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婚戀與幻想|“我當初怎麼就看上了你?!”

婚戀與幻想|“我當初怎麼就看上了你?!”

“我當初怎麼就看上了你?!”

這是很多經歷了婚戀不幸的人在痛苦掙扎中反覆追問對方或自己的話,這話的意思是我的痛苦是因為找錯了人,我們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反過來說,如果那個人是對的,這一切痛苦就都不會發生了。痛苦和不幸的原因在外面。

只要遇到對的人,就能擁有美好的愛情。這是一種潛藏在很多人內心的婚戀幻想,而且往往很難被意識到,並因其隱秘而成為一種推動個體進入婚戀關係卻不自知的力量。有一種現象或許可以從一個角度證明其存在的普遍性。喜歡看熱播都市言情劇的人,多多少少會留意過彈幕,有些人對彈幕的興趣甚過於劇情。彈幕有一個熱詞是“渣男”,其出現頻率非常高,受關注度也很高。以各種攻擊性、汙辱性的語言痛罵渣男是言情劇彈幕的一個重要內容,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同情、憐憫受害女主的彈幕。屏幕上正上演男人女人的悲歡離合,彈幕裡同時在上演另一個劇情—— 一個壞蛋傷害了一個好人。

婚戀與幻想|“我當初怎麼就看上了你?!”

好人的悲劇原因在外面,因為那個壞蛋。發彈幕的人通過文字向外界傳遞著自己的一種重要情感體驗:渣男可惡至極,女主無辜可憐。一般情況下,發彈幕的大多是成年人,但這樣的思維與表達卻完全是兒童式的,成人世界裡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也沒有無辜的女主,只有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對方的人。在彈幕裡罵壞蛋很容易很過癮,但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渣男而不身陷其中、完全不被吸引可能就沒那麼容易了,因為渣男似乎總是有著致命的吸引力。越是罵渣男的人也越容易碰到渣男,因為喜歡用罵人來表達情緒、處理問題的人通常不大關注自己,特別是自己內心的情感需要。痛快是一時的,這種心理狀態會在當事人內心埋下定時炸彈,那些從未被看到、被瞭解的對親密對愛的隱秘幻想可能在未來某個猝不及防的時刻暴露出來——當某個人出現時。

婚戀與幻想|“我當初怎麼就看上了你?!”

戀愛中,沒有所謂對的人,只有誘發、暴露我們內心隱秘慾望的人。也就是說,婚戀的痛苦與不幸的原因從來不在外面,而是在我們自己身上。

實際上,當愛戀的情感發生時,“我”遇上的那個“你”,是我們內心隱秘幻想的兩個部分——一個是強烈渴望被滿足的需要,一個是滿足這些需要的他人,它們都是存在於我們內心深處的感覺,而不是眼前那個真實的人。

傷害我們的不是別人。真正帶來傷害的不是渣男,不是那個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的戀愛對象,而是“受害者”內心的幻想,來自於童年。戀愛中我們碰到的第一個關係不是成年的我和你的關係,而是幼年的我和我父母的關係。

每個人都十分脆弱、無助,內心充滿各種恐懼,當我們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能夠讓這些痛苦折磨得到回應、撫慰的那個人,就是我們人生第一個熱戀對象,通常是媽媽。精神分析客體關係學派理論認為,我們都是被關係決定的,生命初期和媽媽的互動關係決定著我們一生的愛與恨,是所有強烈情感的發源地。對於嬰兒來說,這種互動的品質生死攸關,沒有媽媽的回應,嬰兒無法獨自存活,嬰兒對媽媽回應的需要和對食物的需要一樣強烈,甚至更強。媽媽積極、細膩、溫柔的回應是我們人生愛的初體驗,如果這種愛的體驗總是可以被滿足的話,我們可能就永遠不會感受到痛苦,那是不是就是我們幻想的天堂呢?

但在真實的世界裡,這樣的生存環境根本不存在。現實情況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殘缺的,媽媽也是不完美的。在我們最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有時候會不在,或者即使媽媽在的時候,也可能會由於自己的疲勞、精力不足或者情緒不良而沒能對嬰兒的需求進行積極回應。更極端的情況是,有些媽媽因為自身的人格問題而少有或完全沒有回應嬰兒的能力,處於這種生存環境裡的嬰兒會因為需求不被回應而體驗到強烈的無助、憤怒、恐懼、絕望……這些情緒情感往往是淹沒性的,是內心無比脆弱的嬰兒難以承受的,遠離這些痛苦的本能會使嬰兒發展出各種自我保護方式,比如把無回應的媽媽感覺為是壞蛋,就是嬰兒原始的自我保護方式之一。各種童話裡總是在講好人與壞蛋、仙女與巫婆的故事,正是嬰幼兒內心情感世界的一種生動呈現。隨著慢慢長大成熟,當我們有能力漸漸發展出越來越多的能力應對這些痛苦時,我們就不再需要用這種極端分裂的方式看世界看別人,就像終於可以從育兒袋裡鑽出來的小袋鼠,能夠接觸和探索外面的世界。慢慢地,我們看到的人和事是好壞參半的、複雜多樣的、不完美的,我們會不舒服但不至於被這些不舒服壓垮。我們可以承受,同時我們也會看到身處其中的我們自己也有出現各種問題的可能,因為我們自己也時好時壞,也是不完美的,我們也可以接受這樣的自己。這既是成人的世界,也是真實的世界。帶著這種心理狀態進入婚戀關係的人,也可能同樣會經歷最初熱戀的痴迷,但他們通常有能力在關係深入發展的過程中,當痴迷不再、彼此越來越熟悉、越來越真實的時候,看到並接受彼此不那麼好的一面,並依然可以感受到愛,這樣的親密關係是有韌性的,是可以接受各種現實考驗的,也才更能夠長久維持。

當然,這些後續健康成熟發展的前提是嬰兒期我們的媽媽沒那麼糟糕,她需要基本上是有回應能力的。如果上述童年早期的惡劣關係環境是嬰兒生存的常態,嬰兒式的自我保護方式就極有可能被固化成一種幼稚的、幻想的看待世界和他人的基本態度——分裂的好與壞:只有在全好、無害的世界裡我才能存活,如果我不舒服都是你造成的。

小時候缺乏被愛的體驗的孩子一樣會長大,他們也會發展,只是沿著另外一些軌跡,小心地發展出各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其中通過在與人交往中討好他人、不斷努力學習和工作而感覺自己是一個可愛的人,是相當普遍的一種方式。不幸的是,我們的文化恰恰為這種方式提供了豐富的營養,通常這樣的人在小時候都被誇獎為乖孩子、“別人家的孩子”。

乖孩子們活在自己和他人共同構造成的一個幻想的世界裡——只要我一直是乖巧的、努力的,我就一直都是被愛的。但謊言就是謊言,維持謊言的代價是慘重的,因為這種虛構的“可愛”是不真實的,必須小心避免穿幫:比如有意無意和他人保持距離,禮貌性地來往而不觸及真情實感,長期壓抑自己對他人的不滿不悅;比如害怕學習工作中出現任何失敗而過度努力導致內心充滿各種焦慮不安。

婚戀與幻想|“我當初怎麼就看上了你?!”

很多“別人家的孩子”長大之後回憶自己的童年時,共同的感受是空洞、不真實、令人陶醉的讚美背後隱隱的恐懼。其實在內心深處,他們一直活在育兒袋裡,不敢向外面的世界張望,因為太脆弱太害怕傷害。這些人有可能會成為人群中非常積極向上的模範,小時候的好學生,長大以後的好員工,可一旦進入婚戀,這些日常有效的保護措施隨時可能會轟然崩塌,裡面暴露出來的,是一個被層層包裹的、從來沒有長大的脆弱小孩。

因為一直活在嬰幼兒時期建立起來的那個幼稚的幻想世界裡,這些長大了的“大小孩”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深藏在內心深處的對婚戀的信念和幻想:愛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所以真愛中不應該有任何傷害;愛情是永恆不變的,所以真愛不應該有任何變化。帶著這樣的幻想進入婚戀的結果可想而知,以年輕女性為例,她們是被渣男吸引的高危人群,渣男慣用的迷魂大法——“你是我的天使你是我的寶貝你是我的全部”,這些無一不擊中這些女性的“命門”——被一個人全然的、無條件寵愛的感覺就是真愛。

墜入渣男精心編織的情網的女性事後冷靜回憶戀愛全過程時,都多多少少會記起當時部分或全部被忽略的關於渣男的真相,但為時已晚。深陷其中而對真相視而不見的狀態不是因為傻,而是因為“愛”因為幻想,因為兒時從未被真正滿足的情感需要。被一個人全然的、無條件寵愛的感覺是我們每個人的需要,但這種需要的滿足只能在嬰兒期的母嬰關係裡存在,心理相對健康成熟的人或者也會偶爾被這種情感所吸引而迷醉,不過內心清醒的部分會適時提醒他們看到這種情感的虛幻不實而得以脫身。

如果懷抱此類幻想進入婚姻,因為這種情感經不起什麼波折、承受不了現實考驗的本質,心理傷害便會隨時發生、夢幻會隨時破滅,繼而使當事人從愛的天堂墜入恨的地獄:愛情是折磨,愛情是欺騙,愛情讓人受傷,愛情很痛苦。

哪怕天荒地老,人類婚戀的悲喜劇都會一直上演下去。多一些思考,多做一些向內看的功課,悲劇不是不可以避免,傷害也可以不那麼致命,只要一個人真的願意走出幻想,走向現實。

(作者 / 心理諮詢師 楊麗新)

免責聲明:本文文字圖片素材,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