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當代成年人的社交方式:越簡單,越舒服

圖片/網絡

當代成年人的社交方式:越簡單,越舒服


蔡康永說過一段話:


“如果你為了維護人際關係,累到你已經覺得我不是我了,你就應該檢討你這個人的人際關係。”


確實如此。


好像很多人都會這樣,對於一段關係,不知道該維持還是該放棄。


想繼續維持,覺得吃力。


想要放棄,又做不到乾脆。


其實,對於需要維護的人際關係,繼續保持是必要。


但對於那些可有可無的人際關係,再去維持,就純屬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因為這樣,有時候不僅膈應了別人,還委屈自己。


成年人的社交,簡單就是舒服。


當代成年人的社交方式:越簡單,越舒服

01:沉默,就是最好的拒絕


上週我找一個朋友問點事。



原以為她是太忙,忘了回覆我,或者是消息太多,沒注意到。


事情有點急,我週二又給她發了一條消息。

她依然沒有回覆。



她還是沒理我。


我很焦急,正猶豫要不要給她打電話的時候,看到她發了朋友圈。


點進去她的朋友圈,我看到了讓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週一週二週三,她連著三天都發了朋友圈。


我平時很少看朋友圈,所以就漏掉了她前兩天的動態。


有空發朋友圈,沒空回覆我消息。


為什麼?我怎麼也想不通。


雖然我們很久沒聯繫了,但一直以來我們的關係都還是不錯的。


我在她最新的一條動態下留言,讓她看消息,給我個回信。


她一天都沒回應。


我等到晚上十點,她既沒有回覆我的評論,也沒有回覆我的消息。


點開跟她的聊天頁面,我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卑微。



我跟另一個朋友說了這件事,朋友說:


“這種人就是故意的。她天天發朋友圈,卻連給你回一句話的時間都沒有。”


“這種人不刪,留著過年嗎?”


起初,我怎麼都想不通她為什麼會這樣。


後來我想,也許一直以來都是我自作多情了。


我把她當朋友,但在她心裡,我可能只是個可有可無的人。


她的視而不見,她的沉默,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代成年人的社交方式:越簡單,越舒服

02:有事就聯繫,沒事各自忙


週六我約發小去看電影。


我們有大半年沒聯繫了。


自從出去工作後,我們聯繫的時間就一天比一天少。


一年到頭,也只有年底回家時才能見上一面。


我們工作的地方距離不是很遠。


她在佛山,我在廣州。


但工作的這幾年,我們從沒約出來聚過一次。


週六那天,我試探性給她發消息,問她有沒有空。


她秒回我,問我有什麼事。


我說想去看電影。


看電影是次要的,主要是相見見她。


她像是長了一雙千里眼似的,問我是不是想她了。


我說是。


她說她也想我了。


我說:“你看,不管我們多久沒聯繫,但只要有事,坑個聲就好了。”


發小說:“那可不,咱倆的關係可不比別人。”


最後我們把時間約在週一,因為她週六週日都有事要忙。


聊完天,我翻了一眼我們的聊天記錄。


從18年12月到19年10,將近一年的時間裡,我們聊天的次數,加起來不到三十天。


而且,每次聊天,不是我找她有事,就是她找我需要幫忙。


每次有事找對方,我們都是秒回。


秒回不是因為我們時間多,閒得慌。


而是因為我們把彼此看得很重,堪比親人。


有事就聯繫,沒事各自忙。


我喜歡這種相處模式。


當代成年人的社交方式:越簡單,越舒服

03:圈子不同,不必融合


昨晚和朋友聊天時,他問我:


“你說一個人為什麼不惜藏著自己的不開心,也要讓別人快樂。”


我愣了一下,說:“也許是他覺得自己的不開心就算說出來,也沒人懂。或許根本就沒人可說吧。”


朋友說:“也許吧,但是對於有那麼一群人,在別人看來他們所有的行為都只是自作多情。”


我說是這樣的。


就像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話:


人類的悲歡,其實並不相通。


他們只是覺得你吵。


據我所知,朋友是一個極力想讓自己合群的人。


讀書的時候,為了合群,他隔三差五跟班上的同學出去聚餐。


同學做什麼,他也跟著做什麼。


工作之後,他也一如既往地想表現自己合群的一面。


同事生日,組織活動。


明明那天他自己有事要做,但為了合群,他去了同事的生日會,把自己的事拋到一邊。


他以為只要努力做到跟大家一致,別人就會喜歡他,跟他交朋友。


但事實是,從學生時代到現在,他身邊的朋友只少不多。


他一味遷就迎合別人,唯獨忘了迎合自己。


迎合別人得做好隨時被丟棄的準備。


只有迎合自己,才是最低成本的快樂。


圈子不同,就不必融合。


你擠得進去圈子,也擠不進去別人的世界。


當代成年人的社交方式:越簡單,越舒服

04


微博上有個熱門話題:


當代成年人的理想的社交方式是怎樣的?


有人說:能處就處,處不了拉倒。誰都不缺誰,誰都很酷。


也有人說:成年人最好的社交狀態,是自然

而然的契合,和乾脆果斷的放手。


還有人說:很簡單:你來我往,你不來我不往。


成年人的社交規則其實很簡單,就是舒服。


和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


怎麼個舒服法?


那種感覺就是,在你面前我不用裝,在我面前你也不必掩飾。


你無需費盡心思迎合我,我也用不著絞盡腦汁遷就你。


有一說一,自然、真實、簡單、舒服就好。


簡單是舒服的前提,舒服是簡單的表現。


最後,願我們都能做一個簡單的人,擁有舒服的人際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