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很多人進入社會後才懂:讀書時偷的懶,要用一輩子來還。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讀書時偷的懶,要用一輩子來還。

這話不假。不過呢,我個人的理解,這種負債並不是僅僅荒廢了學習而導致的,而是偷懶讓你已經習慣了“不成功”。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在沒有生存壓力的環境下成長的機會,那就是童年。童年裡,我們除了學習成績不好會被父母責罰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壓力了。

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個人的成長效果卻不盡相同,有的人很努力,有的人得過且過,努力的人通過奮鬥,不斷的刷新自己成績的高度,習慣於鶴立雞群,建立了強者的心理優勢;相反的,不去努力的人甘於平凡,在一次次敗北中沉澱出了一套弱者的思維定式。

記得有一部動漫裡的一句臺詞很打動我,就是“沒有強者必勝,只有勝者必強”,十幾年的學習生涯帶給我們的絕對不僅僅只有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這段時間,學會了如何去學習,如何去競爭,如何去做一個強者,荒廢了這一段歲月,我覺得可能終其一生都不一定能夠彌補。



講道理的叨叨


很多人進入社會後才懂:有人說讀書時偷的懶,要用一輩子來還。你怎麼看?

我們鎮上有個年輕人,現在大概三十多歲了,當年讀書的時候是我的學生。

清楚的記得,在初中讀書的時候,天資很好,只要他認真學習一段時間,成績立馬名列前茅。

可他是個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幾代人慣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隨著他,要什麼,給什麼,想學習就學習,不想學業就算了,從不捨得管教,長期下去養成了懶惰、隨意的性格。

進入高中後,更加放肆,根本沒心思讀書,整天混跡於網吧,浪費了三年寶貴的時光,無緣踏進大學的校門。

進入社會後,無奈走上打工生涯,大事做不了,小事不願做,每年到年底都要父母拿錢給贖回來。

到了成家的年齡,父母節衣素食,還賣掉了上輩遺留的老宅,給他娶了一個媳婦,好景不長,因為好吃懶做等原因,妻子丟下一歲多的孩子,選擇了離婚。可憐的小孩和可憐的父母艱難度日。

一年、一年過去了,平常的日子很難見到,偶爾過年的時候看到他的身影,見到熟人時,總是低著頭,面無表情。

真為他可惜,好端端的一棵樹苗,怎麼就育成了一堆柴火,甚至是一叢荒草,人生還有好幾十年,真不知道他靠什麼走下去?

我是生活領域創作者@王洵785,歡迎您和我一道探討人生話題!


王洵785


贊同說法。“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一、從小學到初中、高中至大學環環相扣。小學不夠努力,上不了重點初中,初中再不努力,重點高中上不了,之後考上重點大學熱門專業的機率也會小了很多,直接影響了擇業工作以及社交人脈,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翻身逆襲的機會越來越渺茫,這時候才真正懂得和後悔,當初揮霍了多少寶貴光陰,造成了成年後的尷尬。

二、也有個別例外的逆襲。我認識一個鄰居,沒什麼文化,估計最多初中畢業,自己創業開火鍋店起早貪黑,非常能吃苦,經常三四點鐘起床去進貨,租住的房子裡只有簡單的木板,沒有床和其他傢俱。由於他能吃苦,敢於闖蕩,最後成功了,現在是一火鍋品牌的創始人,加盟商幾十家,別墅、豪車什麼都有了,他年齡至多三十幾歲。我的意思時說,你讀書的時候不努力或者毫無興趣,你可能在其他領域會取得成功,但前提是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和勞動,有時可能會更曲折艱辛。

三、如何應對成年後的挫敗感。是的,當初讀書時不肯付出,造成現在這般境地,真是悔不當初,但是已無法挽回了,青春歲月不會再來了。揹負著工作的重擔,家庭的責任,路顯得愈走愈窄,讓人幾欲絕望。但請不要放棄,不要忘掉最初的夢想,在確保穩妥、保險的前提下,不妨多多努力,為餘生再搏一把,但切不可孤注一擲,衝動莽撞,要為家人和自己留有後手,確保基本生活無虞。

祝青春已逝,人生不稱意的朋友努力終有回報,最終成功逆襲,迎來屬於自己的輝煌。




愛逍遙2019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兒。我的一個做教授的校友,他說他在讀大學的時候,學校圖書館的書借了很多。他勸我多讀書,少一點社會活動。

想一想,上學時,是人一生之中讀書的黃金時代。讀碩士研究生的時候,我想提前半年畢業,導師說:“你不要提前畢業,可以多讀半年書。”當時我沒有多想,還是堅持提前畢業了。現在,我有些後悔。其實,如果我可以多讀半年書的話,學校和學院圖書館將被我利用得更好,那該有多好!讀書不應該偷懶,尤其是大學階段,讀書條件優越,更不要偷懶。

所謂“要用一輩子來還”,可以理解為出了校門,還可以在公共圖書館用功讀書,來彌補上學時的讀書不足。區別在於:大學裡有教授指導,公共圖書館沒人指導;大學裡的專業書比較多,而公共圖書館裡大眾化的書比較多。

總之,如今是終身學習的時代,就算是在大學裡讀書很刻苦,所讀的書畢業後也不夠用。最重要的是,在大學幾年的黃金時期學會怎麼讀書、養成讀書的習慣——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慈善文化研究


"讀書時候偷得懶,需要用一輩子來還"很多時候我深有感慨。義務教育階段在農村無比貪玩,作業很少獨立完成。抄東補西濫竽充數的作業伴隨了整個童年。最嚴重的一次被老師遣送回家反思,現在想來好像所有的年少時光都是用來玩了,逗狗遛貓逮蛐蛐踩螞蟻孵鳥蛋……渾渾噩噩到高中沒考上,託關係上了高中。離家住校沒有了約束更是撒歡兒玩,到高三了才想起來學幾天吧,要不就高考了。最後成績自然不言而喻,專科畢業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到人才招聘現場人擠人原來更多的是無奈。畢業季三十七八度的高溫每天在外面跑著找工作,幾天下來中暑曬的比山芋還燙手。學校樓管天天催著趕緊搬離宿舍沒地方住,那個時候好後悔沒有好好讀書努力學習,沒有上958學校…一個人拖著行李坐在學校門口望著路上川流不息的車五味雜陳,恨自己怎麼混到了如此地步,究其根本還是自己年少太輕狂,把努力讀書當兒戲。

後來機緣巧合下,我自己開 辦了託管班。付出總歸有收穫!我的託管班算是風生水起。以往的同學都覺得是個笑話,他們覺得我上學時睡覺玩樂,數學幾十分怎麼教別人家孩子,誤人子弟!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從開始辦託管,白天置辦課桌一系列東西,晚上熬夜學習。後來每天晚上家長接走孩子後我一個人獨自學到深夜。有空便學習,得空便看書,總痛恨自己年少時為什麼偷了那麼多懶,十幾年的時光都幹嘛了?真的應了那句“讀書時偷得懶,用一輩子來還”。如今我兼職一對一老師,我所教的學生和我年少時一樣懶。能少寫一橫絕不多寫一點,每每我留英語背誦任務,總是偷懶,第二天檢查時一問三不知,結果肯定是抄,背,記反而付出了更多的時間。我總告訴學生: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成績不會陪著你說謊偷懶,現在偷得小懶第二天我會讓你還回來,以後偷得大懶恐怕一輩子都還不完。

寓言故事裡螞蟻夏末便開始準備過冬的糧食,樹上掉下來的果子費力拖回家,幾步一歇,十分地辛苦,直至糧倉堆滿過冬的食物。貪玩了整個夏天的螞蚱看到螞蟻累慘的樣子,道了一句:秋高氣爽不享受生活,爾等蠢矣!秋去冬來,寒風刺骨,雪後的早晨,螞蟻推開門看到螞蚱凍僵的身子嘆息:錯過了該勤勞的時候,現在晚了!

這個世界其實很公平,年輕時候偷得懶不僅要用一輩子來還而且是加倍的。蹉跎的歲月會讓你明白:得過且過混生活總有一天社會會把我們淘汰到塵埃裡。


白菜炒菜欣欣


高中時,也是一心想考大學!因為那樣可以脫離農門,不再像父輩那般辛苦!但高考時,還是沒有如意,落榜了!心裡安慰自己,也可以照樣活下去!後來結婚生子後,被現實的耳光抽的生疼!

結婚後還是在鄉鎮,自己帶大孩子,在當地電信做了代理商!孩子上初中,成績還不錯!因為不想耽誤他,費勁全力讓他上了市裡的民辦學校!學費高不說,因為離家遠,孩子但凡有個傷風感冒的,還要跑來跑去,費時費力費錢!市區的孩子每個週末休息,我們的孩子眼巴巴的等半個月回一次家!孩子成績好,如果要考上好的大學,找一份好的工作,大概也能在市區買房安家!

而我考上大學的同學,在武漢教書,找了當地的才俊結婚生子!有房有車,孩子在當地的對口學校,玩的,見過的世面,都比我們家強很多!而且不用吹灰之力,孩子將來的房車,大概也不用孩子操心!

同學在單位,只要上班,就有公積金,房貸不用擔心,社保不用擔心!而我們,現在上班掙一塊算一塊,要掙錢買房,交社保!同學工作時間長,資格越老越吃香!隨便跳個槽,把領導會嚇死!我們屬於個體,要苦心經營,還怕同行嫉妒,處心積慮害人!為了養活孩子,甚至不敢換工作!幾年下來,40歲不到,頭髮都熬白了許多!

想想當時要是狠狠勁,吃點學習的苦,哪位輪到現在吃這生活的苦!


丁家三小姐


這句話很正確,我以前讀書時也喜歡貪玩,現在想想,並非自己學不會學不懂,只是真的沒有用心下功夫好好學。記得初中有個數學老師很嚴厲,然後我因為害怕她,數學成績就蹭蹭往上升。每個人都是有惰性的,只是有的人自制力比較好,我就是自制力太差的,非得有人逼著學。現在工作了是深有體會,沒有考到好大學好專業,你連一塊敲門磚都沒有,又拿什麼去跟別人競爭呢?讀書時偷的懶,真的是要用一輩子還。


李小霏VLOG


小時候,多讀點書,就能夠知識淵博、學富五車。可是,我沒有。

高中時,多讀點書,就能夠考上一個重點大學。可是,我沒有。

大學時,多讀點書,就能夠有更多的知識儲備。可是,我沒有。

浪費了那麼多的休閒時間和知識寶庫,現在的我在找工作的時候缺乏好學歷,在想寫東西的時候缺乏好素材。

時代在前進,網絡在發展,很多傳統的東西被淘汰了,後浪在不斷進步,我們這些前浪也要跟著進步。

人生就是在不斷學習中,現在的我,要把它重新撿回來,再讀書,再學習,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不斷培養和掌握新的能力。

你走過的每一步都不是無用的,你吃過的每一份苦也都是值得的。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你會想到,原來我以前做過的這件事、讀過的這本書、看過的這句話都是有用的。


一個有心的空心人


這句話要辯證的來看,不能一概而論。古今中外歷史上,有太多太多的人物,沒有讀太多的書,但後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總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沒讀多少書,並不是說沒有學習。這個概念不要搞混淆了。讀書,我們一般指的是:受到的正規的體制內的教育。而學習 ,是貫穿一生的事情。

2、只要擁有學習能力,和學習的願望,那麼,體制內受到的正規教育的時間長短,是不能決定你後期的作為的。比如蘇洵(蘇東坡的父親),也是結婚有了孩子之後才發奮讀書 ,後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3、始終擁有積極上進的精神,從不輕言放棄。中國曆代以來各個朝代的開國皇帝以及他手下的獎勵,很多在初期都沒有系統學習的,但是在時代的造就下,在自身的努力下,在環境的逼迫下,最終,時勢造英雄,英雄造實事,自有後人評說。

4、該學習的時候,還是要認真學習。不過,實在是學不進去,社會也是一所大學。不斷的經歷人或者事,隨著閱歷的增長,會漸漸體會更多。

5、畢竟,目前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也許適用於絕大多數人,但絕對不能適用到每一個人。教育也在不斷的改革前進中。先投身社會,等待自己心智更成熟了,毅力更堅強了,對學習的願望更迫切了,再來學習,也不算晚。目前中國的成人教育體系是完善的,高考也開放了年齡限制,只要你想學習,什麼時候都不算晚。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然後就是當下。


減少抱怨,熱愛生活,好好工作,愉快學習。只要你一直在路上,就會距離理想越來越近。我們需要做的是,在行走的途中,歲月靜好的渡過每一天。不後悔,不抱怨,不忘初心。


灑酒慰平生


這說法沒錯,非常認同。古人就有警句名言流傳下來:“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醒世名言。

很多人進入社會後都會感嘆,讀書時偷的懶,卻要用一輩子來還。對此很有同感的,很多人在單純學生時代,誰個沒有年少輕狂過,誰個沒有滿滿夢想多情時光。再加上現在很多人認為多讀書讀死書沒啥大用,專業設置等不是很科學和緊跟發展需要,整個社會各階層都具有一種浮躁,講實用的階段。這樣造就了很多人在最適合學習,完善自己各方面知識的學習成長階段,不大努力的汲取知識和努力學習。踏入社會後,殘酷的工作競爭氛圍,和日新月異科技發展需要,更新迭代快速的知識要求等,往往會令人有深深懊悔和感嘆!讀書時怎麼就偷懶了。現在需要一輩子來還。

其實,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有人提出了人的一生是終生學習的一生,這是非常正確和需要的。在現代社會,在科學技術大發展和日新月異今天,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不努力,遲早會被社會進步,文明發展所淘汰的,不努力一直原地踏步,慢慢隨著時間推移,比你努力的人就會甩你幾大條街,到時拍馬追趕也來不及了。人,偶爾的不努力不可怕,只要有醒悟,什麼時候努力都不晚。可怕的是一直沒醒悟,一生都活得懵懵懂懂,沒有努力方向,也不知道怎麼去努力,那就完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