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從漢朝至清朝,“假日”並無常態,看歷代大臣們是如何休假

喜歡看歷史大劇的小夥伴們,可能會覺的古代大臣們都相當的敬業,起五更(凌晨四時四十八分左右),睡半夜(凌晨十二時)。輕者罷官,重者獲刑,更甚者性命不保禍及滿門。工作環境惡劣,壓力山大。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原來他們也有節假日,相比我們現在的一部分人,他們的假期還不少。

從漢朝至清朝,“假日”並無常態,看歷代大臣們是如何休假

早在漢代,便有了一個叫“休沐”的假日。規定官員在每五天之中可以有一日不辦公,那麼何為“休沐”,字面意思便很明顯——洗個澡好好休息去吧!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種“休沐”制有所變動,當時的梁朝曾規定十天之中才有一次例假,但是到了隋朝時期又恢復了漢代的“休沐”制。至於唐朝元朝並沒有延用“休沐”制,而是採用了十天一假制,被稱為旬假或者旬休(一般是每月十日、二十日和月底那一日)。假期是沒有以前多了,但總的來說還是有假期的。

從漢朝至清朝,“假日”並無常態,看歷代大臣們是如何休假

福利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到了明清兩代假期被完全廢除。大家都知道明清兩代的前幾位皇帝都是比較勤快的,用現在的話說叫工作狂。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朱元璋在死後下的遺詔中曾有這樣一句話——“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可見朱元璋逝於憂勞。雍正在位期間,“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皇帝都這麼勤快,作為大臣,假期便是一種奢望。

從漢朝至清朝,“假日”並無常態,看歷代大臣們是如何休假

祖上再勤快,總有不肖子孫,明朝還是出了兩個奇葩皇帝,明世宗嘉靖帝20年不朝。上樑不正下樑歪,明神宗萬曆更是離譜,28年不理朝政,皇帝可以休息幹自己想幹的事,但是大臣還是要日日上朝,該工作的工作。萬一哪天皇帝突然想起了上朝,而你又不在,那豈不是無故招來橫禍。用一句話概括是——明清大臣沒有假期,很辛苦!

從漢朝至清朝,“假日”並無常態,看歷代大臣們是如何休假

直到清朝覆滅,民國成立,星期天才被正式確立為官方假日。很幸運的是我們現在實行的是雙休制,工作五天可以休兩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