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前蘇聯女英雄卓婭因何被抹黑?

小方說歷史1990


抹黑是因為蘇聯解體後,本身卓婭是忠於蘇聯的,是忠誠的象徵。下邊,給您將將卓婭的故事。

蘇聯女兵用生命和鮮血經歷並贏得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殘酷的戰爭。這些年輕的女兵的半數以上死在了戰場上或是德國法西斯的集中營裡。這些年輕的女兵無論是犧牲者還是倖存者,無不經歷了今天我們難以想象的戰爭的磨難和法西斯強加於她們的種種慘無人道的摧殘和暴虐。

在血腥的斯大林格勒戰場,就是這樣一群風華正茂的蘇聯女兵,被納粹軍隊包圍,獻出了鮮血和生命。

1941年底至1942年初,法西斯德國在進攻莫斯科時遭到慘敗,德軍賴以無往不利的閃電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這是第一次被擊敗,損失了50萬德軍精銳,被迫向西撤退。而在此次戰役中,蘇聯方面湧現出了一位驚天地、泣鬼神,年僅18歲的女英雄“卓婭”。

戰爭期間,蘇聯紅軍在1941年的慘敗和傷亡是人類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在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時間裡,被德軍俘虜的紅軍就有三百八十萬之巨!由於兵源極度緊缺,紅軍最高統帥部徵召80萬女兵。於是,列寧共青團向全蘇的姑娘們發出了總動員,號召她們脫去“布拉吉”(俄語,連衣裙)穿上軍裝,用她們的青春和鮮血保衛國家。在血腥的斯大林格勒戰場,就是這樣一群風華正茂的蘇聯女兵被納粹軍隊包圍...... 她們獻出了鮮血和生命。

卓婭,就是蘇聯女兵中的一員。

卓婭於1923年出生在唐波夫州一個名叫“山楊小林”的村子裡。兩年後,弟弟舒拉出生。他們的父母都是教師,1938年,父親在肅反運動中莫名其妙地“失蹤”。

在中學期間,卓婭成績不錯,但因不明原因休學1年。一種說法是學校因卓婭的出身取消了她在共青團的職務,她受到打擊,心情非常抑鬱,不能正常學習。另一種說法是卓婭得了流行性腦炎,被迫休學養病。1941年6月卓婭從中學畢業,準備報考莫斯科大學文學系。讓卓婭沒想到的是,當月蘇德戰爭爆發。

作為女性又只有18歲,身體單薄瘦弱,卓婭是不用參軍。但卓婭很愛國,10月就自告奮勇地參加了軍隊。在中學時候學習過英語,卓婭有一定語言能力,開始被安排為翻譯。隨著蘇軍的一潰千里,翻譯已經不重要了,軍隊需要的是軍人。

1941年9月的一天,她在燒燬敵人的馬廄時不幸被捕。兇殘的德寇長時間嚴刑拷打她,並逼迫她身著單衣,赤裸雙腳在雪地上跑動……卓婭承受住了所有非人的折磨,沒有洩漏游擊隊的任何秘密。一無所獲的敵人惱羞成怒,絞死了卓婭,犧牲時年僅18歲。

蘇聯衛國戰爭勝利後,卓婭被蘇聯政府追認為“蘇聯英雄”稱號,安葬於莫斯科的新處女公墓。

當卓婭英勇就義的事蹟傳到莫斯科後,蘇聯領導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親自給西方面軍下了一道特別命令:遇到殺害卓婭的德軍第197步兵師第332團任何官兵,就地槍斃,絕不接受他們的投降。

1945年蘇聯紅軍攻入柏林的時候,就是曾經殺害卓婭的那支德軍被紅軍包圍,彈盡糧絕,最後提出投降請求。朱可夫元帥請示斯大林,斯大林拍著桌子說:“我們可以接受任何一支德軍投降,唯獨不接受這支德軍的投降!因為卓婭是被他們殺害的!”結果,蘇聯紅軍在敵人沒有任何抵抗的情況下全殲這支德軍!

第197師332團在殘殺卓婭時,該師隸屬於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第4坦克集團軍步兵第7軍,師長是赫爾曼中將。第197步兵師在1944年的白俄羅斯戰役中,於維貼斯克被全殲,最後一任師長哈赫納被蘇聯紅軍擊斃。

至此,德國國防軍第332團的番號被正式抹掉。


王銘葦


1923年9月8日,蘇聯唐波夫州的一個小村子裡,一個小女孩出生,父親給她取名卓婭,在俄語中是“生命”的意思,父親希望這是一個健康蓬勃的生命,而不是像自己,一個在新時代裡不得志的神學院畢業生。他本來的志向是子承父業,做一名神父,新的時代打碎了這個夢想,揹著反動勢力後代頭銜的他心懷不滿,經常發出一些針對關於農業集體化的牢騷,6年後,因為他的言論,他們全家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又過了4年,病死在那裡。

母親帶著卓婭和小她兩歲的弟弟舒拉輾轉來到了莫斯科,定居於此,1938年,卓婭15歲時,她剛上中學,因為追求先進,還當上了團組織的小組長,1939年,她16歲那一年,因為出身問題,被撤職,她拼命的向組織靠攏,甚至還充當了監視其他出身不好的同學舉動的眼線,然而組織還是不肯重新吸收她迴歸。卓婭因此一病不起,住進了莫斯科某醫院的兒科部,診斷結果是精神分裂症。

卓婭在進醫院前的狀態很不好,她整天精神恍惚,敏感、孤僻,不再願意與人打交道,成為同學們眼中的怪物。

兩年後的1941年3月4日,卓婭17歲半了,在醫生的治療下,精神狀態有所好轉,終於出院,但醫生留下的醫囑也證實她的精神仍然很脆弱,需要充足的休息,不能疲勞、不適合承擔壓力。

回到學校的卓婭沒等到身體狀態穩定,當年秋天,180萬德軍壓境,莫斯科保衛戰打響,剛滿18歲的卓婭毫不猶豫的參加了游擊隊,受命破襲、騷擾任務,11月17日,卓婭所在的游擊隊奉命深入敵後,負責摧毀道路兩旁20公里範圍內的居民點,目的是為了給己方即將投入反攻的空軍和炮兵部隊掃清障礙,其中她所在的小分隊在一週內摧毀了至少十處居民點,成功完成了上級交代的任務。

只有一個叫彼得裡謝沃村的村子,由於德軍在附近的防守比較嚴密,游擊隊總是溜不進去,本來隊長已經決定放棄,可是卓婭主動向隊長請命,單獨對這個村子實行了滲透。

這個村子的村民聽說其他村子最近總是有縱火犯燒燬房屋,警惕性很高,德國人任命的村長親自擔任放哨任務,生怕游擊隊來燒燬他們的房屋,要知道,隆冬已經來臨,誰家也不願在零下40度的氣溫中失去自己家的房子。

但是卓婭還是抓住了空隙,燒燬了三處民居,當她之後還想如法炮製再次投燃燒瓶時,這所房子的房主,正巧就是村長,他從後頭摁到了卓婭,報告給了附近駐守的德軍。之前被卓婭燒燬房子的兩名婦女衝著卓婭吐唾沫、辱罵、潑髒水,甚至在第二天卓婭被德國人執行絞刑前還上去用棍子敲打卓婭的腿部,邊敲打邊罵:“我叫你燒我家房子!德國人都不幹這種事兒!”後來這兩位婦女當然沒有得到好下場,蘇軍反攻入這個村子,抓到了她們,軍事法庭判決她倆和村長死刑,執行了槍決。
卓婭從被捕到第二天上午執行絞刑期間,遭到過德國人的皮帶抽打,捱過凍,但沒有打出血,也沒有遭到強行侵犯,懲罰完畢後給了卓婭喝了4杯水,給了她枕頭和被子,讓她睡了幾個小時,第二天上午,在眾多村民的圍觀下,德國人在審判後對她處以絞刑,卓婭結束了自己的年輕的生命。

在臨刑前,卓婭向周圍的人們發表了慷慨激昂的必勝言論:“同志們,勝利屬於我們。德軍士兵們,趕快投降吧,還為時不晚!蘇聯不可戰勝!”

卓婭的屍體一直掛在冰天雪地中的絞刑架上,一個月後,蘇軍反攻順利,德軍準備後退,半夜一個喝醉酒的德軍前來洩憤,割去了卓婭的一側胸部,次日,德國人讓村民們把她的屍體埋在了白樺林中。

蘇聯後來把卓婭的事蹟經過修飾後,廣泛流傳,後來蘇軍全線反擊時,經常喊的口號就是:“為卓婭報仇!”卓婭的精神不光激勵了蘇軍的復仇意志,趕走了德國侵略者,也更是感動了我們當初的整整一代人。


歷來現實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我寫過卓雅的小傳,說幾點:

第一,卓雅是個女英雄。

卓雅深入敵人駐地縱火,被俘後不管怎麼拷打都不出賣同志。

即便被絞死前,她還能做反德宣傳,這是普通人做不到的。


第二,卓雅確實是放火焚燒民房時被捉住的

很簡單,因為德軍都住在民房裡面。當時是俄國的冬天,野外無法駐紮,用帳篷也不行,必須住在民房內。

所以,說卓雅燒的是民房,這沒錯。

第三,卓雅被俘後,確實曾經被俄國村民毆打和虐待

有人打她的臉,有人在冬天朝卓雅身上澆冷水,都是俄國村民乾的。

為什麼?很簡單!

因為卓雅雖然是為了消滅德軍,但客觀上她焚燒了民房以後,這個村子老百姓就會生活困難。

在俄國零下30度的冬季,沒有房屋居住十有八九連命都會送掉。

這也是村民憤怒毆打她的一個理由,也是村民高喊:德國人再壞,也沒有燒房子!


第四,卓雅被捕是被自己人出賣

卓雅之所以被捕,是當時有3個人一起去村內燒房子。

但其中1個人直接被俘,在槍口威脅下交代還有2個人的具體位置。

結果德軍去抓,將村中的卓雅抓住。

第五,卓雅的父親確實是反革命,她中學時候也曾有精神問題

卓雅的父親是個相當有名氣的東正教神父,堅決的反共者,因此全家被流放。

就是因為卓雅的姨媽是蘇共的1個教育部高級官員,才在卓雅父親死後將她們家調回故鄉。

卓雅由於家庭原因,思想一致很激進。

在中學的時候,她一度出現精神問題,後發現是腦膜炎導致的。


第六,卓雅的工作非常危險,一旦被發現就是死刑

卓雅並非正規軍,而是學生組成的破壞隊,也就是游擊隊。

他們雖然攜帶武器和爆炸物、燃燒物,但不穿軍服。

根據日內瓦條約,他們不被當做軍人看待,也不享受戰俘待遇。

一旦被德軍俘虜,就會被就地處決。


薩沙


卓婭的事實很重要嗎?既使是假的又如何?國家不遺餘力的宣揚卓婭就是為了發揚這種愛國主義的精神,以~提高國民的素質。那些所謂還事實真相的人,表面上是學術上的爭論,實則是為了動搖人們好不容易形成價值觀,意欲動擺社會的根基。

卓婭這事時間已久,經歷過此事的人基本死光了。只要稍一造謠便會造成因為無法取證的困難。此時,否定卓婭的人跳出來,其用心之險惡已躍然紙上。也許卓婭的事蹟為捏造,但請不要忘了在卓婭事蹟的鼓舞下,蘇聯湧現出的一大批真正的英雄。

人沒有十全十美,再完美的英雄也總有陰暗不為人知的一面。但為什麼宣傳這些完美,甚至有捏造的內容在裡面,但總是為了更好的傳播這種精神。一旦形成價值觀,戰場上你可以因為怕死而投降,但至少會因為你的懦弱而羞愧。你的戰友們會以你為鑑,更加奮勇的去殺敵,而不是學你去投降。

所以卓婭是什麼樣的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所表達的愛國主義的傳承。我們需要的是這種精神,千萬不要因為有人否定卓婭而否定這種愛國主義。假使國家危險,至少我還因為這種精神的鼓舞而敢於反抗。

最後說一句,很多英雄行為在普通人的眼中就是傻子才幹得出的事,我們很需要這樣的傻子。你做不到可以,但不要去詆譭他們。


風生緣起1


一個民族的英雄被抹黑,無非出現了兩種可能,民族價值觀出現大的轉向,另一種可能則是別有用心者故意顛倒是非,試圖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就前蘇聯女英雄卓婭被抹黑這事,其實也無外乎這兩點!(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一個民族的英雄是一個民族的脊樑,尤其是在遭遇外地入侵時湧現出來的英雄,更值得人銘記、懷念,因為她代表著一個民族在遭遇困難,尤其是外敵入侵時的生存力。

比如說前蘇聯女英雄卓婭身上透露出的民族品質,其實很難能可貴,她代表著蘇聯抵禦外敵時的態度和行動代表著捍衛民族獨立的雄心,因此,斯大林時代,也就是卓婭犧牲的1942年,被追認為“蘇聯英雄”是無可厚非的。

在民族獨立主流觀念的主導下,誰都很難脫離自己的民族而遊刃有餘於世界之林,民族是基礎,民族主義是法則,在“漢奸”大行其道,近乎罵街的被人憎惡現實下,其實體現的就是以本民族為本位的思想意識。


至於說斗轉星移,英雄被抹黑,前蘇聯女英雄卓婭並不是個例,這種事情也不是就發生在蘇聯英雄身上,哪個國家那個民族都有這樣的事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確實存在民族概念模糊的情況,滿清在明朝以後,民國以前,是個很涇渭分明的民族,但放到現在,何為外人?只有少數民族、少數人的概念,“他者”侵略的一面,早已被中華文化圈同化湮沒。

但這並不是說隨意抹黑類似卓婭的民族英雄就值得同情,可以被接受,可以被原諒。前些時日的暴走漫畫王尼瑪被封禁事件,即是某平臺的義務,更是社會的呼聲。

英雄是用來被尊敬的,編排段子喪屍底線的無聊吸睛,只會適得其反,卓婭被抹黑現在不會停止,未來肯定還會有,只是每個人心目中要有桿秤,忽悠終究是忽悠,忽悠不應該成為一個民族的風氣。


歷史三日談


“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蘇聯解體20多年來,昔日蘇聯和當今俄羅斯政治家和學者一直在檢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世界大國的分崩離析。他們認為,除了蘇聯自身存在的諸多內部問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反蘇宣傳、包括對蘇聯歷史的否定,是導致蘇聯民眾對蘇維埃制度產生懷疑、瓦解蘇維埃制度賴以生存的意識形態基礎、最終徹底摧毀蘇維埃國家起了巨大作用。

21世紀初解密的美國國務院和中情局檔案顯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美國就針對蘇聯展示大規模宣傳戰,通過各種方式——既有“美國之音”、“自由歐洲”等廣播電臺從外部侵蝕,也有利用蘇聯記者、作家、外交官、普通士兵、平民百姓,指使他們從內部宣傳“西方價值觀”、詆譭蘇維埃制度、從內部瓦解蘇聯。而在這一過程中,所謂的“公知們”無疑發揮了巨大作用,而抹黑卓婭也是製造“蘇聯歷史黑洞”行動的一部分。

1. 卓婭·科斯莫捷米揚斯卡婭(《卓婭和舒拉》中的姐姐)曾是蘇聯家喻戶曉的女英雄,蘇聯反法西斯戰爭開始初期,為保衛祖國主動申請加入游擊隊,深入敵佔區打擊侵略者。在一次行動中因叛徒出賣被捕。

雖然遭受嚴刑拷打,她並沒有出賣戰友,最後被德軍第197步兵師第322步兵團所屬部隊殘忍殺害並慘遭割乳。1942年2月1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簽署命令,追授她為“蘇聯英雄”。

然後,在蘇聯解體前夕,卻突然出現公開抹黑卓婭的言論,稱卓婭“精神有問題”,她的英雄事蹟是出於宣傳目的“虛構的”。

2. 1991年9月26日,也就是“八一九事件”一個多月後,蘇聯《論據與事實》週刊發表了哈薩克斯坦作家亞歷山大·若夫季斯名為《卓婭·科斯莫捷米揚斯卡婭之死調查》的文章。文章引述當時已故作家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安諾夫的談話寫道:

尼古拉·安諾夫打算寫一本關於卓婭的中篇或者長篇小說,因此前往卓婭犧牲的佩特里謝沃村實地採訪,並在歡迎晚會結束後提議村民們說說卓婭的故事。結果大廳裡一下子就變得“死一般寂靜”。無論他怎麼說,大家都沉默不語。直到一個當地官員發話,才有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太太起身回憶起來。

此後,尼古拉·安諾夫又到村民家中走訪,村民們照例熱情接待,但只要一提卓婭就閉口不談,並且臉上露出惶恐神色。直到他發誓保密,才有一位女教師猶豫不定地向他講述 “真相”稱:

“德國人在進攻莫斯科途中佔領了佩特里謝沃,並在任命了與佔領軍保持聯絡的村長之後離開。有天晚上,一處居民住房被大火燒光。村民們認定有人縱火,於是安排了巡邏隊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兩天後,一個陌生姑娘被逮了個正著,她當時正想用煤油抹布燒燬另一處住房。”

佩特里謝沃卓婭像


當時正值嚴冬,一家人沒了住處,只得到鄰居家借住。這件事令村民們氣憤異常,巡邏隊因此殘忍地打了那個姑娘……第二天清早,村長把她交給了德國人並且彙報了發生的一切。當天,那個姑娘就被德國秘密警察給絞死了。”

那位女教師最後告訴尼古拉·安諾夫:“佩特里謝沃當時根本沒有德軍,所以根本不存在什麼官方所說的被女游擊隊員燒燬的德軍馬廄。”

最後,亞歷山大·若夫季斯在文章中寫道:“紅軍來了之後,很多村民被捕並失蹤。從那開始,對被清洗的擔心就在全村蔓延開來。”

3. 亞歷山大·若夫季斯的文章得到了不少人附和,《論據與事實》週刊隨後還發表了“某些醫生”的來信,證明卓婭1938-1939年疑似“得了精神分裂症”,還因此在莫斯科“卡先科”醫院住院治療。儘管沒有任何證據,這個所謂的“事實”還是迅速在全國範圍內傳播開。

不過,歷史最終還卓婭以清白。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政府確認了她的英勇行為;今年9月13日卓婭誕辰95週年之際,俄羅斯官方媒體《今日俄羅斯》發表題為“不朽的壯舉:卓婭·科斯莫捷米揚斯卡婭誕辰95週年”的紀念文章,高度評價這位蘇聯偉大衛國戰爭中首位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女性,稱讚她心繫祖國安危,反法西斯戰爭爆發後毅然加入到抗擊德寇的隊伍中。


卓婭被拷打的地方

“卓婭·科斯莫捷米揚斯卡婭保衛了祖國,完成了上級下達的指示,為戰勝敵人做了她能做的一切。那些抹黑她的事蹟、破壞她的形象的人,實際上是要詆譭每一個英雄,是要摧毀我們民族的愛國主義感情!”文章援引卓婭·科斯莫捷米揚斯卡婭博物館館長奧莉佳·波利亞科娃的話說。

4. 俄羅斯軍史學家尤里·克努托夫指出,卓婭·科斯莫捷米揚斯卡婭雖然當時非常年輕,但她的英雄行為 “完全出於自覺、經過深思熟慮”,“她犧牲前發表的講話廣泛流傳,深深鼓舞和激勵了蘇聯人民,無論是在前方還是後方;所有人都渴望為卓婭報仇,其中包括她的弟弟亞歷山大(即“舒拉”),他先是上了坦克兵學校,隨後奔赴戰場殺敵立功,最終在戰鬥中壯烈犧牲。和姐姐一樣,他也被追授“蘇聯英雄”稱號。


卓婭與舒拉

值得一提的是,在聽到卓婭遇害的消息後,斯大林立即向全軍下達命令:“遇到德軍第197步兵師官兵就地槍決,一律不接受投降!”

事實上,從蘇聯解體前夕至今,無論是在俄羅斯,還是在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特別是與俄羅斯反目成仇的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否定蘇聯歷史、抹黑英雄的事件早已並非個例。

在東歐和波羅的海國家,不但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蘇軍紀念物被毀,昔日的游擊隊員、抗敵英雄甚至被指控犯下“反人類罪”而面臨牢獄之災;納粹德軍則被美化成為“解放者”;在俄羅斯,除了卓婭,“28名潘菲洛夫勇士”的英雄事蹟也受到懷疑……


Andrei青山碧水共雲天


女英雄卓婭的生平

為國而戰

卓婭·阿納託利耶芙娜·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1923年9月13日-1941年11月29日),出生於一個東正教教會家庭。1938年參加了蘇聯共青團;1941年10月,她作為一名還在讀書的高中生,主動申請參加游擊隊,被分配到西線戰鬥;1941年11月27日,卓婭被派去德國騎兵團駐紮的莫斯科州魯扎區,佩特里謝沃村執行任務。


英勇犧牲

在村子裡,卓婭試圖放火燒燬德軍馬廄。但當卓婭打算放火燒另一座房屋的時候,德國人抓住了她,並把她帶到了總部。一個德軍指揮員用俄語親自審訊卓婭,卓婭自稱塔尼婭,並拒絕回答問題,結果她被四個德軍士兵用皮帶抽打,但她仍然拒絕回答。

之後,她被帶到一個小木屋,不久有哨兵命令她走出房子到雪地走,她光著腳,只穿著單衣。這名哨兵看守卓婭從晚上10點至凌晨2點,每隔一小時,他都要將她帶到外邊走15到20分鐘。直到下一個替班的哨兵才讓她休息。

次日大約上午10時,他們給卓婭胸前掛上寫有“縱火犯”字樣的木板,帶到廣場上的絞刑架旁。在刑場四周有十名騎兵,一百多名德國士兵和一些軍官,還有一些村民。在那裡卓婭被絞死,年僅19歲。

卓婭的屍體在絞刑架上吊了一個月,在聖誕節期間,一個醉酒的德國士兵用刀割去了她的左乳房。為了隱瞞罪行,德軍指揮員決定將卓婭埋葬。


榮譽

1942年1月,佩特里謝沃村被蘇聯軍隊解放。卓婭被追授為蘇聯英雄,後被安葬在在莫斯科的新聖女公墓。

1942年1月27日,卓婭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的故事被記者彼得·李多夫發表於《真理報》。李多夫曾前往佩特里謝沃村詳細瞭解關於卓婭的故事。同年二月,她被追授為蘇聯英雄,她也是首位獲得這一稱號的蘇聯女性。

圖一:在當時,卓婭的事蹟激發了人民抗擊侵略的極大熱情


卓婭的英雄事蹟被抹黑的經過

1991年9月,一篇署名為亞歷山大·佐夫提斯(Aleksandr Zhovtis)的文章刊登在俄羅斯週刊雜誌《論據和事實》上。文章稱當時在佩特里謝沃村並沒有德國軍隊,是卓婭破壞了當地農民的財產,並引起了當地人不滿。佐夫提斯並指責斯大林的焦土政策使年輕婦女“不必要”的死亡。

隨即該文章引發了一系列爭論,有一位莫斯科讀者來信稱他在1958年聽一名佩特里謝沃村村民談到在鑑別卓婭身份時的程序極其草率。

一個歷史學研究生伊莉娜·辛亞夫斯卡婭(Elena Sinyavskaya)發表論文稱被處決的並非卓婭而是一個叫里拉·阿佐裡娜的游擊隊員。

2001年, 柯貞亞克(Kozhemyaka)寫了篇《卓婭又一次被處決》寫到他發現互聯網上的伊莉娜寫的文章時十分震驚,該文聲稱卓婭“是狂熱的斯大林主義者”,“給農民而不是德軍帶來了損失”,“患有精神分裂症”。而對此Elena在2006年的《愛國者》報上聲稱她除了幾句被引用的話外和那篇文章毫無關係,

1999年,議會(Parlamentskaya)工人報出版了彼得·李多夫的筆記。顯然,多年來李多夫精心收集了所有關於卓婭的資料。李多夫的筆記說她和克盧布科夫(Klubkov)都是在村子外圍睡覺時被村民斯維利多夫(Semyon Sviridov)叫來的德軍抓獲的,還包括對一名蘇聯軍隊俘虜的德國士官的採訪。在採訪中,德國人承認焚燒房屋對德國士兵的士氣造成了負面影響。

2004年,馬利烏斯(Marius Broekmeyer)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卓婭在德軍得到當地農民的馬匹供應之前燒燬馬廄殺死馬匹,這引起了當地農民的憤怒和告發。


被抹黑的原因

去世50年後,卓婭為什麼受到這樣反差巨大的詆譭?

1991年裡發生了什麼?

1991年,是蘇聯這個名字在聯合國存在的最後一年。

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聯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以取代蘇聯。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佈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12月25日晚,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由俄羅斯聯邦的三色旗取代。12月26日,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宣告蘇聯正式解體。


可以想見,在當時社會動盪,人心思變的局勢下,衛國戰爭和人民英雄,成了受攻擊的靶子。少數人以貶損衛國戰爭為時尚,以醜化和侮辱英雄為樂事。

實際上的抹黑還不止於此,還有人中傷卓婭有精神病(實際是曾經患過腦膜炎,後痊癒); 說卓婭縱火燒燬的是民居(實際是德軍徵用的當地民房)。

……


再回顧1941年,當時又發生了什麼?

卓婭犧牲的時間,正值莫斯科戰役的英勇防禦階段,當時同時進行的戰役有:

加里寧防禦戰役(1941年10月10日-12月4日),蘇聯加里寧方面軍(10月17日起由西方面軍北部集群組建)vs德國第9集團軍、第16集團軍

圖拉防禦戰役(1941年10月24日-12月5日),蘇聯布良斯克方面軍(11月10日起併入西方面軍)第50集團軍、第49集團軍、西南方面軍第3集團軍、大本營預備隊騎兵第2軍vs德國坦克第2集群、第2集團軍

克林-索爾涅奇諾戈爾斯克防禦戰役(1941年11月15日-12月5日),蘇聯西方面軍右翼,加里寧方面軍第31集團軍vs德國坦克第3集群、坦克第4集群


圖二:莫斯科保衛戰時的東線戰場(可以看到蘇聯方面節節後退,打得異常艱苦)

卓婭當時所參加的游擊隊,其中也有同為莫斯科201中學的高中同學,他們被分配到西線,並在1941年10月參加了戰鬥,數千青年,只有一半倖存。

犧牲,為了自己的祖國。

而愛國,從來都不是罪過!


結語

謠言止於智者,請讓英靈安息。




萬里長空夜未央


卓婭·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是前蘇聯共青團員,她參加了游擊隊行偵查任務並在1941年11月底在莫斯科以西八十六公里的彼得裡謝沃村焚燒德軍馬廄時不幸被捕。她受盡折磨卻未曾吐露半點游擊隊的秘密,後被德軍絞殺,犧牲時年僅十八歲。1942年她被追授蘇聯英雄的稱號,並受到民眾的愛戴與懷念。卓婭的親弟弟舒拉在姐姐犧牲後堅決前往前線抗擊敵人,後來為國捐軀。姐弟倆最後安葬在新聖女公墓。
50年代以後,姐弟倆的母親寫下了《卓婭與舒拉的故事》,激勵人們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前蘇聯甚至拍了電影《丹娘》,就是以卓婭為原型。
但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蘇聯內部謠言四起。一家名叫《論據事實》的刊物對卓婭進行誹謗中傷和抹黑,稱卓婭燒的並不是德軍馬廄而是老百姓的民房。她是縱火犯,最後被百姓扭送至德軍懲處。甚至有人質疑卓婭存在的真實性。諸如此類的例子很多,將英雄形象推倒後,蘇聯就不可思議的解體了。
而在蘇聯解體前,貶損衛國戰爭成為時髦。那麼衛國戰爭期間出現的英雄自然就是打擊對象。
醜化英烈和英雄的事情屢見不鮮,這一切的發生都與時事政治相關。就像從前隻字不提或甚少提及國民黨官兵在抗日戰爭中作出的偉大貢獻一樣。
天下變了,高高的塑像必然要倒塌。
卓婭和舒拉姐弟被惡意中傷成精神病人和愛打架鬥毆的壞孩子。但經過後來很多親歷者證實卓婭曾患過腦膜炎,但後來痊癒,而且沒有任何精神疾患。而舒拉則是因為學校有人侮辱單親家庭出身的姐弟倆是雜種才動手還擊,並非謠言中的尋釁滋事。
至於卓婭所燒的房子確實是民居,但裡面都是德國官兵。所以卓婭所謂的確為對抗侵略者,根本沒有縱火民房被扭送的事情。
卓婭犧牲後,她的遺體被吊在絞架上震懾村民,時間長達一個多月。卓婭犧牲前後的照片是蘇聯人在死掉的德軍士兵口袋裡找到的。她的一隻乳房被割掉,眼睛也沒了。照片公佈時正是衛國戰爭最艱難時期,卓婭事件的引起的轟動效應震撼全國。從軍事角度上,卓雅個人的貢獻確實影響不了戰爭;但她卻像聖女貞德一樣,拉起了人民抗擊侵略的精神大旗,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為國家和人民而戰。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歡迎點贊和評論

雲緋


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前蘇聯官方宣傳的英雄形象也逐漸侗塌。虛構者如保爾柯察金,真實人物如卓婭,都未能逃脫厄運。

在歐美傳媒的造謠誣衊下,前蘇聯被妖魔化,前蘇聯民族英雄卓婭完全被顛倒黑白的抹黑。歐美媒體誣衊卓婭是精神病患者,造謠說她對普通百姓燒殺擄掠,並因為焚燒百姓的房屋而被村民處死,並出示所謂卓婭被村民處死的照片以圖證明。

但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卓婭率領蘇聯游擊隊抵抗德國侵略者的英雄事蹟是沒法否認的,而他們偽造的信息中稱德國任命的村長斥責卓婭云云也早就漏了馬腳了,德國任命的,那不就是“蘇奸”嗎?二狗子而已。甚至他們出示的所謂照片也被鑑定為假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本人不由得想起了前段時間網絡上所謂的“公知”造謠誣衊烈士劉胡蘭的事情,他們運用的手段、顛倒黑白的方式、混淆視聽的目的,無不驚人的相似。誣衊烈士劉胡蘭的不法分子已經得到了應有的制裁,相信造謠誣衊卓婭的小團體一定會報應不爽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

一代人的偶像、前蘇聯民族英雄卓婭的英雄事蹟不容抹黑!


林屋公子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事情發生的社會背景:在前蘇聯解體前後,有人試圖全盤否定整個蘇聯歷史,特別是一批前蘇聯的公認精英,他們更是成為抹黑女英雄的先鋒軍,他們認為卓婭是有精神病,並且當時卓婭焚燒的並不是敵人的馬廄,而是村民的房屋,是被村民抓獲,德軍是正義的審判者,總之,他們就是要表達一句話“卓婭並不是英雄,一切都是偽造”。一時間,謠言四起,輿論導向一面倒,甚至很多前蘇聯的年輕人相信卓婭是被偽造的。這些所謂的公認精英,真是夠可恥的。其實這樣的事情也不足為怪,因為好多年過去了,人們對女英雄的事蹟慢慢淡忘了。而且年輕人又容易被鼓動。所以都相信謠言就是真的,以致於偏激分子更是把女英雄的雕像砸爛,甚至說一些侮辱誹謗的語言!導致人人恐慌社會動亂!

其實呢,事情惡化成那樣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一切都是西方的陰謀,並且成為壓垮前蘇聯的稻草之一。在當時的背景下,前蘇聯面臨著解體的危險,人人都響應民主,不再接受單一領導的控制,而且在前蘇聯境內外國的包括美國之音、自由電臺、德國之聲等外國電臺、電視臺所覆蓋。西方的惡意宣傳全面地影響了前蘇聯的社會和歷史,它們醜化,甚至歪曲前蘇聯的歷史,卓婭這樣的英雄被抹黑不過也是其中事業之一,只不過這個謠言更有影響力和說服力,一時間,人們的思想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造謠就是這樣,三人成虎,說的多了,也就像真的一樣了。其實抹黑女英雄我想現在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是要流淚的。

總結:女英雄卓婭其實是被一些破壞分子造謠抹黑的,真正的蘇聯人應該記住他們的英雄,因為沒有這些英雄,蘇聯可能還在德軍的鐵蹄下掙扎。沒有這些英雄,就沒有前蘇聯必勝的信心力量的支撐。希望我們引以為戒,愛英雄,護英雄。讓英雄接受我們的永遠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