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眉县文学|三国古战场“葫芦峪”纪事

眉县文学|三国古战场“葫芦峪”纪事

在眉县城西四公里处渭河南岸边,有一道南北向深谷,南北约长一公里,东西跨度在三十至五十米间,因言其形状如葫芦,故名“葫芦谷”、“葫芦峪”,近处村落因谷而名,叫做“葫芦峪村”。村里78岁的汶老先生,如果闲来无事,常常会在天气晴好时节,沿着沟边走一走,看看自己熟悉的沟壑、矗立的峭壁,远远瞧瞧沟底那一袭清泉细流,回味自小就溶于心中的那场1800年前的浓烟猛火、雷云雨泼的故事,感叹那场智慧的饱满和机遇的突然,念念不忘。

眉县文学|三国古战场“葫芦峪”纪事

如果遇到来寻访参观者,老人总会不厌其烦,指那些他熟悉的屯兵洞、放火洞等遗址,讲那伴随着自己一生的“三国”故事。

眉县文学|三国古战场“葫芦峪”纪事

三国时,诸葛亮多次兵出祁山,以图收复中原、光复汉室,但多因长途出兵,给养难供而收兵汉中,只能远隔重重秦岭扼腕憾叹。

眉县文学|三国古战场“葫芦峪”纪事

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建兴十一年(公元223年)冬季,诸葛亮吸取前几次无功而返的教训,便指令“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大型储粮仓库)”,以备来年春季出兵关中,问鼎长安。建兴十二年春二月,“亮率大众由斜谷出。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司马懿)对于渭南”。足智多谋的司马懿深知诸葛亮远道用兵,后勤给养的艰难,于是用“拖”的消耗战术,统领四十万大军隔渭水与诸葛四十万大军相望,安营拒战。

眉县文学|三国古战场“葫芦峪”纪事

据传,诸葛亮为向司马懿显示此次出战的实力,命将军高翔在驻地(今第五村地,有高翔城之称)南北垒土为堆,草苫席护,伪作粮堆,迷惑司马。这些大土堆,后人称“晒粮冢”。据汶老先生说,那些“晒粮冢”在上世纪平整土地时,才渐平为地。

眉县文学|三国古战场“葫芦峪”纪事

一次,诸葛沿渭水踏勘地理,“来到一谷,见其形如葫芦,内可容千人。两山又谷,可容四、五百人。背后两山环抱,只可通一人一骑”,遂问乡导,答到“此名上方谷,又号葫芦峪”。诸葛心中一喜,暗暗定计,谋灭司马。

眉县文学|三国古战场“葫芦峪”纪事

于是诸葛一方面命令沿山驻军开荒种地,开出了大片稻田;一方面大张旗鼓地整修“运粮道”,以木牛流马运“粮”抵谷中屯储。一派粮足兵强,势与曹魏决一死战的气势。这极大地震动了曹魏司马部。等着蜀军自然消耗、渐致粮缺饥疲之后卷起铺盖逃回汉中的司马开始坐立不安、日夜难寝。于是急派人刺探蜀兵情况。探子回报:晾开的粮堆上鸟儿群群欢叫、啄食不停,蜀国士兵竟也熟视无睹。司马凭着老经验立即判断:蜀国粮丰仓实!看来,不能只靠等了!要行动!

眉县文学|三国古战场“葫芦峪”纪事

于是,司马派大部人马,直袭向五丈原后的诸葛大营“豁落城”,击打蜀军指挥中枢,以切中要害。

豁落城激战打响,司马见蜀军大部向其大营聚拢,便亲领两子带精锐直奔葫芦峪而来。刚近谷口,就受到蜀军大将魏延阻拦。

战不三合,魏延败走,退入谷中。司马见状,在谷口派兵入内哨探,回报说“谷内无兵,深处皆草房,疑为粮仓。”

眉县文学|三国古战场“葫芦峪”纪事

司马对大家说“这必然是存放粮食的地方!”即驱人马尽入谷中。刚接近草房时,只听山谷两岸喊声震天,火把如雨点般的飞落下来,顿时火光一片,魏兵顿时乱了阵脚。此时,谷口也已被大火封住了出路,魏兵奔逃无路:山谷两岸箭如飞蝗而下,葫芦谷内,惨叫一片。

眉县文学|三国古战场“葫芦峪”纪事

司马父子见此情景,手足无措,只好下马,父子三人抱头痛哭,叹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正在此时,忽见狂风大作,黑云漫空,电闪雷鸣,瞬间大雨倾盆,满谷大火瞬时熄灭,司马父子见状飞身上马,带领残兵杀出山谷。站在谷口东岸高处观看战事的的诸葛公见此状,望着满天乌云,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段故事便是不见史籍,而被《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精彩描述的“火烧葫芦峪”。也不知是史实成就了故事的精彩还是精彩的故事丰富了史实的内涵。

眉县文学|三国古战场“葫芦峪”纪事

听着汶老先生精彩的故事,远看着老人指点着的那一处处被称作运粮道、放火洞、魏延洞,屯兵洞、观火台的痕迹,看着老人从石堆中随意检出的、据说是当年烟熏火燎的墨黑、黄色的石头,似乎能感受到当年谷中的热浪,耳边仿佛响起了喊声、杀声,风声、雨声,还有司马远去的马蹄声……

历史把许多的缺憾留给后人,也把历史的美丽留给后人,让人们去品味、去再认识。让人们体味历史的脚步、智慧和魅力。

历史细碎的脚步,成了《三国志》中的片言只语,却成就了《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的章节,也成就了民间的千古传唱、代代不忘。

眉县文学|三国古战场“葫芦峪”纪事

回顾历史,正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诸葛也好、司马也罢,他们的理想、执着、智慧,总在历史前行中熠熠闪烁,成为历史永久的记忆。

侧耳闻谷有清音,那是风飘而来的歌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