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患者自述:"为什么我吃得这么少,血糖还是那么高

患者自述:

我们常常会听到糖友跟医生抱怨说:“我每天主食吃得都很少,基本不吃肉,怎么血糖还是那么高?”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我们日常饮食中,有许多食物都会影响血糖,但豆、鱼、肉、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对于餐后血糖影响较小,影响血糖的关键因素在于糖类食物的种类与份量。

患者自述:

三大营养素对于血糖的影响

食物中有许多种营养素,其中糖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都会产生热量,对人体血糖上升速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患者自述:

糖类对血糖影响最快速也最明显;蛋白质在体内需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成为葡萄糖或胺基酸供人体利用,因此对于餐后的血糖影响较小。脂肪虽不会使血糖上升,但是过多脂肪,会延缓肠胃排空速度,造成餐后血糖下降速度变慢,影响血糖可长达几个小时至十几个小时,所以油脂过高的饮食也会不利血糖控制。

患者自述:

这里提供一点营养观念:均衡摄取六大类食物(谷薯类、豆鱼肉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奶类、油脂类)并且控制摄取份量是兼顾健康与血糖的不二法门!

患者自述:

营养均衡与血糖控制良好的方法1

细嚼慢咽能有效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人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会进食,而这时恰好是食欲最旺盛的时候,为了防止饮食过量与造成肠胃负担,慢慢吃饭是最好的方式。

2

增加蔬菜摄取量(一天要吃500克蔬菜,能多不能少!),蔬菜的含糖量低又有许多纤维素,除了增加饱足感以外,也可以延缓血糖上升。

3

应减少的脂肪是饱和脂肪酸,例如油脂含量高的肉类、猪油等;至于单元不饱和脂肪酸与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则可放心的适量摄取(每日25~30克)。

4

调整进食顺序,例如:先吃蔬菜、喝汤,再吃肉和主食,可有效减少对主食的依赖或需求感。

5

饱足感是可以调整的,不过需要技巧、毅力与时间,才能有所改变。

6

高、低血糖都有可能产生饥饿感,最好确认或分辨的方法就是在饥饿感时立刻检查血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