤內局部注藥治療原理都是在影像設備引導下經皮穿刺腫瘤部位並直接將藥物注射入瘤體內, 使局部腫瘤組織壞死。經皮穿刺腫瘤內局部消融治療是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原位滅活腫瘤, 使腫瘤組織壞死達到非手術切除腫瘤的效果。

  • 經支氣管介入治療可通過支氣管鏡局部注射化療藥物或經支氣管鏡高頻電燒灼、微波治療或在鏡腔內放療。

  • 非血管介入治療對於肺癌中晚期患者是一種簡便有效、痛苦小、安全性大的微創治療方法, 能夠有效改善症狀、控制患者病情。



參考文獻

[1]李慧.肺癌的治療現狀及研究新進展[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5,15(05):91-93.

[2]劉新,沈世林,王玉萍,何嶽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綜合介入治療現狀[J].中華肺部疾病雜誌(電子版),2017,10(04):486-4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