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詩仙李白有哪些經典的古詩詞名句?

文學妙語


詩仙李白留下的經典詩句實在太多啦,列舉幾個大家都記得,印象深刻的詩句。

中國人最熟悉最經典的詩,老少皆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詩》

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人於屋內抬頭望月的所感。詩中運用比喻、襯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之情,語言清新樸素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最自信的詩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這兩句詩表明詩人儘管政治上受到挫折,但仍對自己充滿信心,對未來也持樂觀態度。

最狂妄的詩句: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

“仰天大笑”,多麼得意的神態;“豈是蓬蒿人”,何等自負的心理,詩人躊躇滿志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最憂愁的詩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愁苦就似流水,用刀來割也割不斷,用酒來銷也銷不掉。形容愁苦的綿延不斷,沉重無比。

轉成經典成語的詩句: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最誇張的景物描寫: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

壯觀的瀑布從高處急衝直流而下,真使人懷疑這是從天上傾瀉下來的銀河。這兩句詩寫出了廬山瀑布向下傾瀉的磅礴的氣勢。現在,人們常常用這兩句詩來描寫瀑布的壯觀景色。

唐詩宋詞古詩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將進酒》

此句將飲酒者地位無限提高,在某些方面比聖人更為有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塞下曲六首》

最後兩句說出來李白的抱負,但願自己的本領有朝一日能報效國家。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意思是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我覺得這段寫的是李白的政治抱負,希望有朝一日能乘風破浪大有一番作為。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俠客行》

俠客們的武藝蓋世,十步可斬殺一人,幹裡之行,無人可擋。他們為人仗義行俠,事成之後,連個姓名也不肯留下。這是李白心中的俠。

他們為人仗義行俠,事成之後,連個姓名也不肯留下。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上李邕》

大鵬總有一天會和風飛起,憑藉風力直上九天雲外。李白在自己落魄只是對自己的期許


清平調詞三首

——供大家欣賞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Chungking文學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 其一》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送孟浩然之廣陵》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把酒問月》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俠客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 其一》


暮雲淺


我國大詩仙李白,“一生好入名山遊”,足跡遍佈中原內外,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歌頌友情的作品。現在就一起來看看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

先推幾首人盡皆知的佳作

一:

望廬山瀑布

唐 ·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此詩描繪了廬山瀑布景色,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曾讚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謫仙”就是李白。



二: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浪漫、愛好遊覽,這裡的離別也是愉悅的,在繁華的季節和地區更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



三:

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此詩是李白得知赦免消息後,心情大快,而乘舟東下江陵時所作。全詩給人一種鋒稜挺拔、空靈飛動之感,洋溢著詩人經過艱難歲月之後迸發出的一種激情,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餘地。



再看看李白其他的著名詩句:

1、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

2、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

3、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4、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夜宿山寺》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子夜吳歌·秋歌》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7、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8、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 》

9、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客中行》

10、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



李白大詩人還有太多著名的詩句,且先分享以上這些吧,其中有多少是你喜歡的呢?


一號詩巷


李白,中國詩歌史的高峰,他見證了李唐王朝的盛世,也書寫了這個盛世。一般的說法,李白出生於西域的碎葉城,在他五歲的時候,才返回綿州昌隆縣。他後來寫道“十五好劍術”,“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在習武的同時,也致力於文學創作。李白少年時期唐朝社會穩定,手工業經濟發達,國家處於上升期,加上他讀書更加明白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應該做一番大事,這就促使他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在還不滿二十五歲的時候,他決定離開蜀地,出去壯遊,於是有了今天我們欣賞的這首詩。

全詩如下: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具體寫作時間有多種說法,最主要的說法有三種:一說作於724年,二說作於725年,三說作於726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哪種說法,李白都不滿25歲。

詩的首聯意思是說:乘船離開家鄉出門遠行,來到荊門一帶,這裡是楚國故地。

這時候的詩人正是初出茅廬豪氣干雲,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從家鄉到楚地的風景,到了楚地之後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視野豁然開朗,別是一番景緻。

詩的頷聯意思是說:青山隨著曠野的一望無邊而逐漸消失,滔滔的長江水向廣袤無邊的荒原流去。

這兩句詩氣勢磅礴,充分表達了詩人的喜悅和昂揚的心情,正是因為這種情緒的表達,這句詩才成為千古絕唱。這兩句詩承接上文,將楚地的景色用動態的鏡頭描寫出來,盡現眼前的壯闊之美。

詩的頸聯意思是說:月光灑在江面上,如同從天而降的明鏡;雲霞變幻無窮,好像結成了海市蜃樓。

如此壯麗美麗的景色只有在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才能夠欣賞到,這聯詩正是對楚地美景的讚譽。

詩的尾聯意思是說:依舊憐愛故鄉之水,不遠萬里送我到楚地。

詩人離開故鄉,雖然見到了他鄉這樣的美景,依舊思念故鄉,故鄉之水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里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

這首詩首尾行結,渾然一體,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尤其頷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讓人的心境一下子開闊,不可謂不經典。這首詩後人也是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唐詩解》稱讚這首詩:此自蜀入楚,渡荊門而賦,其形勝如此。《精選五七言律耐吟集》更是用“包舉宇宙氣象”來讚美這首詩。


詩書君




第一類,歌頌祖國山河的名句。對祖國壯麗山河的吟詠,是李白詩詞中非常重要的主題,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毫無疑問,李白是集傳統知識分子“仁、智”於一身的,除了天賦異稟之外,如果沒有發自內心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他是無法寫出那麼雄奇、飄逸、壯美詩篇的。比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還有“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瀑布飛瀉、空谷猿啼、綠水青山、長河帆影,好一幅逸趣橫生、美輪美奐的中國山水畫!這些名句之所以絕妙,主要在於詩人以濃烈的情感,在現實的基礎上加以大膽的想象誇張,而且這種手法又與具體情況緊密結合,通過強烈的藝術反差,因而有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



第二類,抒寫自我、展現自我的名句。這一類,有時是與歌詠祖國大好河山交互進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時是純粹的抒發內心的真實感受,喜笑怒罵,胸無遺墨,不論何種方式,李白的展現自我同樣是以浪漫主義打底的。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自信心已經“爆棚”的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視名利如浮雲的李白;“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這是有遠大理想抱負的李白;“仰天大笑出能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又是一個狂放灑脫、躊躇滿志的李白。在這些塑造自我、抒寫自我、展現自我的鏗鏘有力詩句中,把詩人心中鬱結的不平之氣和昂揚向上的情緒,可謂表現的淋漓盡致。



第三類,報國憂民的名句。由於浪漫主義的詩名太盛,千百年來,人們對李白的天才橫溢、豪放不羈津津樂道,但對他心懷蒼生、報國安邦的人文情懷卻不怎麼留意。實際上,在李白的名篇《丁都護歌》中,李白採用了寫實風格,以白描的手法,描繪了船工們在烈日下拖船的沉重勞動,名句“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飽含著詩人對底層人民的同情與悲憫。還有詩人到唐都長安後所做《蜀道難》中名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隱含著詩人對蜀中藩鎮恃強割據的擔憂,希望唐王朝能夠有所警惕。在《南奔書懷》中,他的“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更是慷慨激昂,“濟蒼生”、“安社稷”的豪情躍然紙上。


風雨寒江


詩仙李白留下的古詩詞名句,可以說是如數家珍。李白的浪漫飄逸,想象瑰麗,在整個盛唐幾乎無人能及。屬於李白的經典永流傳,是因為每一句的經典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開創。 經典必須取其精華,試舉以下十句僅供參考:

1. 望月懷遠的經典之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經典中的經典,這首《靜夜思》,幾乎是家喻戶曉。正因為這首詩的流傳,望月思鄉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裡特有的情結。

2. 天生自信的經典之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裡幾乎每句都能稱為經典,但這一句,是李白自信豪放的最佳證明。世人有幾人敢宣稱千金散盡還能重新擁有,又有幾人敢自始至終深信自己的才華必有用武之地。

3. 青梅竹馬的經典之句: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長幹行》裡的這對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像極了我們多少人青春年少的模樣。青梅枯萎,竹馬老去,自此我們心中暗湧的情愫,都難逃李白這首詩的描繪。

4. 江湖俠義的經典之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白不僅有詩魂,還有劍心。就像這首詩的名字,李白一生也是在《俠客行》。江湖兒女,快意恩仇,這樣的李白,幾人能及。

5. 飲酒賞月的經典之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內心得有多麼浪漫與飄逸,才能有這樣對影成三人的想象。無人陪伴,也能自我迷醉,我歌月徘徊,我歌舞凌亂,可不就是一個醉酒仙人的寫照。

6. 人生哲理的經典之句: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春夜宴桃李園序》,在桃花園林聚會,也能寫出對於人生和生命獨到而深刻的見解。古往今來,誰又不是時間的過客呢?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也要讓自己在短暫的時間裡活得痛快,活得有意義。

7.狂妄自負的經典之句: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出自《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以嘲笑孔子做官的接輿自比,表達了自我對於功名利祿的蔑視。飛仙成道,或許才屬於李白最理想的歸宿。

8.相思入骨的經典之句: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這首《秋風詞》是李白難得一見的婉約之作,悲秋之作。只有相思入骨,才會在那淒涼的秋夜孤枕難眠,盼望著不知何日才能擁有的相聚與相守。

9.送別友人的經典之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出自《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個人站在江邊默默看著遠去的帆船消逝在茫茫江河中,一字不寫離別與苦痛,卻將對朋友的牽掛與思念體現得淋淋盡致。

10.讚頌美人得經典之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這首《清平調》,把楊貴妃的美麗描摹得光彩照人,卻不露痕跡。


此箋


李白的詩詞風格豪放、飄逸。被稱為“詩仙”,是繼《楚辭》之後浪漫主義詩歌的主要代表。



留下的經典古詩句數不勝數。下面就簡單梳理一下。

一、有遠大的抱負。

如《上李邕》“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充滿浪漫的幻想和宏偉的抱負。也表現李白“不屈己,不幹人。”笑傲權貴,平交王侯的李太白本色。

再如《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可見抱負不同一般。

《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表達他不怕困境,乘風破浪,不失去信心,相信總有一天會實現理想施展抱負,給人以激勵.

二、表現在充滿自信,狂傲的詩詞

《將進酒》中“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爽自信而又灑脫的形象表現出來。 

《南陵別兒童入京》中“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刻畫詩人自信中也稍微透出些自負,躊躇滿志的形象。
《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句詩固然表現了詩人的清高,但另一方面可能更多的是無奈。正所謂:英雄無用武之地。 

三、表現在對功名事業的嚮往上。

《梁甫吟》中 是“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聖賢沒建功立業之前,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

《讀諸葛武侯傳書懷》中“餘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抒發了李白自己熱切希望能得到薦舉而施展抱負的願望。

《書情贈蔡舍人雄》中“一朝去京國,十載客梁園。”他又頑強地期望著再被任用以施宏願,這宏願卻又難以變為現實。

四、表現在遊俠詩中

《俠客行》中“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裡是說俠客劍術高強,而且勇敢。

《夢遊天姥吟留別》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勇士的叛逆與奇險山川完美契合。

五、表現在關心戰爭的主題

《塞下曲》中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戰城南》中“氣重日輪紅。

血染蓬蒿紫。”

《子夜吳歌》中“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這些既有保衛邊疆的熱情,又有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鞭撻。

六、運用大膽的誇張,奇特的想象,景物壯美、優美的詩句。

1、“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回。”

5、“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6、“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7、“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淡月晗嫣1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直掛雲帆濟滄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貌如花――總為浮雲能遮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巳過萬重山。――


雷家林書畫




李白在當時就被人們稱讚“天才英麗,下筆不休”杜甫更是認為他飄然思不群的詩風天下無人可比。而我們平常接觸最多的古詩估計就是李白的了。



像我們牙牙學語時大人都會教我們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靜夜思》,再到入學時學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似乎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會受到李白詩歌的影響。

之所以李白的詩歌千百年來如此受眾,我想和他那奇特的想象力,作詩風格氣魄宏大有關係。讀李白的詩你會發現,他詩中所吟詠的事物,都能把你帶入到異常廣闊的天地之間。

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將進酒》裡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其他的如: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聲,白波九道流雪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

綠水淨素月,月明白鷺飛。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能寫出這種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縱觀詩詞歷史,能寫出這種吞吐山河日月的壯美詩詞,我認為唯李白一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