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长期尿酸不达标到底有多伤肾?尿酸降低后肾功能可以恢复吗?

长期的高尿酸超标不仅会引发痛风性关节炎,更会引起肾脏病变,很多患者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检查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于是大家都想问:这种损伤是否可逆?如何弥补这种伤害?在这里,“问上医”为您详细解答。

长期尿酸不达标到底有多伤肾?尿酸降低后肾功能可以恢复吗?


高尿酸引起肾脏病变三种类型

1. 慢性尿酸性肾病

血清中过多的尿酸会结晶沉积在肾脏组织,可导致肾脏慢性的间质性炎症,使肾脏的内部零件(肾小管、肾小球)变形、萎缩、纤维化、硬化,进而发生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般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起夜增多

肾小管通常较早受到损害,其浓缩尿液的功能减退,排出尿液的比重降低,尿量增多。

(2)泡沫尿、腰痛或下肢浮肿

到了肾小球也受到攻击时,会出现轻度蛋白尿和镜下血尿。部分病友会发觉自己尿中的泡沫增多,有些人还会感到腰部酸痛,甚至有人发现自己会出现下肢浮肿的情况。

(3)肾性高血压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患者会出现肾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最终发展到慢性肾衰竭。

2. 急性尿酸性肾病

急性尿酸性肾病多见于继发性痛风的患者。所谓继发性痛风,是指痛风患者疾病的根源并非自身的尿酸代谢异常,而是存在其他的推动因素,如肾脏病、血液病、服用某些药物、肿瘤放化疗等多种因素。导致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肾盂、输尿管等部位,造成广泛严重的尿路阻塞,一般会迅速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无尿,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3. 尿酸性肾结石

主要为尿酸在肾脏沉积形成结石,从而对肾脏造成损伤,主要表现为血尿,腰痛,排尿困难。


把尿酸降下来,肾功能就能恢复吗?

短期内体内尿酸水平急剧升高,导致急性血肌酐升高,大多数人只要治疗及时,肾功能可以恢复。

但如果是慢性的情况,表现为轻度的蛋白尿、低比重尿、尿浓缩功能下降,进而出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少部分可进展为尿毒症。

长期尿酸不达标到底有多伤肾?尿酸降低后肾功能可以恢复吗?


如何避免高尿酸超标引起的肾损伤?

1.全面筛查相关疾病

可全面筛查高尿酸血症相关心血管疾病风险并积极控制,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心力衰竭、外周动脉疾病及吸烟等。

2.避免应用可升高血尿酸的药物

包括噻嗪类和袢利尿剂、某些抗结核药、小剂量水杨酸类药物、 某些降糖药(磺酰胺类和双胍类降糖药)、含有乙醇的药物、左旋多巴、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

3. 适当碱化尿液

尿pH 6.2-6.9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排出,尿pH > 7.0易形成草酸钙及其他种类结石,因此碱化尿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尿液pH值,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常用的尿液碱化药物包括碳酸氢钠、枸橼酸及其钾钠合剂 。

4. 持续降尿酸

持续降尿酸治疗比间断服用者更能有效降低血尿酸,因此在血尿酸达标后应持续用药,以最小剂量维持,定期监测,维持稳定。




“问上医”-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

“问上医精选”-用心为您精选健康好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