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眉縣文學|三國古戰場“葫蘆峪”紀事

眉縣文學|三國古戰場“葫蘆峪”紀事

在眉縣城西四公里處渭河南岸邊,有一道南北向深谷,南北約長一公里,東西跨度在三十至五十米間,因言其形狀如葫蘆,故名“葫蘆谷”、“葫蘆峪”,近處村落因谷而名,叫做“葫蘆峪村”。村裡78歲的汶老先生,如果閒來無事,常常會在天氣晴好時節,沿著溝邊走一走,看看自己熟悉的溝壑、矗立的峭壁,遠遠瞧瞧溝底那一襲清泉細流,回味自小就溶於心中的那場1800年前的濃煙猛火、雷雲雨潑的故事,感嘆那場智慧的飽滿和機遇的突然,念念不忘。

眉縣文學|三國古戰場“葫蘆峪”紀事

如果遇到來尋訪參觀者,老人總會不厭其煩,指那些他熟悉的屯兵洞、放火洞等遺址,講那伴隨著自己一生的“三國”故事。

眉縣文學|三國古戰場“葫蘆峪”紀事

三國時,諸葛亮多次兵出祁山,以圖收復中原、光復漢室,但多因長途出兵,給養難供而收兵漢中,只能遠隔重重秦嶺扼腕憾嘆。

眉縣文學|三國古戰場“葫蘆峪”紀事

據史書《三國志》記載:建興十一年(公元223年)冬季,諸葛亮吸取前幾次無功而返的教訓,便指令“諸軍運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閣(大型儲糧倉庫)”,以備來年春季出兵關中,問鼎長安。建興十二年春二月,“亮率大眾由斜谷出。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司馬懿)對於渭南”。足智多謀的司馬懿深知諸葛亮遠道用兵,後勤給養的艱難,於是用“拖”的消耗戰術,統領四十萬大軍隔渭水與諸葛四十萬大軍相望,安營拒戰。

眉縣文學|三國古戰場“葫蘆峪”紀事

據傳,諸葛亮為向司馬懿顯示此次出戰的實力,命將軍高翔在駐地(今第五村地,有高翔城之稱)南北壘土為堆,草苫席護,偽作糧堆,迷惑司馬。這些大土堆,後人稱“曬糧冢”。據汶老先生說,那些“曬糧冢”在上世紀平整土地時,才漸平為地。

眉縣文學|三國古戰場“葫蘆峪”紀事

一次,諸葛沿渭水踏勘地理,“來到一谷,見其形如葫蘆,內可容千人。兩山又谷,可容四、五百人。背後兩山環抱,只可通一人一騎”,遂問鄉導,答到“此名上方谷,又號葫蘆峪”。諸葛心中一喜,暗暗定計,謀滅司馬。

眉縣文學|三國古戰場“葫蘆峪”紀事

於是諸葛一方面命令沿山駐軍開荒種地,開出了大片稻田;一方面大張旗鼓地整修“運糧道”,以木牛流馬運“糧”抵谷中屯儲。一派糧足兵強,勢與曹魏決一死戰的氣勢。這極大地震動了曹魏司馬部。等著蜀軍自然消耗、漸致糧缺飢疲之後捲起鋪蓋逃回漢中的司馬開始坐立不安、日夜難寢。於是急派人刺探蜀兵情況。探子回報:晾開的糧堆上鳥兒群群歡叫、啄食不停,蜀國士兵竟也熟視無睹。司馬憑著老經驗立即判斷:蜀國糧豐倉實!看來,不能只靠等了!要行動!

眉縣文學|三國古戰場“葫蘆峪”紀事

於是,司馬派大部人馬,直襲向五丈原後的諸葛大營“豁落城”,擊打蜀軍指揮中樞,以切中要害。

豁落城激戰打響,司馬見蜀軍大部向其大營聚攏,便親領兩子帶精銳直奔葫蘆峪而來。剛近谷口,就受到蜀軍大將魏延阻攔。

戰不三合,魏延敗走,退入谷中。司馬見狀,在谷口派兵入內哨探,回報說“谷內無兵,深處皆草房,疑為糧倉。”

眉縣文學|三國古戰場“葫蘆峪”紀事

司馬對大家說“這必然是存放糧食的地方!”即驅人馬盡入谷中。剛接近草房時,只聽山谷兩岸喊聲震天,火把如雨點般的飛落下來,頓時火光一片,魏兵頓時亂了陣腳。此時,谷口也已被大火封住了出路,魏兵奔逃無路:山谷兩岸箭如飛蝗而下,葫蘆谷內,慘叫一片。

眉縣文學|三國古戰場“葫蘆峪”紀事

司馬父子見此情景,手足無措,只好下馬,父子三人抱頭痛哭,嘆到“我父子三人皆死於此處矣!”正在此時,忽見狂風大作,黑雲漫空,電閃雷鳴,瞬間大雨傾盆,滿谷大火瞬時熄滅,司馬父子見狀飛身上馬,帶領殘兵殺出山谷。站在谷口東岸高處觀看戰事的的諸葛公見此狀,望著滿天烏雲,仰天長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這段故事便是不見史籍,而被《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三回精彩描述的“火燒葫蘆峪”。也不知是史實成就了故事的精彩還是精彩的故事豐富了史實的內涵。

眉縣文學|三國古戰場“葫蘆峪”紀事

聽著汶老先生精彩的故事,遠看著老人指點著的那一處處被稱作運糧道、放火洞、魏延洞,屯兵洞、觀火臺的痕跡,看著老人從石堆中隨意檢出的、據說是當年煙熏火燎的墨黑、黃色的石頭,似乎能感受到當年谷中的熱浪,耳邊彷彿響起了喊聲、殺聲,風聲、雨聲,還有司馬遠去的馬蹄聲……

歷史把許多的缺憾留給後人,也把歷史的美麗留給後人,讓人們去品味、去再認識。讓人們體味歷史的腳步、智慧和魅力。

歷史細碎的腳步,成了《三國志》中的片言隻語,卻成就了《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精彩的章節,也成就了民間的千古傳唱、代代不忘。

眉縣文學|三國古戰場“葫蘆峪”紀事

回顧歷史,正是“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諸葛也好、司馬也罷,他們的理想、執著、智慧,總在歷史前行中熠熠閃爍,成為歷史永久的記憶。

側耳聞谷有清音,那是風飄而來的歌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