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元謀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成效顯著

元謀縣自2014年被列為全國80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縣以來,先後開展了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水權水市場改革試點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示範縣的改革試點工作。經三年多運行,項目區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日益凸顯。

該縣始終以制度建設為重點,積極探索建立起水權分配、用水定額、水權交易、水價形成、節水獎勵、精準補貼、超定額累進加價、工程管護、地下水管理和績效考核等管理機制,有效破解了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問題。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願、依法登記、規範運作”的原則,在項目區成立用水戶協會3個,發展會員1369戶5934人,涉及灌溉面積4629.49畝。以政府財政為激勵和引導,建設完善灌溉設施,積極推進以終端水價制度為核心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形成灌區良性發展機制。

通過一系列水務改革舉措,取得了“四省、兩增、三提高、四促進”的明顯成效。實現了“四省”:省水、省肥、省時、省工。灌區灌溉水利用係數和肥料、農藥的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勞動力投入由原來的每畝4.5個減少到2個,過去每畝蔬菜需投入放水、施肥等管理用工20個,現在只需6個,每畝每季可減少除草用工3個;實現了“兩增”:增產、增收。項目區畝產比非項目區畝產增1200公斤,增產率達26.6%,農民實現了增收;實現了“三提高”:提高了供水保證率、農產品質量、群眾節水意識。項目區每畝用水量降到了180至240立方米,下游灌區的供水保證率達75%以上。由於供水保證率及田間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項目區種植的蔬菜及農作物產品質量也得到保證;實現了“四促進”:促進了蔬菜種植業發展、土地流轉、林果種植業發展、社會穩定。在項目的實施帶動下,全縣蔬菜種植面積和林果種植面積快速增長,建成了以高效節水模式為重點,以鮮食葡萄和金絲小棗種植為主,規模在10畝至500畝以上的林果示範園222個近3萬畝,全縣土地流轉面積近24萬畝,土地流轉金最高達5000多元/年/畝。項目區內群眾用上了“明白水、放心水”,群眾的節水意識明顯增強,因爭水灌溉農作物而引發的刑事案件、水事糾紛等明顯減少,發案率明顯下降,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孫金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