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老虎能打過狼群嗎?

歐皇拿破崙


首先要明確一下,這個提問有兩點

第一:是個偽命題,;

第二:範圍有點大不好做比較;

要知道全世界範圍老虎有9個亞種,而狼就達到46個亞種,這其中不管是老虎還是狼,它們體型有很大差異。

我認為是偽命題事,實上老虎跟狼群幾乎沒有勝敗一說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兩者分佈區域不一定重疊

它們各自活動區域也不一樣,老虎的9個亞種廣泛分佈在西起土耳其,東至中國和俄羅斯海岸,北起西伯利亞,南至印度尼西亞群島的遼闊土地上,比如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東北虎生活在西伯利亞一帶;而狼分佈極為廣泛,除了個別滅絕的亞種,幾乎全世界都是狼的活動區域。比如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東北虎生活在西伯利亞一帶,而體型最大的狼—北美灰狼分佈在美國北部、加拿大等北美洲,兩者幾乎很難相遇,事實上老虎和狼在自然界的活動區域,大多數狼的亞種從來就沒見過老虎更無從談兩者誰厲害。

二.體型差異

不管是老虎還是狼亞種之間也有很大的差異,


  • 其中現存最大狼種不列顛哥倫比亞狼,成年公狼全長達1.8到2米,一般體重為50-80公斤,最大的北美灰狼甚至可達90公斤,肩高達90釐米左右,阿拉伯狼就是體型最小的亞種,身高60多釐米,平均體重在18公斤左右,生活在沙漠中;

  • 最大的老虎:成年雄性西伯利亞虎體重平均為300千克,體長約為2.6米,肩高約1.1米,尾長超過1米;成年母虎平均體重約為160千克,體長約為1.7米,肩高0.8米左右,尾長0.8米左右,蘇門答臘虎是現存所有老虎亞種中最小的亞種。雄性蘇門答臘虎平均體長(從頭至尾)234釐米,體重平均120千克,雌性平均體長198釐米,體重平均90千克。

三.生存方式,食物來源的差別,很少起衝突

  • 狼屬於典型的食物鏈次級掠食者,主要以鹿、羚羊、兔為食,也食用昆蟲、老鼠等,


  • 老虎屬於典型的食物鏈頂級掠食者,主要以大型哺乳動物,包括各種野鹿、野羊、野牛、野豬,野豬、馬鹿、水鹿、狍、麝、麂等有蹄類動物。

2.生存方式

  • 狼通常是群居,它的領地較大經常遊離在水草茂盛的開闊地帶追逐獵物而動,狼一般都是採取追趕是獵物經過較長距離的奔跑分化實施圍殺。

  • 老虎通常都是活動在山林地帶,人常說虎落平陽被犬欺,因為捕獵方式都是突襲山林樹木是老虎最好的隱匿之地,所以老虎一般很少在開闊地帶活動。

綜上所述,兩者在食物,或者活動區域上很少起衝突,因此不存在老虎跟狼群搏殺。


四.動物的本能反應

  • 老虎作為獨居動物,它的食物來源全部靠自己捕獵獲取,在捕殺獵物過程中老虎都顯得小心翼翼,進而避免自己受傷,更何況要對付殺傷力更大的狼,因此在自然界裡,老虎是不可能招惹狼群。


  • 狼作為群居動物,一群狼大概是幾隻到幾十只不等,數量胖的的狼群因此對食物的需求更大,狼群一次的進食量完全不是一隻老虎能滿足得了,況且狼是面對老虎還是很懼怕的,動物界中動物之間的懼怕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一群狼遇見老虎,兩者都因為自身原因往往都是不戰自退。

綜上所有觀點我覺得老虎跟狼群是不可能發生戰鬥,也不存在誰輸誰贏!



鑑於提問範圍有點大不好做比較,而且從來沒有比較權威的實例證明狼群跟老虎的戰鬥結果作為參考。下面的假設完全根據個人喜好來定。

下面用狼和老虎具體的數據來做比較,並主觀設想一下兩者勝負。為了跟清楚直觀得出結論,從老虎和狼分別選出個體最大和最小的亞種:東北虎,蘇門答臘虎,北美灰狼,阿拉伯狼。

設定:

北美灰狼:8只(北美灰狼5—10只一群)

阿拉伯狼:15只(通常5—40只一群)

東北虎:一隻;

蘇門答臘虎:一隻;

備註:通常貓科動物要比犬科動物戰鬥力要強幾分。

參數如上圖所示。

體型比較:

東北虎>蘇門答臘虎>=北美灰狼>阿拉伯狼


第一組假設:北美灰狼對vs蘇門答納虎

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出,北美灰狼的各項數據基本上接近蘇門答納虎,甚至兩頭北美灰狼要高於後者,而面對一群數量高達8只的北美灰狼,

會發生兩種狀況:

  • 以蘇門答納虎的犬齒和能力或許能殺2—3只灰狼,然後死亡。這裡我覺得兩者單體體型上沒有太大的差距,血脈壓制是無法彌補數量上的差距,沒有更為直觀的震懾力往往就很難招架圍攻,這就是為什麼亞成年的老虎往往被別的食肉動物欺負的原因,在非洲大草原上亞成年的雄獅是無法壓制鬣狗群,此時的亞成年雄獅就相當於一隻雌獅。

  • 看見狼群,蘇門答納虎:我靠這是狗嗎?這麼大(同時也是一臉懵逼),然後選擇逃跑。美灰狼,成年雄性個體體長可達2米,據記載,最大個體體重可達90公斤,高達90釐米,咬合力可達700磅,奔跑時速65公里左右(並能以此速度持續奔跑20公里左右,耐力驚人),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犬科動物,其戰鬥力可與雄獅媲美。


不誇張的說一隻北美灰狼可以輕鬆咬死兩隻坎高或藏獒。而且,北美灰狼並非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北美灰狼以群居,團隊意識強,天性生猛好鬥,也就是說不管遇到什麼狗,只有群毆很少單挑。

選擇逃跑這是老虎以我的一種保護,上面提到過作為獨居動物老虎無法像獅子那樣可以承受傷害,一個影響捕獵的傷勢就有可能讓老虎死亡,何況是強大的北美灰狼,在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

圖為疣豬對老虎發起攻擊,最後逃跑


選擇逃跑不是不可能。

所以我覺得北美灰狼勝出。


第二組假設:東北虎vs阿拉伯狼

在自然界中,通常都是體型決定優劣勢

所以這裡只有一種情況:

東北虎:哪來的小不點都不夠飽餐一頓(來自東北虎的藐視,東北虎一次吃30kg肉類)

阿拉伯狼:哪來的大貓嚇死我了,趕緊跑啊!即使有15只也是不夠看,看著東北的身軀就會被嚇尿,繼而四散而逃。

這組不用多做贅述,當然是東北虎勝出。


第三組 東北虎vs北美灰狼

在此列舉一下兩者殺戮機器:

犬齒:東北虎9.7cm 北美灰狼6cm

咬合力:東北虎:1100磅 北美灰狼:700磅

圖為北美灰狼捕殺北美野牛

這隻亞成年野牛大約在600—700kg,北美灰狼無一例外的都是團體合作極強,通常都是由4—6只首先攻進獵物四肢尾巴,然後將獵物拖到,然後獵殺。


上圖說明在北美狼群也是有能力獵殺大型食草動物,獵殺這頭美洲野牛共有6只狼參與,花費10分鐘,才勉強的將這隻重達600kg拿下,倘若不計外在再影響,將野牛換作老虎,我覺得接下來的劇情是這樣發展的:

1.老虎的靈活性是野牛無法比擬的,即使有6只灰狼也無法在同一時間將老虎控制得住,老虎的身軀相比野牛小很多,所有的8只北美灰狼無法在同一時間一起攻擊老虎,老虎有能力獨自獵殺大型有蹄動物就說明,面對身材小一點的北美灰狼,利用自己優勢接近10cm的犬齒和110磅的咬合力,大概率能做到一擊讓1,2只不明情況的北美灰狼喪失戰鬥力。


2.無法同時進攻老虎。由於老虎相比較野牛小,這樣的空間或許只能容得下4—5只北美灰狼,期間纏鬥雙方都會有損傷,但是灰狼跟鬣狗一樣面對強力殺手,撕咬對方不會像獵殺野牛一樣咬住撕扯擴大上口(可能有些人知道狼對人或者獵物的傷害,撕扯要遠遠大於咬),多數灰狼攻擊的都是“點到為止”有傷口不致。反觀東北虎可以抓住機會再使1,2只北美灰狼喪失戰鬥力。

3.北美灰狼雖然體型巨大,但是面對的也是同樣巨大的東北虎,天生對老虎的懼怕鐫刻在了基因裡在看到同伴有傷亡或者在死亡一兩隻灰狼的情況下,此時北美灰狼只剩下選擇逃亡,這是也是動物本能反應,在動物界沒有死戰不退一直說,可以借鑑一下雄獅和鬣狗,我們經常看到雄獅面對一群鬣狗衝上咬死首領,而其他的鬣狗在後面騷擾雄獅,即使是咬合力驚人的鬣狗也沒有下死手,更何況北美灰狼牙齒咬合力都比較遜色。

所以,最後以東北虎付出慘痛代價勝出!

綜上所述,我覺得老虎能戰勝狼群!


上面的假設完全出自於個人的觀點與事實無關,你認為老虎打得過狼群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發表自己的看法。



自然之樹


哈哈哈……我是虎吹,出於對老虎的迷戀,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如果老虎和狼群都健康,且智力正常,那麼老虎肯定不懼狼群。首先,狼群憑啥把強壯的老虎作為食物,進行攻擊呢?自我保護是動物的本能,狼群找老虎麻煩不是自討苦吃嗎?同理,老虎也不會把狼群作為食物,老虎清楚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它可不想受傷。

好吧,出於對題主的尊重,今天老虎和狼群非要扛上不可,那麼結果會怎樣呢?假如狼群主動發起攻擊,那麼帶頭大哥肯定衝在前面。憑老虎的體型、力量、靈活和搏殺技巧對付一頭主動送上門來的狼估計不用費力,我猜狼頭肯定扛不住老虎重達一噸掌力。老虎不用動口,就輕鬆置狼於死地。好吧,還有向條不要命的狼剎不住車,也衝上來,估計也就是幾分鐘時間,都躺下不能動了。餘下的狼們腦子沒有壞掉,肯定自顧逃命,那還有心思進行所謂的圍攻。假如老虎主動攻擊狼群呢?那就局勢就更加有利於老虎。以老虎的智力、謹慎和經驗,會早就潛伏在狼群周圍,佔領攻擊位置,瞄準攻擊對象。估計老虎突然發動攻擊,衝向狼群時,群狼肯定被突如其來的老虎嚇得不輕,接來下上演的是四散逃命,鑑於老虎的短時間的衝刺速度可達80公里/小時,而狼的逃命速度只有60公里/小時,落在後面的狼自然被老虎幹掉。由於狼奔跑的持久力比老虎強,所以老虎不會繼續追趕,大部分狼們還是可以虎口脫險,前提是撒丫子就跑。

事實上,有老虎出沒的地方很少有狼活動,狼的遺傳基因裡寫著別惹老虎。


看不清楚



老虎和狼群最容易互相接觸的地方在俄遠東地區,這裡分佈著世界上多數西伯利亞虎和大量狼群。西伯利亞虎和灰狼是地球上最神奇的兩種野生動物。這兩種生物以不同方式過著獨特的生活。它們之間的爭鬥很少被記錄下來,甚至沒有被見證過。



幾個因素可能決定這場決鬥將如何結束。首先,更大更強壯的動物佔據上風。西伯利亞虎的體型比灰狼大。爪子和牙齒的力量和排列絕對是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

如果戰鬥發生在通常的條件下,西伯利亞虎佔據上風。如果戰場在灰狼習慣的地方,那麼狼群就佔了上風。



西伯利亞虎

西伯利亞虎學名是底格里斯豹。也被稱為東北虎。目前數量不到4000只。雄性比雌性大,體長可以長到3.3米,雄性的尾巴幾乎有1米長,而雌性的尾巴略短。最大重量為300公斤。被認為是瀕危物種。西伯利亞虎是貓科動物中最大的動物,有一層厚厚的脂肪和厚重的皮毛。顏色為紅黃色,帶深棕色條紋。分佈在俄羅斯、中國和半島部分地區。其中大多數(90%以上)發現於俄羅斯錫霍特-阿林和普利莫耶省的山區。生活在人煙稀少的地區,因此它們的棲息地不會受到人類活動的顯著影響。偷獵者對這個物種的生存構成了最大的威脅。


成年西伯利亞虎是孤獨和有領土的,通過在樹根和岩石上留下強烈的氣味來標記它們的領地。能走數十公里尋找獵物,包括麋鹿、野豬、駝鹿、梅花鹿、馬鹿、鼠兔、鮭魚、野兔和有蹄動物。西伯利亞虎大多是在夜間活動的。西伯利亞虎在遠距離撲向獵物之前,會利用環境隱藏和偽裝,這使得它們狩獵成功率很高。一次可以吃將近30公斤的肉,但通常情況吃得比這個數據少得多。西伯利亞虎傾向於避免與人類接觸,但如果受到威脅,可能會攻擊人類。每當它們受傷、生病或不能打獵時,它們也傾向於靠近人類居住地。雌虎在每個繁殖週期最多產6只幼崽。雄虎不參與撫養幼崽。雌虎在前三年照顧幼虎。西伯利亞虎通常在18個月大的時候開始狩獵。生殖年齡約為4歲,妊娠期大約是三個半月。野生動物的壽命可達18年,圈養動物的壽命可達25年。



灰狼

灰狼也被稱為木材狼或西部狼。犬科家族中最大的動物。雄性比雌性大。平均長度約為2米。平均高度高達80釐米。平均重量高達60公斤。野生環境的平均壽命達9年,圈養的平均壽命達12年。目前灰狼大約25000只。食肉動物,以麋鹿、鹿、駝鹿、蜥蜴、蛇、鳥、魚、馴鹿和其他較小的動物為食。不被認為是瀕危物種。很少攻擊人類,儘管人們普遍害怕它們,灰狼有時攻擊家畜。主要分佈在亞洲、加拿大、美國阿拉斯加州和歐洲的一些國家。一般10只左右組成的一個狼群。在狩獵任務中可以長距離行走(每天20公里)。


灰狼是等級動物,每群有一隻雄頭狼和一隻緊隨其後的雌狼。雄頭狼和雌頭狼是狼群中唯一能繁殖的狼。一旦幼狼成熟,它們就會離開狼群去建立自己的狼群。雄狼和雌狼都參與照顧幼狼。雌狼在每個生殖週期最多生育7個幼崽。妊娠期約為63天。通常在一月和二月交配。成熟年齡大約是19個月,之後幼狼就可以開始捕獵了。為了交流,灰狼嚎叫、咆哮、哀嚎或吠叫,通常在黎明或黃昏打獵。灰狼顏色是帶有黑色和/或白色斑點的不同灰色色調。能以每小時65公里的最高速度奔跑。



灰狼與西伯利亞虎對比

平均長度:105-160釐米,195釐米

平均尾巴長度:29-50釐米,100釐米

牙齒:灰狼牙齒一般為4釐米,老虎是所有大型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犬類,從6.4釐米到7.6釐米不等


武力:5,5

耐力:4:4

智商:5,5

重量:36-45公斤,215.3千克



西伯利亞虎和灰狼戰鬥分析

在考慮了所有這些事實和信息後,可以得出結論,西伯利亞虎成獲勝的可能性更大。西伯利亞虎的爪子更強壯,如果它和灰狼打鬥,它會佔上風。西伯利亞虎實際上被認為足夠強壯,可以和棕熊和非洲獅搏鬥。



灰狼獲勝的唯一方法是利用數字,讓其中幾隻攻擊西伯利亞虎。即使寡不敵眾,西伯利亞虎也不會輕易放手。它會發起一場激烈的戰鬥,用它流線型的身體和強壯的肌肉逃跑或者弄死幾隻灰狼。



談到智力和認知能力,西伯利亞虎在這兩個物種中排名很高。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沒有任何警告信號的情況下發動襲擊,隨便弄死幾隻灰狼。

灰狼也不是臨陣脫逃的動物。灰狼群會大打出手,確保能給西伯利亞虎造成嚴重的傷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傷害對西伯利亞虎也可能是致命的。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不請自來,這種問題網友問的還挺多,但是我也非常喜歡回答這種問題,因為我對這方面還是很感興趣的,又是兩種食肉動物,同樣站在食物鏈的上層,但這次網友居然不是問的單挑了,我還是很欣慰網友有自知之明(前幾天有人問獅子單挑霸王龍,我都要笑死了)

如果有興趣,看一看我的意見吧,下列我會做出一些盤點,你們也可以在評論發表你的看法呦

老虎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我也是陸地上最大的捕食動物之一,成年雄性老虎體重平均260kg左右,平均體長2.5~3.5米左右,時速達到50~80,四爪均可以伸縮,擁有強大的抓力,跳躍甚至可以達到4米的高度。身為獨居獵手,隱藏於森林之中,行粽不定,是一個非常強悍的殺手



群狼

狼作為一種群居動物,我們就以灰狼來算,灰狼作為狼種來說,是一種大型犬科動物,體重平均30~65左右,體長1.2米到1.7米左右,比普通家狗大一倍。同樣在食物鏈的高層,雖然單隻完全不足老虎,但是群狼的威力絕對不可低估,狼群種群不同,規模也不同,小的十幾只,大的20~30只,群狼出動,那可是非常威武的

總結

老虎優勢:體積更大,速度更快,力量更強,兇猛異常,一隻擋4只狼應該不成問題。群狼優勢:數量巨大,一起出動,圍攻一隻老虎(大概7~10只左右),老虎只能採取防守狀態,畢竟狼不會一隻一隻的上,他們都會圍攻獵物的,要是老虎不及時跑掉,那後果會很嚴重(有可能會命隕此地)

最後做出結論,老虎一般情況下在野外不會去和狼群硬碰硬,畢竟老虎比較聰明,不會選擇送死,畢竟狼群攻勢更加猛烈。只要是個理智的人都知道兩者的優勢

怎麼樣?有解決你的疑惑嗎?如果有的話還請點個關注或者留下一個小小的贊,你的關注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


花落樹相陪


首先,狼群裡有多少狼,小點的5~6只,8~10只是大眾化,20只左右的是比較大的狼群了,這裡要明確一點,狼群裡狼的總量不是實際上場的數字,不能把幼狼也算上。狼群暫且取個折中數值17只,可上場的雄狼算有10只。


關於狼亞種的選擇,40來斤的有,180斤的也被人類捕獵過,在某些地區一些狼群是在逐漸退化的,因為人類的捕殺,食物的匱乏,導致有些地區的狼體型越來越小,如果選擇10只40來斤50來斤的蒙古狼去跟動輒600多斤的東北虎對決,跟排隊槍斃一個感覺,我個人的理解就是狼越大、捕殺的獵物越大才有攻擊性才叫狼,其他的平時抓兔子偶爾開個葷抓只小鹿的不能算作可以跟老虎對抗的狼,體型越小的狼越趨於像狗。在這裡我們選擇10只130斤(標準100~160)的北美灰狼,這種級別的狼戰鬥力已經很強了,圍獵野牛,麋鹿都是大傢伙。


老虎的選擇,選擇一隻550斤左右的壯年雄性西伯利亞虎(東北虎),至於地點,選擇在美國黃石公園,原因暫定美國方面突發奇想,要豐富這裡的物種多樣性,不讓狼群和熊類太安逸,這個假設還是有一定可能的,畢竟老美的思維咱們理解不了。

那麼,地點環境,雙方對象也確定了,開始考慮對戰原因了,首先在雙方野外遭遇情況下(俄羅斯境內)老虎不會無緣無故對著狼群死磕,受了傷無法捕獵沒人照顧,通常狼群也會提前嗅到老虎的氣味規避,至於原因第一是害怕,這是祖先基因傳下來的,第二也不是見面非要殺死老虎不可,拼掉一隻老虎這個狼群也基本上是廢了,那麼是什麼讓雙方非得在黃石公園血拼呢?說到底,還是為了食物。大雪封山,食物短缺,一群餓的眼發綠的北美灰狼正在大口的吃著一頭陷在雪地裡死去的野牛(體力零消耗,白撿的),家裡的小狼還等著餵食,一頭同樣餓的受不了的西虎出現了(老虎獨白:這鬼地方動物習慣俺還不太適應,餓的慌,咦,有牛肉啊,趕走這群小破狼我要吃肉肉)。

正在吃野牛狼群聽見背後的聲響,在不遠處山丘上頭狼的一聲長嚎指揮下分散開來,老虎看著一個個呲牙咧嘴的灰狼,也是一聲虎嘯,氣勢上直接壓倒狼群,表明立場,這牛我要定了,識相的快滾。(這個畫面真實情況下節奏很快的)然後蓄勢一撲,衝散狼群,來到野牛身邊,這也是最後的警告了,狼群重新調整隊形,前後都有盯防,很快老虎發現這群灰狼決心很大,嚇不走,而且體型也是之前碰到狼的差不多兩倍大(有冬季皮毛厚的原因),吼不走嚇不走,自己還很餓,那就開殺,還是老辦法殺頭狼,只見老虎大吼一聲衝著頭狼飛奔而來,因為雙方陣勢已拉開,頭狼有足夠的時間開始加速逃避(雪地裡大約老虎能跑出時速52公里,北灰稍快,在60~65公里時速)頭狼跑之前嚎叫一聲,其餘的狼聽懂了戰術,用對付灰熊的辦法對付老虎,你追我我跑,其他狼趁機咬敵人身後部位,犬科的天然奔跑速度與耐力優勢在這場戰鬥中尤為重要,老虎只要爆發的加速一次未成功,拉開距離就不好追了。在這場運動戰中,老虎發現追不上,這時後腿一陣疼,一隻膽大的狼竟然在跑動中跟了上來咬了老虎一口,因為在運動中並未咬深,追不上頭狼,後面這些煩人的傢伙還想著咬幾口,只見虎尾一掃,老虎猛地一轉身,順勢一掌拍在了咬它後腿的這隻狼腦袋上,這個倒黴蛋哼都沒哼一聲就倒地不動了,另外一隻離得近的狼被老虎突然的回身嚇了一跳,由於速度停滯慣性的原因被老虎一個彈跳撲倒咔嚓一口咬住脖子也是死翹翹了,後面幾隻稍微近點的狼看見情況不妙立馬後撤,狼群保持著安全距離停了下來,雙方都在觀察目前的態勢,老虎想速戰速決,狼群想運動戰耗盡對手的耐心,逼其放棄。經過較量之後,老虎覺得拖下去不是辦法,搞不好體力消耗光自己成為獵物,轉身在群狼的注視下漫步走進森林,而狼群損失了兩名勇猛成員,遠遠的注視著老虎離去,有幾隻膽子小的還嫌距離不夠安全,不自主的小步後撤......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有個神奇的變化,老虎適應了這裡的環境,狼群也把活動範圍避開了老虎的區域,雙方各有緩衝空間。





狼不會圍上去無腦和老虎拼個你死我活,它不是敢死隊不是有信仰的戰士,如果那樣10只狼奈何不了老虎反而被團滅,狼是要麼不打選擇跑路,要麼運動戰,找機會,如果有機會可以試試,但是在被滅掉幾隻或者損失頭狼的情況下,基本就會撤離,動物都是為了生存,懂得什麼是對強者低頭。


好了,這就是我認為的結果,歡迎評論,覺得還不錯請點贊關注哦。


Lightbewithyou


就像前面的仁兄說的,這還得看什麼狼以及什麼樣的老虎,一般情況下西伯利亞森林裡的狼群聞到老虎的氣味肯定會逃走,狼再多也會走,而在印度次大陸森林裡多是豺和老虎之間的衝突,而豺群碰到老虎也會跑。無論是狼群還是豺群也好,如果硬抗只會死傷慘重,這顯然是不符合犬科動物的核心價值觀的,不到萬不得已,自然界從來不會硬碰硬。

假如最大的亞種北美灰狼群碰到了川普政府一時腦殘引入的西伯利亞虎,選擇“為了部落”硬扛。先來看雙方的硬件條件:

10頭灰狼,平均體重65kg,一雄一雌兩個頭領。

1頭西伯利亞虎,在北美吃得比較好,比較大300kg。

軟件條件:

灰狼,超級團隊,分工明確,無論是捕獵還是防衛,團結就是力量,攻擊主要靠嘴;

老虎,完美的特種兵,除了太重不稀罕也不需要爬樹外就是加強再加強版的美洲豹plus。

驅趕過美洲獅,抽過猞猁,但狼群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貓科動物,不如先咬兩口,說不定好欺負而且好吃呢?這邊老虎幹吼了兩聲狼群動也不動,並且對著自己流口水?這尼瑪難道是一群級賽亞狼?

狼群有時會攻擊帶崽母熊,看過紀錄片的同志都有棕熊比灰狼也大不了多少的感覺,但是狼群一般不敢招惹成年公棕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老虎比棕熊更難對付,棕熊更傾向於把狼趕走而並非真正置之於死地,但是老虎不同,真打起來招招都是殺招,殺雞儆猴。老虎有對付狼群的經驗,狼群因為沒這方面經驗,還是會用對付棕熊的辦法對付老虎,前面兩隻正面吸引老虎後面幾隻搞偷襲,慢慢耗老虎的體力和耐心,但是老虎的轉身速度比棕熊快多了,(你可以對比下濃眉哥和韌帶撕裂剛好考神的轉身),一轉身就鎖吼了一頭狼,但是還沒完全咬死,就被另外幾頭狼接著攻擊,於是掌嘴齊用,一番碌戰後,10頭狼死傷了6只,老虎也受了點傷,沒有這方面的戰況圖片,大家可以參照雄獅vs鬣狗群。廢了半天話,如果狼群和老虎都殺紅了眼,都選擇死戰不退,結果很可能是狼群十去八九,老虎也受傷,如果傷重最後老虎會因為無人照顧餓死,而狼群幾乎當場團滅,兩敗俱傷。




黑開水3


關於動物尤其猛獸的知識,小雌子百分之七十來自今日頭條。先引用自己的壹句名詩起筆契領:“壹百隻公羊打不過壹匹母狼”。壹百隻公羊的總體重大約有2500-3000公斤,壹匹母狼的體重撐死不超過30公斤,狼只要殺戮羊群的3-5%,它們就會壹哄而散。假設羊群眾志成城殊死戰鬥,是能夠打敗孤狼將它趕走,蛋絲付出的代價更大,死傷率可能高達10-20%,這不符合動物自我保護的生存天條,三十六計走為上是弱者最佳隆中對策。決定羊群和孤狼戰爭的勝負是武器,在肉食界狼的個體雖碎蘭不大,藍鵝按照體重比咬合力是狀元,前三甲為狼(臘狗)>虎>獅(熊類)。同理可知,狼與虎比拼有三個超巨劣勢:個體大小懸殊約為5-8倍,虎只要壹巴掌就能拍碎狼的腦袋,或者打斷它的脊樑骨,如果狼被虎隨便咬上壹口不死也殘廢。狼的武器太少且單壹,只有嘴咬壹種方式,用撕咬攻擊猛獸十分危險——把腦袋送到對方的面前。老虎除了有致命的血盆大嘴,還有四肢二十隻尖爪,輕鬆拍打踢蹬同樣能夠重傷敵人,虎被打翻在地不用起身可以不間斷持續戰鬥。最後是大自然把老虎設計得太完美,速度、跳躍、敏捷、武藝、力量、戰術、技能、智慧、攻擊、防禦十項全能第壹,必須要有10只以上的全是青壯雄性狼群,而且同仇敵愾不怕犧牲,才能和單隻雄虎壹戰。可惜十隻以上全是男人的狼群鳳毛麟角,再說狼哥可沒有壹不怕死二不怕苦的思想武裝,狼對虎的最佳大政方針,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迄今為止我還沒有看到狼群鬥虎的資料,臘狗圍攻獅子的事實多若牛毛,請問草原上為毛只有狼群嘸沒老虎?!


克萊爾A


不要對老虎抱什麼過高期望,個體能力很難敵得過惡魔群體。拋開生物的自然特性不說,只談戰術和能力,一隻強壯的成年東北雄虎是很難打得過一群超過10頭的北美灰狼群的。不要嗤之以鼻,細細看。

(設想將近500斤的龐然大物,從石頭後面猛撲出來,就算是強壯如非洲野牛,也會立即被幹掉!)

老虎是目前現存的最大的貓科動物,特點就是爆發性強,善於伏擊,缺乏持續性,這是由它們的生理特徵決定的,很少看到貓科動物長時間、長距離追襲獵物,就算是大型獅群,追擊獵物也不會超過10分鐘,這還是它們在合作的情況下,換做獵豹、花豹、猞猁、野貓什麼的,都是一擊致命,要麼就是失敗。

大灰狼是犬科,它們的狩獵技巧是長途騷擾奔襲,通過合作,逐步消耗掉獵物的體力,最後,大型獵物都是在精疲力盡的情況下,被狼群生生撕爛的,曾經看過有部紀錄片,馴鹿躺在地上喘息,還活著的時候,狼群就開始啃後腿了。

(一)如果把狼群和老虎放在不足50平方米的籠子裡,狼群的生存時間可能不會超過5分鐘,因為躲避的空間不足。(二)如果,我們將15頭成年北美灰狼和一隻成年雄性東北虎放置到一平方公里的空曠地帶,大家都餓著肚子,沒有什麼遮蔽物,僅憑實力和戰術,看看誰會笑到最後。

狼群會充分發揮身體輕巧,動作敏捷,協調有致的戰術,不斷騷擾老虎,要知道,老虎的瞬間撲擊速度根本達不到狼的躲避速率,撲騰上百次後,龐大的身軀早就將老虎折騰的只有出的氣,沒有入得氣了,比如20個小混混在足球場挑戰泰森,毫無疑問,泰森會死得很慘。

當然,在現實情況下,狼群和老虎都是彼此避開的,衝突起來,大家都討不到好處。當然,如果狼落單,只有死路一條。


推而廣之,如今的人類已經不再是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的階段了,只有具備領導群雄的能力,才能夠生存。因此,我們需要從小教育孩子,怎樣成為合格的領導。套用曾國藩的經歷:集眾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功。


謝謝閱讀!


諸葛小村姑


這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首先,看戰場設定在什麼地方;其次,老虎面對多少隻狼;再次,老虎面對的是什麼種類的狼;最後,狼群面對的是什麼種類的老虎!

戰場設定在什麼地方?

老虎是一種獨居動物,它們生活的區域大多為山林地帶,這裡植被茂密,很方便老虎藏在暗處伏擊獵物。再加上老虎的單兵戰鬥力為猛獸中頂尖的存在,所以,在山林中很少有動物和老虎硬剛。對於當地威脅到老虎食物的猛獸來說,它們也會極力避免和老虎直接接觸。

所以,如果戰場設在山林地帶,老虎多半會取勝。

(在山林中巡視的老虎)

但是,老虎雖然厲害,它們卻很少去草原地帶。因為草原地帶不適合老虎隱藏,一旦面對狼群,對它來說就危險了。哪怕它可以擊敗面前的狼群,都不敢保證完全勝利,因為狼群在戰鬥不利的是會呼喚周圍的同伴,到時候老虎可能會面對幾十甚至上百隻狼的圍攻,肯定得輸。

老虎面對多少隻狼?

就如上面所說,老虎在面對幾十上百隻狼的車輪戰術時,是必敗無疑的。

(狼群)

因為老虎的耐力畢竟有限,每一次對狼群的攻擊或者防守都會耗費它的體力,時間一久肯定就支持不下去了。

雖然在東北地區老虎有時候為了找食吃可以行走上千公里,但不要忘了,老虎在覓食的時候所做的是有氧運動,對心肺功能的要求不高,所以能夠支持長久。而在作戰的時候,所做的是無氧運動,每一次戰鬥都需要它奮力一擊,所以堅持不了多久。

當狼群數量太多的時候,老虎就不行了,這也是為什麼早先東北地區老虎多,蒙古草原上卻很少見到老虎橫行的原因。

(草原地帶往往是老虎的禁地)

老虎面對的是什麼種類的狼?

這個世界上的狼有很多種,大的狼如北美灰狼體重可達75公斤,小的北非狼只有13公斤。所以不同種類的狼體型差距遠超不同人種的人類之間的差距。

(北美灰狼)

(北非狼)

這種差距讓不同種類的狼在戰鬥的時候肯定會體現出不同的殺傷力了。

老虎在面對北美灰狼的時候,可能得需要搏鬥幾次才能殺死對方,但在面對體重不足自己十分之一的北非狼的時候,幾乎可以做到秒殺。

所以,老虎面對什麼種類的狼也決定了這場戰鬥的勝負方到底是誰。

什麼樣的老虎和狼群作戰?

狼的種類多,老虎的種類也不少啊,而且體重差距也非常大。

小的蘇門答臘虎成年後只有100公斤,大的東北虎成年後可達300公斤,雖然差距沒有狼那麼大,但也不小了。

(蘇門答臘虎)

(東北虎)

在戰鬥力方面,大型的東北虎可以一掌拍碎牛的頭蓋骨,而小的蘇門答臘虎雖然力氣也不小,但只能拍斷野牛的大腿而已。

所以,100公斤重的小型老虎面對狼群的時候,和300公斤的大型老虎在面對狼群的時候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100公斤的小老虎面對75公斤的北美灰狼組成的狼群,幾乎可以肯定必輸無疑。但300公斤的大型老虎在面對北美灰狼組成的狼群是,就不好說了。


可見,老虎和狼群到底誰更強,前提條件還是很多的!


動物百科知識


未必。老虎不會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