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君子何其難也?給高中學生說說“君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開篇就是這一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君子是什麼意思呢?高中課本解釋的君子是“這裡是指有學問有修養的人”,顯然這個解釋是從《勸學》這篇文章說起的,君子肯定還有“那裡”的意思。

成為君子何其難也?給高中學生說說“君子”

《勸學》是勸人學習的,是君子勸人學習的。“君子博學而日叄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這樣一說,我們可以理解為,對於一般人來說,廣博學習並且每日反省自己,就會智慧明達,行為沒有過錯,這就成為了君子,就成為了“有學問有修養的人”。

除了“有學問有修養”,還要有什麼條件才能成為君子的,或者說君子還包括哪些品質呢?

“君子”一詞,多次出現在先秦典籍中,君子“那裡”的意思很寬泛,孔子的論語中論述最多。

成為君子何其難也?給高中學生說說“君子”

子貢問曰:“君子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啟子比德焉。遍予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綿弱而微達,似察;受惡不讓,似包;蒙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萬折必東,似意。是以君子見大水必觀焉爾也。”

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玟者何也?為玉之寡而玟之多與?”孔子曰:“非為玟之多故賤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慄,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雲:‘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成為君子何其難也?給高中學生說說“君子”

這是孔子對君子的最多最集中的解釋。

第一段,君子就像大水一樣,有德,有仁,有義,有智,有勇,有察,有包,有善化,有正,有度,有意。有德,有道德;有仁,有仁愛思想;有義,有高義;有智,有智慧;有勇,有臨事的果決和勇毅;有察,能明察秋毫;有包,有豁達的胸懷;有善化,善於改造事物;有正,立身正直;有度,講究分寸,處事有度;有意,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

第二段,君子以玉為貴,德行如玉,有仁,有知,有義,有禮,有樂,有忠,有信,有天,有地,有德,有道。仁,智,義,德與水的特性有相同之處,禮,樂,忠,信,天,地,道這幾個方面在這有闡述。禮,君子如玉懸垂就下墜;樂,君子如玉,敲擊它,聲音清脆而悠長,最後戛然而止;忠,君子如玉,玉上的瑕疵掩蓋不住它的美好,玉的美好也掩蓋不了它的瑕疵;信,君子如玉,玉色晶瑩發亮,光彩四溢;天,君子如玉,玉的光氣如白色長虹;地,君子如玉,玉的精氣顯現於山川之間;道,君子如玉,天下人沒有不珍視玉的,像尊重道。

成為君子何其難也?給高中學生說說“君子”

這裡對君子的解讀,可以說概括了所有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然它有時代烙印。這是成為君子的最高標準,既這些美好品德與一身的就是“國君”,自然“國君”也是人們寄希望的君子的化身,他也遠遠不夠。所以,君子,就是古今人們理想的最美好品德的化身。

君子,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已賦予它新的含義。也許我們永遠也成不了“君子”,但我們要把他當做永遠主球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