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电影《两只老虎》定档:看到葛大爷,就是过年了

昨天,看视频的时候,偶然看到了电影《两只老虎》定档11.29号的消息,说要提前开启今年的贺岁档,我心想这是谁啊,胆子这么大,现在离过年还有小二个月呢,怎么就贺岁了?

但是,当我看到电影《两只老虎》宣传海报上的葛大爷时,我心悦诚服了,毕竟这个男人,确实开启了中国贺岁片的先河!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葛优其人吧!

电影《两只老虎》定档:看到葛大爷,就是过年了

一,养猪能手

出生在北影厂的葛优小时候,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刚刚还在电影屏幕上看着男主角/女主角被他们的故事感动的要命,可是一转眼,电影里的人就好像从银幕上走了下来似的,提着篮子,踏着脚踏车,从他的身边擦肩而过。

从小,葛优就觉得这种感觉很奇特,心底也萌生了长大以后,也接父母的班,干拍电影这活。

可是他爸却看着这个有点怯生生的儿子,有点担忧,他担心儿子上不了台面,他担心儿子不是干这一块的料。

为了给儿子铺路,他早早就带着儿子去学了二胡,一学就是六年,后来,又觉得在北影厂做个摄像也不错,又央求了人带葛优去学摄像。

电影《两只老虎》定档:看到葛大爷,就是过年了

可是谁曾想葛优在这两方面似乎都没有什么天赋和兴趣,恰好那个时候赶上上山和下乡,葛优就去了昌平的农村专心养猪。

那时候别的知识青年下乡都是卯足了劲表现,只有葛优天天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守着几头猪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可就是在昌平养猪的三年,却发生了一件特别稀奇的事情,葛优养的猪往往都是又肥又大,别人养的却是又小又瘦。

看着自己的儿子似乎在养猪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他爹甚至在心里想,是不是让儿子就去做一个普通的农民也不错。

但是,从昌平回来以后,葛优却似乎一下子找准了自己的目标,他对父亲说想去学表演,想当一个演员。

电影《两只老虎》定档:看到葛大爷,就是过年了

二,送上门的影帝

野路子出身的葛优在表演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天赋,看着自己的儿子四处碰壁,他爹心里也着急,于是就给儿子提了个意见,是不是能从他三年的养猪经验里提炼一些细节出来,作为表演素材。

在父亲的提点下,葛优还真凭借三年的养猪经验,通过一段无实物的养猪表演获得了全总文工团的认可,但是进了文工团,他也只是一个小角色。

一没有国字脸,二没有形象气质,大部分电影都不愿意找他来拍。

电影《两只老虎》定档:看到葛大爷,就是过年了

大多数时候,葛优都是只有一句台词的小人物,甚至有时候连脸都不用露,跑了十年的小角色,让葛优特别珍惜每一次的机会,即便是只有一句台词,他也会去分析人物的背景,分析人物的性格,而正是这种爱琢磨,正是这种对待人物的真诚和敬畏,为他以后的大红大紫打下了基础。

在电影导演米家山在为《顽主》选角的时候,那年轻演员寄来一张合影,只一眼,米家山就被合影里的大秃头给吸引住了,甚至忘记了原本自己是要选另外一个演员的,而这个大秃头就是苦熬了十多年的小角色葛优。

电影《两只老虎》定档:看到葛大爷,就是过年了

当时《顽主》的三大男主分别是葛优,张国立,以及非专业演员梁天,这阵容放在现在肯定是天王组合,可是在那个年代却是平淡无奇,翻不起半点波澜。

但是,就是这三个一没有名气,二没颜值的演员拍出的电影却被选为了多伦多电影节的首映电影,而葛优也凭借这部电影一下子就拿到了金鸡奖最佳男配的提名。

一下子从无人问津的小演员,到扬名国外的大腕,葛优也有点飘,所以当冯小刚上门来找他拍《编剧部的故事》时,一开始他是拒绝的。

电影《两只老虎》定档:看到葛大爷,就是过年了

直到王朔出面,冯小刚又特能侃,葛优只能答应了下来。

谁曾想《编剧部的故事》一拍完,葛优的名气更大了,走到哪哪都有人喊:“咦,这不是李冬宝吗?”

凭借这部剧葛优拿到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而冯小刚也从此开启了赚钱之路。

在大红以后,张艺谋拿着《活着》的剧本来找他,一看剧本,葛优连连摆手,说这剧太悲了,他演不了,这次不是推托,而是真的觉得不合适,可是张艺谋和冯小刚一样,说这个角色非他不可,又是软磨又是硬泡,葛优只能答应了下来。

电影《两只老虎》定档:看到葛大爷,就是过年了

谁曾想凭借这部剧葛优一下子拿到了第一个华人戛纳影帝大奖。

也难怪有网友会觉得葛优就是那种天生好运的人,求而不得,不求反得,甚至有人求着上门送福利。

但是,我更想说的是,这世界哪里有什么天生好运,不过是80%的努力,加上20%的运气,葛优没有十年的跑龙套生涯,没有坚持初心,其实也很难说会有以后的成就。

电影《两只老虎》定档:看到葛大爷,就是过年了

三,我就是一个戏子!

1995年香港电影《红番区》引入内地,从此开启了内地电影贺岁档的风潮,而内地贺岁档,真正的起源却是从1997年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开始,而葛优正是里面的男主。

当时国内并没有什么商业片的概念,更没有什么贺岁片的概念,只是从《甲方衣服》开始,观众们慢慢接受了每个年末,一家老小都去电影院看“冯氏喜剧”的习惯。

电影《两只老虎》定档:看到葛大爷,就是过年了

《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以及后来的《大碗》,《手机》,《天下无贼》等叫好又叫座的贺岁片的出现,即成就了冯小刚,也成就了葛优。

所以,后来我们很多人提到冯小刚和葛优的时候,都说这两个人其实是互相在成就彼此。

电影《两只老虎》定档:看到葛大爷,就是过年了

甚至有人将冯小刚和葛优称为是“伯牙与子期”。

在葛优成名成腕的这些年,其实葛优的性格和脾气一直都没有太大变化,他还是当年父母口中那个怯生生的少年,还是当年那个较真的孩子。

比如前段时间抖音上就有一个视频,明明旁边没有粉丝在追,可是工作人员还在假装,倒是葛大爷直接戳穿道:“都没有人,别拦着了!”

这比起现在有些流量明星和网红,即便是花钱也要请假粉丝来接机,可以说是真实太多。

当然葛大爷身上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接地气,从来不把自己当成腕,有一年逛街,就被粉丝拍到葛大爷一顶鸭舌帽,一个短T,一件工装裤牵着老婆的手就在街上遛弯。

电影《两只老虎》定档:看到葛大爷,就是过年了

有戏拍的时候,就认真拍戏,下了戏就认真的过自己的生活,这样的男人,这样的明星,很难不被人喜欢。

特别是葛大爷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深刻,他说:“所谓夫妻,开伙过日子才叫夫妻!”

有人评价说,葛优是中国影坛最纯粹的演员,朴实的凡人,千面的戏精。

而葛大爷自己却说:“我其实就是一个戏子,就是为了取悦观众,观众喜欢我,认可我,我就高兴”。

最后想问问你们对于即将上映的电影《两只老虎》有什么期待吗?我最大的期待可能就是想看看戴上头套的葛大爷到底有多好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