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六一”到来之前,那些特殊年代的小英雄,值得我们崇敬与怀念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一些特殊时期,历史上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紧急时刻,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重担。他们的传奇事迹,有的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里的人物,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张嘠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嘠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

“六一”到来之前,那些特殊年代的小英雄,值得我们崇敬与怀念

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中讲述了其战斗成长的过程。

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讲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送信的故事。海娃的父亲画了一张路线图及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信封上面插了鸡毛。他把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赶着一群羊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老头羊”的尾巴里。

“六一”到来之前,那些特殊年代的小英雄,值得我们崇敬与怀念

深夜海娃逃了出来,取出鸡毛信,一口气跑了几里路。被后面的伪军追上,海娃被他们抓回。他把鬼子带上了一条山路,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并被鬼子开枪打中了手。最终海娃忍着疼,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六一”到来之前,那些特殊年代的小英雄,值得我们崇敬与怀念

《鸡毛信》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成了家喻户晓的电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后被鬼子杀害,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

“六一”到来之前,那些特殊年代的小英雄,值得我们崇敬与怀念

现在,王二小牺牲时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六一”到来之前,那些特殊年代的小英雄,值得我们崇敬与怀念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老作家陈模也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潘冬子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

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

“六一”到来之前,那些特殊年代的小英雄,值得我们崇敬与怀念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之后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中国儿童红色电影。

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同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六一”到来之前,那些特殊年代的小英雄,值得我们崇敬与怀念

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匪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英勇就义。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六一”到来之前,那些特殊年代的小英雄,值得我们崇敬与怀念

毛泽东主席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

“六一”到来之前,仅以此文纪念那些特殊年代的小英雄,献上我们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如果您还喜欢的话 请持续关注我,会把更多有看点、有用的信息推送給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