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部編九語上冊教案」第二單元 綜合性學習 君子自強不息

第二單元 綜合性學習 君子自強不息

一、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在社會生活中,一個有道德的人,就應當學習和效法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在人生的全部過程中,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勇於拼搏。同學們,為了民族的振興,為了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讓我們共勉吧!

二、自我研學 生成新知

(一)認識“自強不息”的內涵

1.討論交流:如何理解自強不息的精神?怎樣才能做到自強不息?

明確:對於個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學,勇於開拓,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等,都屬於自強不息的範疇。

2.以小組為單位,課外蒐集有關自強不息的名言、格言等材料,瞭解古今名人對於自強不息精神的論述。

示例:(1)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荀子; (2)在這個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尋找他們想要的機會,如果找不到機會,他們便自己創造機會。——蕭伯納;(3)我努力求取知識,目的在於希望日後能使用,為社會貢獻一點力量。——海倫·凱勒。

(二)尋找自強不息的人物

3.到圖書館查閱書報或藉助網絡,蒐集自強不息的人物故事。

4.舉辦一場故事會,講述自強不息的人物故事。

5.將故事打印出來或抄寫下來,張貼在教室裡,供大家討論交流。

示例: (1)勾踐臥薪嚐膽; (2)司馬光用圓木警枕寫《資治通鑑》; (3)祖逖聞雞起舞; (4)岳飛,身懷報國之志,一生精忠報國,以滿腔熱血揮灑在南宋的大地。

6.採訪自強不息的人物。

(1)採訪準備;(2)實施採訪; (3)撰寫採訪稿;(4)展示交流。

提示:採訪對象不一定有多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也不一定非得身處逆境,只要他發憤圖強,持之以恆,做出了一些貢獻,充滿正能量,都可以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

(三)演講:君子當自強不息

以“自強不息”為話題,自主選擇演講主題,在班級內組織一次演講活動。

7.確定演講主題。

示例:不可一曝十寒 不可知難而退

不可見利而進 凡事當做則做

須堅韌強毅 須不屈不撓

8.組建演講團隊。

根據興趣,自由組合,分別組建“不可一曝十寒”“須堅韌強毅”等若干個話題組。小組內成員分工合作,蒐集資料,交流分享,完成演講稿的撰寫。

9.開展演講活動。

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代表本組進行演講;另推薦一名同學作為評委,組成評委會,負責打分。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活動一:認識“自強不息”內涵。

對應1~2題

活動二:尋找“自強不息”人物。

對應3~6題

活動三:演講“君子當自強不息”。

對應7~9題

四、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完成《名師測控》或《精英新課堂》本節內容。

五、課後反思 查漏補缺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的教學,我認為學生們的收益很大,大家明白了自強是一個人戰勝挫折,克服困難,正確面對成功,對待勝利的必備品質,是我們健康成長,努力學習,將來成就事業的強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