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疫情面前,我用了這個方法,終於說服我媽不再出去打牌聊天了


疫情面前,我用了這個方法,終於說服我媽不再出去打牌聊天了

文∣雲舒

父親走後,母親一直獨居。

不過她並不孤獨。一來我們離得並不太遠,幾百米的路程,讓我們隔三岔五去她那兒轉轉,及時為她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二來是老太太有自己的愛好,一天兩場門球、一次晚飯後半小時散步遛彎雷打不動。這不2020年春節剛過,她就急著和幾個球友去門球場打球打牌、聊天。

這事擱在以往我連問都不問,她怎麼高興怎麼來。可今年不一樣,疫情來了,電視、廣播天天都在宣傳不要聚眾,可她就是不聽。還說:“沒事,咱這地兒偏,病毒還沒到沒準就過去了,再說一起玩的幾個球友都熟悉,不會有事的,我在家沒事幹,悶得慌!”

我對她說:“媽,這兩天咱就不要去了,你沒看電視宣傳嗎,阻斷病毒傳染,最重要的措辭就是隔離,少出門!”

我還說:“那幾位大爺大嬸自己沒事,不代表家裡人都沒事,病毒是有潛伏期的,最少3-4天,最長14天,據我知道他們的孩子中有外地回來的,誰知道家裡都什麼情況啊?”可無論怎麼說,她依然我行我素,出門口罩也不帶。

唉,這“老小孩”比“小小孩”還難管!


疫情面前,我用了這個方法,終於說服我媽不再出去打牌聊天了


後來經過苦思冥想,我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我知道我媽最疼外孫了,於是我對她說:“媽,你去年給你外甥做的鞋墊都快爛了,要不趁著他放假回來您再給他做幾雙吧,這樣他返校的時候也能帶走。”

母親聽說讓她給她外孫做鞋墊,立馬來了精神:“行啊,我這就找廢布,糊袼褙,給他做!”

我一聽母親答應了,心中竊喜,煞有介事地說:“順便也給我做幾雙啊,我的不著急,您慢慢做,別累著!”母親笑著說:“行吧!”

接下來的幾天,母親果然不出門了,安心在家選花色、定尺寸,縫鞋墊,每天忙的不亦樂乎,還啟動了好久不用的縫紉機。

當然,在她不出門的日子裡,我會每天打電話跟她聊天,偶爾會給她送點好吃的,陪她聊會兒天。看著她老人家安心在家邊看電視、邊繡鞋墊,我也終於安心了。


疫情面前,我用了這個方法,終於說服我媽不再出去打牌聊天了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被需要感”,就是無論什麼時候都“希望我們自己是有價值的”。以往我們認為,父母退休了,年紀大了,就應該好好休息,老年人最好別折騰。

但事實上,無論年輕還是年老,只要活著我們每個人還是需要有些事情做,有勞有逸才不會感到空虛和無趣。特別是上點歲數的人,“被需要”意味著即便是年老了自己對家庭、對社會仍然是有價值的,有價值活得就有意義。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正是利用了母親的“被需要感”,給她安排了一些力所能及、又喜歡去做的事,讓她安心在家,避免了因外出打牌而感染病毒的機會,確保她安全度過疫情擴散這一特殊時期。

重大疫情面前,沒有一個人可以獨善其身。作為普通民眾,安撫好家人,保護好自己,就是對抗擊疫情最大的支持!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白衣天使們冒著生命危險在一線晝夜奮戰,挽救生命,用身體將病毒與我們隔開,我們普通人不能無動於衷,要克服困難,管好自己,管好家人,不添亂,多分憂,堅持到底,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型冠狀病毒阻擊戰!加油吧!


-END-

作者:雲舒,多平臺原創作者,心理學愛好者。執筆闖江湖,快意寫人生。稀罕我的文章,就點贊、留言或轉發吧。謝謝。

為了說服家裡的老人少出門、或不出門,大家都用了什麼妙招呢?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