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美國經濟學家文章:關稅戰不會擾亂中國經濟

香港亞洲時報網站8月25日刊載美國經濟學家戴維·戈德曼的文章稱,有人高估了美國的經濟實力和中國的經濟弱勢,這一錯誤加劇了美國政府的錯誤觀念,以為關稅將給中國造成無法忍受的經濟之痛。這是極其災難性的戰略失誤。文章摘編如下:

上帝保佑阿瑟·拉弗——同名曲線的創造者。拉弗的一項重大主張就是減稅將促進經濟增長。他曾與我先前的商業夥伴祖德·萬尼斯基、《華爾街日報》主編羅伯特·巴特利以及其他幾位經濟學家和時事評論員一起,共同向羅納德·里根兜售大幅減稅的主張,並因此迎來了上世紀最偉大的一次美國經濟繁榮。

阿瑟提出了一項重要主張。就他的其他主張而言,不僅糟糕,實際上非常糟糕。他每年會前來與我會談一次。2001年,他來到瑞士信貸銀行。當時美國的製造業就業情況令人失望,美國的貿易逆差急劇增加,但他並不擔憂。阿瑟斷言:美國人無需製造任何產品,我們只需做好設計,比如蘋果,外國人會動手生產實際產品。

2007年,他仍然看好美國股市。我告訴他,金融體系即將崩潰。他覺得我瘋了。畢竟,當時稅率很低,共和黨人在執政。怎麼可能出問題?

2007年7月18日,我參加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拉里·庫德洛的節目,發出“萬億美元3A級資產泡沫”將擊垮銀行體系的警告。拉里也不相信我。

現在,當我告訴阿瑟和拉里,美國所能徵收的所有關稅都不可能擾亂中國經濟時,他們也都不信。

阿瑟高估了美國的經濟實力和中國的經濟弱勢,他的錯誤加劇了政府的錯誤觀念,以為關稅將給中國造成無法忍受的經濟之痛。這是極其災難性的戰略失誤。

西方觀察家妄談“中國經濟”,實際上並無這樣一個實體:只有截然不同的昔日經濟和未來經濟。我們任何時候觀察到的現象不過是破舊立新。二者相提並論毫無意義。

阿瑟的論點分兩部分:其一,中國的股價不如美國;其二,中國公司債務水平非常高。

這些觀察都對,但在我看來屬於誤解。

美國和中國的債務水平佔GDP的比例大體相同。美國政府債務約佔GDP的96%,居民家庭債務佔78%,公司債務佔93%,債務總額約佔GDP的250%。而中國政府債務僅佔GDP的46%,家庭債務僅佔GDP的47%,公司債務佔163%。大量公司債實際上是政府債,也就是政府持有的公司欠政府銀行的錢。其中大多是債務融資的基礎設施項目。

換言之,中國利用公司借貸和政府銀行為基礎設施融資,而不是市政債券或聯邦信託基金或稅收。這就是我們看到“公司債”如此之多而“政府債”如此之少的原因。

我認為,中國經濟正處於急劇轉型之中。這條龍正在再次蛻變。全新的行業將誕生。與美國之間的關稅戰將刺激中國低附加值的組裝工業向越南或印尼轉移,同時集中資源取得高科技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