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剛剛,蘋果市值首次破1萬億美元,成首個破萬億的科技公司

北京時間8月2日晚間消息,截至22:29,蘋果股價盤中突破204.83美元,達204.84美元,漲幅為1.66%。根據蘋果最新股本數48.82億計算,蘋果市值目前已突破1萬億大關,正式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的科技公司。

剛剛,蘋果市值首次破1萬億美元,成首個破萬億的科技公司

富可敵國:蘋果發佈最牛Q3財報

兩天前,這家公司剛剛公佈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再度向外界證實了自己賺錢能力依然無可匹敵。

蘋果公佈的Q3財報顯示,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蘋果公司營收53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連續第四個季度呈雙位數增長;淨收入為115億美元,運營現金流為145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2.34美元,同比增長40%,國際營收額佔該季度收入的60%。本季度的業績也是蘋果歷史上表現最好的第二季度。

二季度主要的營收增長來自iPhoneX,其高價定位幫助蘋果在銷量少於預期的情況下,仍然獲得了可觀的收入。不過,Apple Music、App Store以及iCloud等服務領域的收入二季度增長31%,正在成為營收關鍵的組成部分。

剛剛,蘋果市值首次破1萬億美元,成首個破萬億的科技公司

手機業務:

蘋果第三季度iPhone全球銷量為4130萬部,同比增長1%,高於StreetAccount預測的4179部;營收達299.1億美元,同比增長20%,佔蘋果營收的56%。也就是說,每臺iPhone平均售價達到724美元,比分析師估計的693美元高出4.47%。

可穿戴設備:

可穿戴設備是公司營收增長的第三大領域。AirPods從推出至今,始終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Apple Watch在三季度裡增長約40%。蘋果首席財務官馬埃斯特里強調,AppleWatch是目前市場上最暢銷的智能手錶。

服務業務:

服務的增長是蘋果業績強勢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其服務業務營收95.5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72.7億美元,也高於上個財季的91.9 億美元。蘋果的服務業務包括iTunes、App Store、Apple Pay 以及AppleCare等。

庫克在業績會議上證實了蘋果在除日本以外所有亞太地區的營收都實現兩位數的增長,其中大中華區同比增長19%,達到59.9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公司第三財季營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出華爾街分析師此前預期,且對第四財季營收的展望也超出分析師預期。這也是蘋果股價近日強勢上漲的關鍵因素。

蘋果預計第四財季營收在600億至620億美元之間,即同比增長16%至19%。這份強勁預期表明該公司將在今年秋天推出多款新硬件設備。迄今為止的傳言表明,該公司屆時可能發佈三款新iPhone,而消費者也預計蘋果將推出新版iPad Pro和改版的Apple Watch。

1萬億美元是個什麼概念?全球只有16個國家GDP超過1萬億美元。如果蘋果是個國家的話,其市值在全球各國GDP排名中名列第16位。超過了印尼、荷蘭、土耳其、瑞士和沙特等國家。再做個類比,深圳2017年GDP總量為2.24萬億元人民幣,蘋果市值相當於3個深圳的GDP;騰訊控股目前市值2.84萬億人民幣,蘋果市值相當於2.5個騰訊。

A股暫無2萬億市值公司 科技股成A股短板

據統計,A股、港股和美股三大市場中,市值突破2萬億人民幣的股票共有12只,分別是蘋果公司、亞馬遜、谷歌、微軟公司、FACEBOOK、伯克希爾哈撒韋、阿里巴巴、騰訊控股、摩根大通、強生公司、埃克森美孚、美國銀行。

剛剛,蘋果市值首次破1萬億美元,成首個破萬億的科技公司

上述12家公司中11家來自美股市場,僅1家公司來自港股市場,A股市場暫無2萬億市值股票。其中2家是中國公司,分別是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市值達到3.25萬億和2.4萬億。

從美股前十大市值個股行業分佈來看,信息技術板塊(即科技股)共有4只,佔絕對優勢;金融板塊和可選消費板塊各有2只,能源和醫療保健板塊各1只。結構分佈較為合理。

反觀A股前十大市值個股,金融股成為絕對主力。7家公司屬於金融板塊,2家公司屬於能源板塊,1家屬於日常消費,無1家科技公司。

剛剛,蘋果市值首次破1萬億美元,成首個破萬億的科技公司

再來看A股科技股(信息技術板塊),目前市值最大的是近期剛剛上市的工業富聯,市值不足3200億;位居第二的是海康威視,市值不足3000億;位居第三的是美股私有化後借殼上市的三六零,市值僅1600億左右。整體來看,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科技股也僅4只。

剛剛,蘋果市值首次破1萬億美元,成首個破萬億的科技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