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目前a股這麼低迷,為什麼不停止發新股呢?

唯一技術流


A股目前如此低迷這是真的,但A股的低迷也不能單純的停止發行新股就能解決的問題,對於股市IPO只能暫停發行不能永久停止發行,要保持股市新陳代謝功能;

當然近幾年A股IPO的加速發行,導致A股走成這個熊樣非常低迷也是脫不了關係的;IPO發行對於股市最直接影響就是抽血,股市本身已經嚴重缺乏資金,現在還每週抽血大概40億左右,也就是說股市光抽血不輸血,經過三年多股市已經被IPO抽了多少血液;而股市為了疏通IPO堰塞湖近三年一味擴容,為疏通IPO堰塞湖付出慘痛的代價;目前A股不停止IPO發行也還是正在進行疏通IPO堰塞湖的過程中,這也是A股這麼低迷,不停止新股發行的重要原因;

新股發行上市後對於A股二級市場也是一個很重的打擊,企業上市後會給二級市場帶來解禁,減持,股權抵押等問題出現,特別是解禁是A股最老的問題,截止目前十多年了還未解禁,一旦大幅解禁股票就出現大幅殺跌,真是成為市場的定時炸彈;但IPO常態化根本沒有理會這些問題的出現,目前就是為疏通IPO堰塞湖而加速發行;

就目前咱們的A股已經非常低迷,依舊IPO常態化每週2家,IPO堰塞湖已經疏通,僅剩下不足300家,但還是每週五定時公告IPO數量和募資情況;在當前情況下IPO還沒有暫停,就足足證明現在的A股行情還不足夠低迷,只有等A股足夠低迷,沒有多少股民願意交易買賣了,影響了IPO募資的情況之下才會被逼暫停IPO,這是A股歷史暫停IPO的例子;類似2015年股災2.0版影響了IPO募資才會出現暫停,現在依舊IPO常態化就證明還能募資,暫時還不還不會出現IPO暫停的跡象;


老金財經


每逢大跌,總有股民出來抱怨這抱怨那,希望救市減稅、取消印花稅、停發新股等等,但A股不是你家開的,怎麼可能如你所願呢?

先來看作為融資市場輸血實體企業的大A股吧,近三年的熊市,IPO數量跟金額是如何創世界第一的:

2016年IPO數量達227只,IPO 融資規模 1496.078億元,創近5年新高;
2017年,共有438家企業完成了IPO項目,全年的2301億元,數量跟金額全球第一;
今年截至12月17日,A股IPO180家,首發募資總金額達1357.20億元;

應該來說,A股市場跌不跌,跌成什麼樣,跟IPO有一定的關係,畢竟短期抽血,每週幾隻甚至是17年的一天幾隻,出來都是幾個億幾十億,

  • 中長期就不說了,直接看現在起,大小非解禁是每個月千億幾千億的,2018年12月解禁規模4005.53億!

既然IPO對於市場的壓力如此之大,怎麼不停止呢?

一是截至2018年12月13日,未過會等上市的還有243家,未來還有更多,按每週2只的發行速度,還要2~3年,不能停啊

二是作為企業融資上市的渠道,涉及多方利益,也不能停。不展開了。

再者說,停一停放一放,對於現在的市場而言,刺激作用也不大,對於A股,散戶跟。。的立場不同,矛盾點也不同,所以還是順應市場吧,喊喊也沒用的!


股海獵人


美股週一再次大幅收跌,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2%。道指下挫逾500點,標普指數創2018年最低收盤水平。而A股週二(12月18日)也受外圍股市影響,滬深兩市雙雙低開,開盤後創藍籌走強帶動指數拉昇翻紅,滬指則相對弱勢!全天滬指成交量再次創出不到千億的地量水平,這也是2018年以來第9個絕對地量了,並且千億出頭的地量也持續增多!可見A股確實已經到了一個相對的底部區域裡!

目前a股這麼低迷,為什麼不停止發新股呢?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暫停IPO確實能給股市帶來一個短期的利好衝擊,並且能帶領股指短期走出陰霾!但是也只是短期的利好,影響力度有限,大家可以看到上週的重大利好對於股市的上漲也僅僅只持續了1-2天。所以趨勢的扭轉需要強而有力的力量,而不是一兩個利好所能及的!目前A股最大的問題在於信心的重建,而不是新股的停發,如何讓投資者重試信心,激發起賺錢效應才是維穩股市,甚至帶領股市走出熊市陰霾的最重要的!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疑惑和投資建議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目前A股如此低迷,甚至出現了日成交量不過千億的情況。於是,很多專家和股民建議監管部門,應該及時停止新股發行,給市場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如果A股再持續惡化下去,股民繼續選擇離開,恐怕連新股都發不出去了。

其實,在過去的各次熊市中,監管部門每會宣佈暫停發放新股,以利好於股市,但這次監管部門不願意暫停新股發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股市低迷與市場環境與上市公司質量決定的。即使暫停了新股發行也只能暫時穩定一下股指,後續股市進一步下跌還會繼續下去,暫停股市改變不了A股的大趨勢。

目前A股市場低迷的原因是,無論是主板、創業板、中小板等都存在著一定的泡沫,在目前位置場外資金不願意進場。與此同時,股市近期股民頻繁踩雷,再加上市公司業績經常變臉,以及對涉嫌操縱股價的上市公司祥源文化沒有任何調查,就任其股東套現而去,整個市場投資環境並不理想。

再者,股市低迷,大家要求暫停新股發行,這固然對市場有一點利好影響。但是我們發現,對A股產生抽血的並不是新股發行,更何況現在新股發行速度也在放緩。而真正有可能對A股造成抽血是再融資、定向增發。所以,管理層認為,就算暫停新股發行,再融資、定向增發這二項也會對股市進行抽血。

再次,監管部門不止不一次講過,A股市場主要的功能是融資功能,未來發行新股的速度會放緩,但是暫停新股恐怕很難。因為,一旦監管部門宣佈暫停新股,就有另一部分聲音表示,政策不應頻繁的干預股市。而對於監管者來說,如果股市融資功能都沒有了,這個市場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最後,監管者不希望股市得了利好依賴症,近期股市成交的萎縮,主要是機構投資者都要去過春節了,真正願意買股過節的人數並不多。更何況市場各方唱多股市聲音不斷,而且股市自從去年10月探出2442點以來,並沒有再創新低。所以,現在還遠沒到大幅放緩A股融資速度的時候,更不要說暫停了。

A股市場這麼低迷,監管者為何不出利好呢?如果暫停新股發行能夠扭轉股市趨勢,我想監管層還是願意為之的。但是,即使暫停了新股發行,股市各種弊端不解決,還會向下調整。此外,IPO對股市的抽血有限,只能做到心理安撫,真正抽血的再融資、定向增發。更何況,監管部門早就提出過要讓A股完全市場化,這樣就必須儘量政策少干擾市場,只有到了狂跌的極端情況,監管部門才會出手維穩股指,否則監管部門是不會出任何利好來拯救股市。



不執著財經


目前a股這麼低迷,為什麼不停止發新股呢?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為啥在目前如此低迷的情況下,成交量創新低的情況下,為啥還不停止發新股呢?接下來,牛哥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 首先,我們得給大家講一下,股市的主要功能,希望大家對股市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了解。

我們常說的股票市場一般指的是二級市場。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最為國家經濟的晴雨表,股票市場的作用有哪些?以下介紹一下股票市場的四大功能。

由於股票市場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複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股票市場對企業的作用

(1)有利於股份制企業建立和完善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營管理機制。

(2)有利於股份制企業籌集資金,滿足生產建設的資金需要,而且由於股票投資的無期性,股份制企業對所籌資金不需還本,因此可長期使用,有利於廣泛制企業的經營和擴大再生產。

股票市場對投資者的作用

(1)可以為投資者開拓投資渠道,擴大投資的選擇範圍,適應了投資者多樣性的投資動機,交易動機和利益的需求,一般來說能為投資者提供獲得較高收益的可能性。

(2)可以增強投資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有利於投資者股本的轉讓出售交易活動,使投資者隨時可以將股票出售變現,收回投資資金。股票市場的形成,完善和發展為股票投資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其中有非常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籌集資金”功能,幫助企業進行融資,籌集資金是股票市場的首要功能。企業通過在股票市場上發行股票,把分散在社會上的閒置資金集中起來,形成鉅額的、可供長期使用的資本,用於支持社會化大生產和大規模經營。股票市場所能達到的籌資規模和速度是企業依靠自身積累和銀行貸款所無法比擬的。

所以從“籌集資金”的角度來看,是不可能暫停發行新股IPO的,因為普通的融資渠道,成本都比較高,而現實情況是很多中小企業,根本無法融資,銀行銀行不授信,特別是傳統行業,面臨較大經營風險的行業,就算是能夠融到資金,成本一般都是比較高的,所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很多企業申請IPO新股發行,就是為了能夠融到更多資金,擴大生產經營,這本身無錯,但是很多上市公司經常是割韭菜,大小非解禁,套現,圈錢,所以,散戶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 接下來,我們從目前排隊的企業IPO數量來看一下,為啥不能暫停,因為很多企業等著上市呢?

從這些數據來看,目前還有這麼多已經過會,正在排隊的公司,等著呢?怎麼可能說暫停就暫停呢。。。

  •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A股大盤創新低,成交量萎靡,為啥不出臺救市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應該是有些誤會,其實從六七月份以來,一直都是有救市的,只是救市的形式和方式不同。讓很多投資者,認為國家沒有進行救市,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的定向降準,今年一共是三次,這應該算是救市吧,還有擴大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救市措施一:定向降準: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這是自2018年1月25日央行對普惠金融定向降準、4月25日定向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以來,央行年內第三次定向下調存準率。此次定向降準可釋放資金約7000億元。

救市措施二:擴大外匯存款準備率

 8月3日,央行發佈公告稱,今年以來,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貶有升,彈性明顯增強,市場預期基本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也大體平衡。近期受貿易摩擦和國際匯市變化等因素影響,外匯市場出現了一些順週期波動的跡象。

  為防範宏觀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機構穩健經營,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決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508,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8710。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報6.8789,上一交易日夜盤收盤報6.8050。

  消息面上,央行直屬機構中國外匯交易中8月24日晚間發佈公告稱,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價行重啟“逆週期因子”。

這些都是救市措施,只是沒有直接降息,就不代表國家和央行不救市,降息的可能性很小的,因為2008萬的4萬億後遺症還沒徹底根治,所以現在不能搞大水漫灌。

所以我想是大家理解錯誤,央行和國家一直都是有救市的,而且對於新股發行來說,現在的新股發行速度和數量,比以前是要少很多的。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牛哥說投資


A股市場持續低迷,這與多方面原因有關,但對於近年來持續加速的IPO擴容,也或多或少導致了股市的低迷。與此同時,關鍵所在,還在於IPO高速發行背景下,還會導致上市公司再融資熱潮以及限售股解禁減持潮等問題,而這些問題不得到解決,高速IPO發行環境不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那麼股票市場也會存在惡性循環的風險,而IPO持續加速,卻成就了股市的持續低迷。然而,IPO擴容卻是大勢所趨,同時也是中國股市的定位需求,這恐怕也與股市扶持實體經濟的需求有關。然而,站在市場穩定與發展角度思考,這顯然不利於市場可持續發展,但如果市場發生極端非理性表現,可能還是不得不停發新股,來換取股市階段性的喘息企穩機會,這也是中國股市多年來惡性循環的真實寫照。

每當股市出現低迷,或者下跌時,總有很多人提出,為什麼不停止發行新股。

不錯,停止發行新股,或是解決市場低迷、下跌的一種手段,而且,屢試不爽。但是,結束以後又怎樣呢?市場的內部環境一點沒改,不要多長時間,又要重複“昨天的故事”。待新股發行恢復後,很多人把股市出現的問題,再度歸咎到新股發行身上。

新股發行,儼然已經成為股市低迷的罪魁禍首。

殊不知,股市低迷或下跌,遠不是這麼簡單。A股真正的問題,是市場環境和企業質量。從市場環境來看,各種不規範現象隨處可見,信息披露不及時、不準確,弄虛作假,操縱市場,等等。譬如祥源文化(原萬家文化),344次訴訟,竟然沒有任何退市的要求,甚至還讓違規者套現而去。如此,市場環境還怎麼改善呢?

而從企業質量來看,業績變臉在A已經是常態。為什麼會業績變臉,道理也很簡單,企業質量不行,相關部門的把關不行,中介機構提供的中介保障不行。如此一來,自然就會出問題了。企業質量不高,股市還怎麼可能會好。

如果說停止發行的話,應當是對那些質量不高的企業叫“不”,而不是所有企業。真正優質的企業,還是要讓其進入市場,並加快退市步伐,讓垃圾公司儘快退出市場。只有這樣,股市的生態才能淨化,股市的生存環境也會越來越好,投資者才不要圍著是否發行新股糾結。

以上就是玄陽的一些個人經驗以及看法!可以給大家作為選股分析時的一個參考,當然,玄陽覺得炒股僅靠個人的技術是肯定不行的,畢竟一個人再厲害,也是有限的,散戶可以結合一些指標,那樣操作起來才會更輕鬆,在此要介紹玄陽獨創的一個選股指標——底部引爆指標。

下面就來看看近期的A股中捕獲到利好股做一個實例的分析:

這隻股是18號出現信號提示的,到現在漲幅有了37.97%

這隻股是在18號買進的,有了43.84%的漲幅

在股市生存絕非賭博靠運氣,大家要不斷總結學習,只有深刻的瞭解市場,理解股市的規律,才可以長期生存。識別主力資金流向,不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解決你選股、買賣點和被套問題,並且清晰識別莊家操盤動向,本人也是希望大家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統。

好的交易系統除了價格跟蹤以外不需要別的什麼信息與資料。因為價格之外的一切信息資料的生成成本幾乎為零!你說有幾毛可用價值!如果你的交易系統夠強大,還在意對手如何嗎?

想了解更詳細的底部引爆指標,請添加(微信號:H600359)每天更新分享

希望以上分析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讓大家在股市裡走的更加平坦


用戶104600106186


樓上說A股低迷不是靠停發IPO就能夠漲起來的,這一點我反對。

現在的A股就是上缺政策下缺民心,當然最重要還是後者。然而,A股散戶的民心已經被磨到了一個最低迷的階段,這個時候政府的任何有利於股市的動作都可以成為對民心民意的一個呼應,停發IPO事不算大,但是對士氣有很大的提振作用,只有散戶的“心意”上來了,才會有資金進來炒股,市場活力才會慢慢好轉。

當然,僅僅靠停發IPO的確不足以就讓A市走牛,因為現在的行情已經是積重難返,要出政策就應該貿易戰初期股市正常下跌的時候就要出了,可是我們的政府並沒有出臺有效的政策來保護廣大投資者。猶記得當年肖鋼為了治理股災給券商下了個死命令:今天上午10點錢必須有1000億資金進來拉,這樣的強制措施都挽不回A股走雄的趨勢,因為散戶的“心”已經對股市失望至極了,由此可見,救市當“救心”。

A市從來都只是一個政策市,一個過度投機的市場,這是股市畢經的階段。在這樣的市場中,散戶的情緒變得比什麼都重要,只有大家的心情都好了,覺得投機能掙錢了,股市才會好起來。也只有政府出臺能夠讓大家心情好起來的政策,才算是真正的在救市。

停發IPO只是一個手段,A股未來需要政府幫忙的地方還很多,任重而道遠啊。





專割北上資金


A股的成交量地量現象只會越來越多,比如今天12月19日,A股上證成交額為937.13億,繼續創新低。目前A股低迷,是夾雜多個因素的:

1、經濟下行,從最近全球的股市下挫也能看出來,而且全球貿易保護,如中美貿易摩擦等現象,都沒有得到解決;

2、美國持續加息,包括今天晚上今年最後一次加息以及確定2019年加息節奏,這些都是不利於A股的;

3、鑑於美國加息,國內貨幣策略也不可能無限放水,銀根收緊,這從易剛近期的講話也能看出來,所以對A股資金面也有影響;

在上面的一系列貨幣政策情況下,很多企業融資難,如果從銀行借錢,也有難度,銀行怕他還不上,債權融資需要支付高額利息,所以只有通過IPO、上市公司二級市場股權再融資等方式,獲得融資資金。為防止企業出現倒閉潮,通過股市獲得的融資資金拉動產業鏈某家公司進而拉動整條產業鏈,減少失業,因此IPO常態化的趨勢是不會停止的。但由於國情和制度的問題,大量不健康的企業也獲得了上市機會,上市後就打回原形,上市減持變現變成了最終目的。

A股重融資功能,輕投資功能的詬病,一直都有,而且這在A股制度建立之初就依然形成了,每當管理層出來喊話,保護中小投資者,股市都會出現一波下跌,因為喊話沒有用,只有去修改制度,比如:鎖定期延長,減持需要達到業績條件,提高退市比例,加大對違規操作,違規減持等現象的懲罰和懲罰金額等等,但或許因為涉及某些利益團體,這些制度一直未能提出。

而題主說的,往年已經出維穩政策了,現在的股市人氣不足,維穩政策能激發人氣的,無非就是,暫停IPO、降低交易成本(印花稅)、修改證券法加大懲罰力度等等,但這些,您覺得能行嗎?或者短期能解決嗎?而通常的降準降息,已經沒意義了,A股形成了免疫了。


玖點半


分析市場即分析人性。主力行為分析,市場博弈研究,我是實名頭條號:張貴傑


IPO始終是要發出來的,作為目前直接融資的最主要的渠道,從理性來說,只是給了市場一個預期上的緩衝,實際上並不會直接改變市場的上升或者下降的趨勢。

在歷次熊市當中,IPO和之前的股指期貨是一樣的,都被大家當做熊市的替罪羊甚至是作為源頭和禍首。

每一次的牛熊轉化都有更加深刻的內在因素。根本的原因不解決,風險不出清,熊市就會延續下去。其實,2009年的那波所謂的牛市就是一個最直接的例子。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沒有徹底的而解決只是補充了流動性,反而後邊處理起來也要費一番手腳。

如果,市場的低位不發IPO,那麼就要在市場的高位發,舉個例子,大家都很明白了。中國石油,上市的時間是2007年11月5日,這不就是高點。很多人期望的100元,最後不過是套在了最高點而已。

我是張貴傑,專注研究主力行為,機構博弈,散戶心理。原創文字,心血書寫,請您關注,轉發,點贊。盤中最新解讀,主力行為分析,市場機構博弈,趨勢熱點研判,盡在掌握!


張貴傑


停發新股是很多散戶的願望,但是,就目前的市場環境來說,監管部門還沒有停發新股的意思,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金融服務實體,解決部分企業融資問題:

這兩年經濟下行壓力非常大,實體經濟經營困難,融資成本增加,推出一部分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上市,響應了國家提出的“金融服務實體”的口號,解決了部分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二、發揮股市“蓄水池”的作用:

最近20年我國印鈔的速度在加快,物價上漲,錢越來越不值錢,發行新股,個人認為一方面可以解決企業融資問題,另一方面,也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可以將超發的貨幣“凍”在股市,使通脹率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另一個蓄水池是樓市)

三、目前市場還未出現真正的恐慌:

新股的發行速度也是看市場反應來決定的,在2017年市場震盪向上的時候,新股發行規模和速度都比現在要大、要快,而今年市場震盪下行,新股發行速度也降下來了,雖然上證指數在這一年跌去了30%,但是還並未出現真正的恐慌,因此新股還在不斷的發行,一旦哪一天新股不斷出現破發了,那就離終止IPO不遠了,因為新股破發承銷商無利可圖,誰還會去承銷新股呢?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性建議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