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準備好了,就不怕了

準備好了,就不怕了

1-演講

演講設計師戚澤明說過任何一場演講都是準備的。

哪怕時即興演講,也會從座位上起身到走到講臺的這個過程中腦子裡過一遍自己接下來要說的話。

他還在分享現場放了一段許知遠在[YIXI一席]的演講視頻:許知遠臨時上臺,毫無準備。

這個在《單讀》裡講得行雲流水的男神,一臉尷尬,最後不得不放棄說:“以後要是嘉賓沒有任何準備就來上臺的,你就不要聽了”。

羅永浩和雷軍特別推崇的喬幫主在每次發佈會前,都會包下整個會場一週的時間,然後帶著自己的團隊反覆演練每一頁PPT,每一句話。

蘋果發佈會每一次堪稱經典的演講背後,是反覆地練習,刻意地準備。

《演說之禪》的作者雷納德(Reynolds,G.) 說過,一份PPT,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構思和準備過程,而真正上臺的時間,其實很短。

準備多了,就不怕 。

2-跳槽

工作10年,我跳槽了4次,現在這家公司我做了3年多。

跳槽的原因很多,但馬雲總結說無非就是兩個:錢不多,不開心。

但這些年我更多的關注自己的原因:

  • 錢不多,是不是能力不夠?

  • 不開心,是不是自己的價值觀和公司衝突?

    還是自己覺得自己在窮忙?

    如果往細了想,最後還是發現是自己道行不夠,溝通能力,抗壓能力... ...總之還是自身的的原因。

如果你的生存能力足夠強大,你的生存需求就會得到滿足,你才有機會追求認可,追求成就感。你才有資格努力向前。

剛工作的頭三年,我的工資是1500,三年沒有變過。

那時候跳槽還是很恐懼,害怕沒人要,害怕自己不行。說白了,對自己的能力不自信。

“我有這個能力,但是我不會隨便離職”“媽的,就算去吃土我也不想幹了!”是兩種境地。

我準備了十年才擁有了這份自信,而為了保持這種自信,我上班工作,下班早起晚睡,週末“出臺”。

準備好了,就不怕了。

猶豫,是因為你不夠強大。

3-買房

很多懂理財的人說,房貸支出最好佔工資收入的25%以下才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

而我5年前買房子,工資到手6000,房貸3500,房租1000,水電網費伙食費加上生活支出,一個月能只有幾百塊錢。

後來沒有扛住,賣掉了。

我爸找人借的錢拿給我付首付。

我還給他的時候,我說,“你們是好心給我一個安家的機會,但是我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如果你沒有準備好,負載過重會死死把你按在地上,動彈不得

很多年過去了,現在首付自己有,公積金月供就足夠,就算自己不住,以租養貸都行。

這時候如果購房的收益大於其他投資,買房子就可行。

當你準備好了,利弊就能看清楚了。

4-小結

很多人問小六為什麼這麼拼,其實很簡單啊!

我在為自己接下來的幾年作儲備而已。

既然有自己想做和喜好作的事情,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支撐和財力支撐,難道拼意志力和信念就夠了麼?扯!

要想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

早做準備,早一點出發,就有了自信,就不怕了。

我是彭小六。

在三線城市生活,白天是上班族,晚上是知識服務工作者。

讀完我的文章有收穫,記得打賞、關注和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