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農業主題公園,是傳統農業生態觀光園的升級發展形態

導讀

農業主題公園,是傳統農業生態觀光園的升級發展形態。公園的策劃規劃,以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為基底,充分挖掘傳統鄉土民俗文化與異域風情,融入時下流行的藝術元素,策劃具有生態性、文化性、示範性與體驗性的主題產品。以農業生產為產業支撐,以農耕文化為底蘊與平臺,創新傳統主題公園的產品形態與運營模式,為主題公園設計開闢新的發展途徑,同時,極大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農業文化的產品層次。



農業主題公園,是傳統農業生態觀光園的升級發展形態



農業主題公園的特點


農業主題公園是一個用多學科理論與先進技術武裝起來,具有強大生產功能,優美旅遊觀光外貌,綜合效益顯著,多元化、複合型的生態經濟系統。所以,核心是要把規劃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理想模式,即立足於“農”與“旅”最佳結合點上做文章,緊緊抓住農業這個主題,根據生態經濟學理論,應用景觀設計造園的原理和技法,著力塑造“形散神不散”的農業景區,賦予農業更深層次的生態、經濟與社會內涵。

農業主題公園,是傳統農業生態觀光園的升級發展形態


“公園式農業”結合了現代農業、城市園林與傳統農業旅遊的特色,結合了服務創意和生態創意,此類農業主題公園也是創意農業發展的一種重要形態。各類主題的公園裡,景觀獨特,“農”味十足,遊客不僅可以觀看現代農業生產,欣賞田園風光、縱情青山綠水,還可以瞭解農業知識,體驗農家生活,感受鄉土文化,品嚐鄉村美食。農業主題公園的創意使農業的田園景觀園林化,農業的生產場所休閒化,農業產品個性化。通過科學規劃設計,現代化的觀光農業生態園應該是一個具備多種功能的生態農業示範園、觀光農業旅遊園、有機農業綠色園以及科普教育和農業科技示範園。

農業主題公園,是傳統農業生態觀光園的升級發展形態


農業主題公園的特點


主題區域和休閒娛樂區部分是農業主題公園的主體部分,各主題區域和休閒娛樂區的景觀設計要突出生態特點,各園區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繫,即每個農業生態園區具有獨立的景觀特色,獨立的配套設施,獨立的文化內涵,同時在總體規劃下相互協調,相互襯托。旅遊科普是以現代企業經營機制,開發農業資源,利用農業資源的新興科普類型,並且以充分開發具有觀光、旅遊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產品為前提,以綠色、健康、休閒為主題,在園內建設智能溫室,打造農業科技展示館、無土栽培種植館、熱帶植物館、親子互動體驗館、自然教育館、生態餐廳等以智能溫室為載體的室內項目。以綠色禮品店、農家樂活動園、漁樂區、農業作坊、露天茶座、生態公園、天然鳥林等室外休閒娛樂項目,讓遊客在完美的生態環境中盡情享受田園風光。

農業主題公園,是傳統農業生態觀光園的升級發展形態


生態農業示範區是農業主題公園設計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態園最主要的效益來源和示範區域,是生態園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生態農業示範區的規劃設計應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遵循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園區設計所採用的生態農業類型中既包含有生產者,消費者,也要有分解者。通過在園區內建設農業博物館、展示廳等,對廣大遊客和中小學生開展環保教育和科普教育。同時應當前中國農業發展及農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把園區規劃成農業技術交流中心和培訓基地以及大專院校學生實習基地,體現觀光農業生態園的旅遊科普功能,進一步營造旅遊產品的精品形象。

農業主題公園,是傳統農業生態觀光園的升級發展形態


整個園區內得出景觀也採用同樣的景觀設計手法,將傳統歸於現代,將都市的喧囂隱於自然的山水花園中,以流水、跌水、噴泉、草地、密林等優美的園景與周邊的綠色大環境相互呼應。展館、樓宇之間精心設計出的各種景觀空間,集休憩、鍛鍊、娛樂等休閒設施為一體,使居住者在松櫟、梅蘭、桃李林中盡享園林之美,譜寫詩意的生活樂章。此外,對環境品質的設計不僅著眼於創造觀光休閒的環境,同時還為花鳥蟲魚提供適宜棲息的場所,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同構成“城市中的綠洲,公園裡的家”。例如,在全農業生態園合適的地方點綴牡丹、芍藥和木蘭科植物,在牡丹、芍藥、木蘭開花時,形成全農業生態園美麗的景觀,營造舉辦牡丹、芍藥節和木蘭節的基礎。通過分期開發,逐步把主要園區打造成獨具風格特點的精品園,讓遊客樂在其中,流連忘返。

農業主題公園,是傳統農業生態觀光園的升級發展形態


生態園內的綠化規劃,均以不影響園內生態農業運作和園內區域功能需求出發來考慮,結合植物造景、遊人活動、全園景觀佈局等要求進行合理規劃。提倡在這類主題公園設計中,通過樹木的種類、數量、配置的方法,引入自然、再現自然、在有限的空間裡盡情感受自然。通過此次項目為其生態建設獻出一份力量。也為我們的生活質量提供一個優質的保障。實現都市綠洲的生態目標、發揮植物生態功能,展示植被景觀效果。

農業主題公園,是傳統農業生態觀光園的升級發展形態


綜上,農業主題公園就是採用生態園模式進行觀光園內農業的佈局和生產,將農業活動、自然風光、科技示範、休閒娛樂、環境保護等融為一體,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在公園內將農耕知識融入各主題館,通過展示農時二十四節氣、農事及當地農俗文化,讓市民瞭解更多的農業知識。此外,還有特色花卉、精品水果栽培等,以及各種農事體驗活動項目,如參與農業勞動、踩水車、趕牛犁地等,使遊人在休閒遊玩中,感受傳統農業文化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