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婆媳關係都存在一個通病,就是“缺乏界限感”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相愛的人從結婚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跟對方相守一生的準備,但婚姻一個人的事情,是兩個人甚至兩個家的事情。很多時候,即便你付出了一切,也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然就會有紛爭。

婆媳關係都存在一個通病,就是“缺乏界限感”

有人說,在婚姻裡,婆媳矛盾往往比夫妻矛盾的殺傷力更大。因為夫妻吵架床頭吵,床尾和。而婆媳矛盾,越傷越深,甚至成為婚姻最大的障礙。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婆婆不讓小夫妻要孩子,從新婚之夜就跟兒子兒媳婦住”,他們是單純的校園戀修成的正果,按感情基礎而言,應該是可以長久了,但在婆婆的摻和下,最後他們離婚了。

而婆婆不讓他們要孩子的理由,是害怕以後有了孩子,今後兩個人發生矛盾離了婚,她要幫忙帶孩子。

這樣奇葩的婆婆,真的是讓人無語。就算自己是婆婆,是長輩,也沒有權利去幹涉子女的生活。

在中國,這樣的父母有很有,界限感的模糊會直接導致家庭成員充滿焦慮,很多時候,家庭成員相處的過程忠,之所以感到不快樂,是因為缺失了一份恰到好處的界限感。

1.界限感是什麼?

所謂的界限感就是指兩者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在中國家庭當中,界限感大多比較缺失。父母都以愛的名義干涉著子女的婚姻和生活。

婆媳關係都存在一個通病,就是“缺乏界限感”

閨蜜結婚以後,就跟婆婆住在一個屋簷下。她的婆婆為人很勤快,家裡家外經常收拾的井井有條。但最大的缺點就是,經常一大早連門都不敲就出現在閨蜜的房裡給他們打掃衛生,時常弄得小兩口尷尬不已,但婆婆似乎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她覺得,在自己家裡,還敲什麼門,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幹嘛那麼生分。

這讓閨蜜十分惱火,即便,這是她的家,也要尊重一下個人隱私,至少應該在我們關上門的時候,敲個門。

其實,像這樣的婆婆相信,我們的生活當中也並非個例,因為沒有界限感,而讓婆媳矛盾愈演愈烈。在婆婆們心裡,兒子是我生的,我是他媽,他是我兒子,這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事實。那我的家就必然是他的家,他的家也必然是我的家,哪有什麼你家我家。事實真的如此嗎?

周國平在《人與永恆》中寫道: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在婆媳關係裡,之所以很多婆婆盡心盡力,出錢出力,對媳婦比對自己的女兒一樣鞍前馬後的貼切,但兒媳婦卻不領情,甚至嫌棄。說到底,就是婆婆做事太過了,有時候她的好心,恰恰在媳婦眼裡是一種變相的不尊重。

二、婆婆不用把媳婦當閨女,當做兒子的愛人就好

在生活當中,很多婆婆經常會說“我把她當親閨女待,怎麼她就不領情”。

把兒媳婦親閨女可不是一句話的事,你對親閨女可以打可以罵,親閨女不會怪你,因為是你生她養她,把她撫養長大。但兒媳婦,不一樣,你沒有生,沒有養,如果不是因為你的兒子,你們本來就是兩條平行線上的人。你對她跟親閨女一樣,你打她罵她,她可不會站在那等你打等你罵。

婆媳關係都存在一個通病,就是“缺乏界限感”

她要反抗,你肯定會怒火中燒。如果是親閨女,三分鐘就好,要是兒媳婦,這樣的過節你也能三分鐘就過去嗎?

再者,兒媳真的聽信了你的話,把你當親媽一樣對待,有什麼話說什麼話,你真的能接受對方的批評和意見嗎?我想大部分的婆婆心裡還是會不舒服的,畢竟在你心裡,兒媳婦始終只是兒媳婦。

小貝建議:在兒媳婦面前,做婆婆的沒有必要說什麼把兒媳婦當親閨女看待,只要你把她當做你兒子最愛的人,愛屋及烏就好。

再者,兒子結婚了,就有了自己的小家,婆婆應該給小兩口多一點私人空間,而不是把兒子當做巨嬰一樣,體貼入微。要知道,關心過了頭,就是負擔,想要搞好婆媳關係,首先就要尊重她的隱私需求,尊重他們的私人空間。這是一種尊重尊重,要知道關係是互相的,你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

三、婆媳息關係裡,做媳婦的要保住自己婚姻的界限

劉嘉玲和梁朝偉是娛樂圈的模範夫妻,但外界經常傳劉嘉玲和婆婆關係似乎“不太好”。

對此質疑,劉嘉玲說:對待一個伴侶的家人,不可能像對待自己家人那樣,可以撒嬌發脾氣,以客氣來形容我跟婆婆的關係,這不代表我們關係不好。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媳婦和婆婆之間,一定要劃清界限。婆媳之間,想要長久和諧的相處,不在於關係的親密度,重在尺度的把握。你可以像對待親媽。

婆媳關係都存在一個通病,就是“缺乏界限感”

一樣對婆婆付出,但不能要求她想對女兒一樣包容,否則最後失望的只有你自己。

電視劇《婆婆來了》中有句經典臺詞:婆媳關係,遠香近臭,煩的就是臉大和沒有自知之明的。

小貝建議:當婆婆過多幹涉到自己的私密空間,最好的辦法就是站出來擺明自己的態度,擺正自己的位置。告訴她你需要私人空間,你的生活,你做主,而不是一味的隱忍。要知道隱忍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能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心理學大師海靈格強調:好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否則,任由婆婆介入你的婚姻生活,那麼,你的婚姻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最終的結果就是要不你忍氣吞聲一輩子,要不就忍無可忍的選擇離婚。

四、男人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平衡好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

當婆媳矛盾發生時,男人應該及時出面,而不是不管不顧這樣的消極做法。或者是一味偏袒自己的母親,而責怪妻子,這樣只會讓妻子傷心。

婆媳關係都存在一個通病,就是“缺乏界限感”

因為她作為一個外來人,在這個家,如果連你都不幫她說話,她還有什麼位置可言。

曾奇峰說: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如果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核心,擁有第一發言權,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

小北建議:如果你想要這段婚姻維持下去,就一定要擺正自己的態度,不偏不倚,就事論事,如果是母親過分干涉了你們的婚姻生活,就要勇敢的指出來,從而守住婚姻的界限。

心理學大師海靈格強調:好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所以,好的婆媳關係,需要一定界限感,婆婆要懂得退出兒子的生活,媳婦跟男人都要懂得擺正自己的位置,表明自己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